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最后一首献给大家,也献给自己(2 / 2)

若真如此,那就难以根治了。

所以当初哪怕有着沉重的债务压力,徐哲安依旧坚持让许英丹去医治。

幸运的是,这个担子还没负担多久,徐哲安就找到了新的希望。

不然,原本的负债加上医疗的费用,徐哲安担心自己哪一天也跟着晕了过去。

而现在,总算没有那些担子了,他希望父母能够好好的。

奋斗了半辈子,也该享福了。

“接下来,你们什么都不用干了,给我把身体养好。要实在闲的不行,就找点轻松的事做做。”徐哲安给老妈削了个苹果,递给了许英丹。

许英丹接过苹果,表情却有些情难自抑。

“怎么了?”徐哲安一愣,看到老妈眼睛好像有泪花,有点不知所措。

“没事。”许英丹抹了抹眼角,“就是觉得。”

“我儿子啊,明明都已经二十五岁了。”

“但是我今天才感觉到。”

“他终于长大了。”

这三年为了儿子付出的那些辛苦,仿佛在这不痛不痒的几句‘埋怨’之中,彻底消散。

父母的爱总是这样。

日常中总觉得默默无声。

回味以后却发现,它们一直震耳欲聋。

三口之家在这个小小的出租房里,相视一笑。

最终,徐哲安这个终于长大的大孝子,并没有吃到爸妈亲手烧的饭菜。

他到家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了,爸妈早就吃完了,而徐哲安为了给他们惊喜,傻不拉几地还不告诉他们自己今天几点到家。

当然,最重要的是。

当初徐哲安家里欠的那些钱,其实都是徐父徐母帮他借的,现在终于有钱了,许英丹和徐鼎华这对一直非常传统的老实夫妻,第一件事当然是还债。

一个亲戚一个朋友地联系过去,赶紧把这些钱还掉才心安。

于是,徐哲安只能走了出来,看着中海熟悉的街道,想着找点东西吃吃。

现在是晚上九点多,徐哲安一边走在街道上,一边拿出手机看一眼朋友圈。

节目结束了,大家自然是拿回了各自的手机,徐哲安看着自己这个破破烂烂的爱疯6,想着得赶紧换个手机了。

嗯,得支持国货,买个华为好了。

徐哲安这样一边想着,一边随手刷了一下朋友圈。

然后,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他和其他七位嘉宾都加了微信,今天大家各自因为经纪公司的原因,都没来得及好好告别,匆匆分开了。

但是这十二天,对大家毕竟都很有意义,于是一个个发起了朋友圈文案。

文案中当然都是一些告别的文字。

比如什么‘十二天的相处很开心,七天后见!’

算是对这次的分别一个比较好的结语了。

节目结束了,大家现在都在各自的地方,可能七天后也只是匆匆见面,于是一些感性的人,发出的文字就变得更加感性。

比如舒眉,发了一句诗

——幸得识卿面,阡陌多暖春。

原句好像不是这样,舒眉做了一点改编。

宗泽路、余涛俊这些人则是发了一些最普通常规的祝福语。

边岩先,则是写了一篇长长的小作文.徐哲安连看都不想看。

微信的朋友圈是可以设置的,估计这些朋友圈文案,只有他们这八个人能看到。

徐哲安一条条翻过去,看到了唐诗颖和韩知岚的文案。

韩知岚的文案今天也很文艺

——请保持这一份热爱,七天后奔赴下一场山海。

这句话,徐哲安感觉貌似也是她对自己说的。

甚至于,连唐诗颖这个憨憨也用了一句少见且伤感的文字。

坏了,今天的朋友圈染上文艺病了。

至于姜晚风,则是转发了一首关于‘分别’的小众歌曲,没有配文案。

倒是非常含蓄且符合人设。

徐哲安看到七人都发了一条朋友圈,知道自己也应该发一条。

但是尼玛,他一点都不悲伤啊。

这些朋友圈的文艺伤感范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一个个全都矫情起来了。

七天后又不是见不到了。

不至于,真不至于。

于是,徐哲安给七个人的朋友圈点了个赞,并不打算跟风发伤感朋友圈。

比起这些文艺朋友圈,他现在更想把肚子填饱。

结束综艺、下了飞机后的第一顿饭,必须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啊!!

然而,也许是他点赞的提示提醒了大家,徐哲安的手机微信消息突然开始震动起来。

唐诗颖:“你怎么只点赞,不发朋友圈的!!”

韩知岚:“八个人要整整齐齐,我打算截个朋友圈的图,然后发微博,你也发点什么呗。”

姜晚风:“在吗.”

舒眉——啥也没发。

估计她觉得,徐哲安和她这么有默契,不至于这么点觉悟都没有。

徐哲安看了一眼消息,直接无视这几个女人。

现在任何人,都没有他此刻饥肠辘辘的肚子来得重要。

点了一碗炒粉,徐哲安一边吃,一边开始思考起了七天后的歌曲。

这件事很显然是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公司还在犹豫,只能说是因为徐哲安没有展现出足够惊人的潜力。

而徐哲安想要彻底一鸣惊人,很显然七天后的舞台是最好的一场。

——既是对《旋律的樱色》的收尾,也是他正式进入乐坛的宣言书。

必须好好选择。

你别说,郭凡还是很会的,这最后一首歌是写给自己的,让徐哲安觉得非常有意义。

甚至可以说,对节目和八位嘉宾都非常有意义。

毕竟这算是把这档‘恋综’,彻底转为一档‘音综’了。

那么,该献给自己一首什么歌呢?

必须要够炸,毕竟是收官之作。

回忆自己这三年的经历——

明明是一名签约歌手,却仿佛与乐坛格格不入。

自己这三年,在干什么呢?

打工、打工,除了打工还是打工。

在孤独中等待着机会,在生活的挣扎里保持着最后一丝对音乐的热爱。

关于音乐的梦想,成为了他这三年不肯放弃的最大动力。

一首歌,在徐哲安这样的思绪之中,慢慢浮现水面。

他嘴角带笑,在这街道中,终于想到了最后这场比赛的选歌。

只是这首歌的名字,看起来好像与导演郭凡的要求截然相反。

但是没关系。

因为这首歌,是献给每一个人的,更是献给他自己的。

原谅他这一首

——《不为谁而作的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