第296章 科学家的鼻祖(1 / 2)

说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家,首当其推的则是科学家的鼻祖墨子。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代的科学家基本上是沿着墨子的道路前行的。

数年前,中国把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太空。

令人欣喜的是,墨子号代表了我国在全球量子通信科技领域的顶尖地位。

之所以会用墨子这一先秦思想家的名号来命名量子卫星,是有原因的。

量子的概念,最早源自现代科学对光的认识。

而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系统研究光学的学者,正是进行小孔成像实验的先驱墨子。

墨子不仅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中国早期最重要的科学家。

同时还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位钻研军事科技,利用科学原理研发大量重型武器的技术专家。

墨子是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在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代表,用墨子的名号来命名大国重器量子卫星,确实恰如其分。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学成归来,不受韩国重用。”

“韩非子只得退居家中,耗尽心血写下了《韩非子》一书。”

“在书中,韩非子认为。”

“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韩非子是法家代表,在他看来,在他所处的时代,只有儒家和墨家才称得上是显学。”

“所谓的显学,是指当时处在热点上的学说。”

“可见,即使在战国后期,墨家学派的影响力仍然不输给同时期的其他学说。”

“可惜的是秦始皇统一七国,儒家、法家、道家仍然存在,墨家却绝迹了。”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是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来说,是因为当时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周天子原来的那一套不管用了,许多士人谋求建立新的社会规则,进而形成了诸多学说。”

“在百家学说中,最出名、影响最大的学说有四个,即儒墨道法。”

“太史公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为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人物都立了传,唯独没有给墨子立传。”

“不是司马迁看不上墨子,而是因为秦国统一后,墨家思想几乎绝迹。”

“司马迁头疼的是,他找不到相关的资料,无从下笔。”

“司马迁搞不清楚墨子的出身,也很难说清楚墨子所处的时代。”

“只知道墨子有两个特点,擅长防守、生活节俭。”

徐光启:墨子,是一个思维领先于当时时代的人。

墨子虽然是贵族后裔,但墨子出生时家庭早已破落。

出身平民的墨子,曾做过牧童与木工。

然后从青年时代起游历各地,拜入儒学门下,却终于摇身成了叛逆者。

墨子不但一生都在与儒家辩论,更拉起奇特队伍。

墨子的弟子多达数百人,主要由城市平民和自耕农组成。

成员称为墨者,有着严格到极致的纪律,甚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比起同时代的学派们,这个队伍,每一个都如同战士。

而比起墨子的科学思想,墨子在当时更引起震撼的,当属十大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每一个,对于征战杀伐成习惯的战国时代,都是耳目一新。

墨子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战争,崇尚节俭,甚至不会有音乐乱人心智的世界。

为了这个世界,墨子的一生都在布道。

甚至带领着墨家的子弟,投入一次次战斗,用战斗的方式去制止战争。

墨家,也从此成为了战国时代,极为知名的战斗团体。

甚至,在墨子的身后,追求兼爱的墨家。

更是介入到战国时代的各种纷争里去,更不停被秦楚各大国的政客们所利用。

尽管如此,墨家子弟赴汤蹈火的精神,依然演绎出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

不过相比于这些思想主张,墨子的科学思想更为超前。

墨子的科学思想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里,恒久闪烁着光芒。

墨子的宇宙观念,极限、切面的数学观点,还有对于作用力等物理理念的探索,影响都无比深远。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像他这样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确实沿着墨子的道路在走。

尽管墨家的思想,在战国之后逐渐隐没。

但其科学的火花,依然不停照亮前路。

“墨子是平民出身,年幼时曾学过木工。”

“墨子在制造器械方面的本领,甚至超出了鲁班。”

“墨子原本是儒家弟子,后来他觉得儒家思想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于是自创一派,开辟墨家思想,并且广收弟子。”

“墨家学派和其他学派有一个本质的不同,那就是他们实在太简朴,类似于苦行僧。”

“众所周知,孔子、孟子以贵族自居。”

“他们出门,后面车马排成排。”

“而墨子四处游学,身穿布衣草鞋,和儒家截然不同。”

“兼爱,非攻,这是墨家思想中最核心的四个字。”

“墨子刚创建墨家学派的时候,或许并不起眼。”

“在庞大的儒家学派面前,墨家学派最初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但随着墨家的弟子越来越多,儒家开始紧张了。”

“孟子在详细研究过墨家思想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墨家学派的言论太可怕,如果不加以制止,将来天下就是他们的了。”

“可见墨家学派的崛起,对儒家的威胁之大。”

“孔子创建了儒家学派,墨子则创建了墨家学派。”

“儒墨之间的碰撞,才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碰撞,是正负两极的碰撞。”

“孔子自诩贵族,拥护传统的等级制度。”

“而墨子自诩平民,追求兼爱的新社会秩序。”

“孔子养尊处优,随从数百人。”

“墨子粗茶淡饭,甘愿做个苦行僧。”

“孔子主张动口不动手,墨子则是一名防守的战士。”

“孔子认为一切手工都是奇巧淫技,而墨子则是一位机械大师。”

“孔子和墨子,是价值观的两极,注定不能和解。”

“儒家学派一向注重理论,而墨家则注重埋头苦干。”

王阳明: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其实也是一种侠义精神。

墨子在游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爱这个问题上,墨家与儒家有很大差别。

墨子明确地指出,人间的祸乱皆起源于人与人的不相爱。

臣子不爱君王只爱自身,因而损害君王的利益使自己得利。

小偷只爱他自己的家而不爱他人的家,因此偷窃他人的家来使自己的家获利。

依此类推,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因而攻占他人的国家来使自己的国家得利。

既然人与人的不相爱是人世间各种灾祸的源头,那么只要人人都能做到兼爱,必然可以构建的和谐理想社会。

墨子要求的兼爱显然是一种抛开等级观念的无条件和无差别的爱,同儒家以礼为原则的仁爱是大相径庭的。

墨家和儒家思想上的差别,也是导致两者矛盾的根本。

说到侠,通常的感受是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

然而,有关侠的具体思想却是由墨子最早进行规范的。

墨子的侠义精神体现于,为了实现天下大公而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

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儒家的本质都是济世救民。

但是君主不肯任用,便只好独善其身了。

墨子的态度,比儒家更为积极。

墨子兼爱天下,肯为天下大众而牺牲自己。

相较于墨家,儒家来得更为圆滑。

也正因如此,墨子的社会责任感是其侠义精神的体现。

兼爱和非攻,共同建构成为墨子心怀天下、坚守正义的侠义胸怀。

不得不说,墨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确实令人敬佩。

但他深知,墨子的思想主张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