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荣庆堂见金钗(2 / 2)

红楼天子 挽铖 2301 字 1个月前

就在近期,贾赦、邢夫人想让二房帮忙找袁庆柏求情,倒不是想让贾赦重新当官,贾赦不是很想当官,当官多累啊,在家里穷奢极欲荒淫无耻岂不快活?但贾赦想晋爵,甚至想恢复到超品的侯爵。

然而贾珠果断拒绝了,倒不是贾珠冷酷无情,而是贾珠知道此事不可行,贾赦又是个不成器的。

跟王夫人客套了一句后,袁庆柏仔细打量了一圈堂内金钗,包括了薛宝钗、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

今日这几位姑娘竟都在此,就连薛宝钗也在。

比起三年前,如今的薛宝钗已长成一个可以嫁人的大姑娘了,美丽,端庄,素雅,肤色也似乎更白了,也似乎愈发有元春的感觉了。

袁庆柏对薛宝钗笑道:“薛姑娘,三年没见了。”

薛宝钗又臊又喜,袁庆柏竟然在这种场合跟她说话,且说的是这种话,真叫人难为情呢!

贾母众人却都不奇怪。

早在三年前,王子腾安排薛宝钗做袁庆柏的侍妾,当时袁庆柏还让香菱届时跟薛宝钗一同进宫。

此事王子腾叮嘱过薛姨妈、薛宝钗、香菱、薛蟠要保密,然而薛蟠却是个大嘴巴,没能保住这个秘密,让此事传播了开来,贾府之人都知道了。

薛宝钗低眉垂眼,羞人答答地款款说道:“今日得以面圣,实乃荣幸之至。”

袁庆柏玩味一笑,眼下这种场合不便跟薛宝钗多聊的,聊这么一句就够了。

他知道,薛宝钗一直在等着他,香菱也是,虽说薛蟠是个呆霸王,三年来倒也不敢动香菱的,薛姨妈、薛宝钗也不会让他动。

因承泰帝的驾崩,袁庆柏暂时还不便接薛宝钗、香菱进宫,以后再说。

袁庆柏看向如花似玉、袅娜纤巧的林黛玉,微笑着问道:“林姑娘,你如今身子可好些了?”

饶是林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面对已是天子的袁庆柏,还是不由恭谨,何况这位天子对她有恩。

吕太医、王济仁几年来一直坚持每月帮林黛玉诊断一回,诊金都是袁庆柏支付,哪怕近期这两位太医分别当上了太医院院使和右院判,此事都没耽误的。

林黛玉行了万福礼,羞涩忸怩地恭声道:“回圣上的话儿,比起几年头里已是好了不少,此事还要多谢圣上的。”

袁庆柏又特意看向探春:“探春姑娘又长大了。”

探春心中一喜,忙行礼恭声道:“探春恭请圣安!”

袁庆柏对贾母笑道:“这探春倒是有几分她大姐姐的品格。”

探春心中更喜,这话本身就是对她很高的评价了,何况还是圣上当着荣国府众人的面说的。

探春虽是贾政的女儿,却是贾政的妾室赵姨娘所出,而赵姨娘是荣国府的家生子奴才出身,为人又粗鄙愚昧。

尽管探春在荣国府里受到贾母的喜爱,她也擅长讨好王夫人,但她在府上的地位并不算高。

袁庆柏眼下的这一句称赞,无疑对探春有利。

探春甚至情不自禁在心中寻思着,袁庆柏是不是瞧上她了?要不然袁庆柏为何没跟迎春说话,而是和她说话,还偏偏称赞她有几分元春的品格呢?

其实,袁庆柏说探春有几分元春的品格,这话儿不真,探春无论外貌还是性格,跟元春都差别不小,只因袁庆柏对探春颇有好感,才故意这么说。

薛宝钗倒是真正有几分元春的品格,无论外貌还是性格都跟元春有些相似。

这时,赵姨娘忍不住开口了,只见她笑道:“圣上,探春是我生的。”

贾母、王夫人登时都心中不满了,嘿,你个赵姨娘,平日里你粗鄙愚昧也就罢了,眼下可是圣上当面,哪有你说话的份儿?说的还是这种荒唐的话儿!

哪怕探春是赵姨娘生的,名义上她的母亲并不是赵姨娘,而是王夫人。

袁庆柏看向贾珠:“不妨将伱的两个儿子都叫来让朕见见。”

贾珠的命运轨迹,跟原著里已有了很大变化,不仅活到现在二十八岁了,而且已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兰,今年已经九岁了,次子贾萱,今年四岁,两个儿子都是李纨所出。

贾珠、李纨闻言大喜,贾珠忙对李纨道:“快将兰儿、萱儿带来面圣。”

李纨对袁庆柏行了个万福礼便急忙离开。

很快,李纨便领着贾兰、贾萱来了。

袁庆柏对贾兰、贾萱都饶有兴致,因为根据原著的线索,原著里将来贾兰应该会成器,而贾萱是原著里没有的,是因他带来的改变而诞生的。

袁庆柏当场考问了一番贾兰、贾萱,果然,贾兰虽才九岁,却已经有些读书功底了,记性甚好,背了诗文,哪怕是年仅四岁的贾萱,也已识字不少,还会背诗,跟贾珠的教养有关。

考问完毕的袁庆柏对贾珠道:“你这二子都是聪颖的,好好教养,将来或都能和你一般成器。这样吧,让贾兰入学尚书房,给朕的皇子做个伴读。”

贾珠、李纨都大喜,贾母、贾政、王夫人无疑也都惊喜了。

贾珠却谦逊道:“圣上谬赞了,犬子何德何能,配不上入学尚书房做伴读的。”

袁庆柏道:“孺子可教也,朕意已决,明日起便让他入学尚书房。”

贾母、贾政、王夫人、贾珠、李纨等人纷纷谢恩,贾兰不用人吩咐的,自己就跟着跪下谢恩了。

袁庆柏又对贾珠道:“贾萱年纪尚小,你好好教养,今日朕是微服出行,倒是没什么好东西可以赏他,明日朕命人送来赏赐补上。”

贾珠推辞了一下,推辞不过才让贾萱磕头谢恩。

贾琏的正妻甄宝芬不由郁闷了,哼,袁庆柏当了天子还是跟以前一样,都不跟她说话的。贾珠、李纨如今的身份地位,远远将贾琏和她比下去了,而且,李纨生了两个儿子,而她只生了一个女儿。

袁庆柏收起了湘妃竹扇,站起身:“天要黑了,朕该回宫了。”

贾母众人忙将袁庆柏送出荣庆堂,一直送到荣国府大门外。

贾政、贾珠还将袁庆柏送出了宁荣街。

贾珠心想:“老太太虽在一些事情上有些糊涂了,可今日面圣倒是表现挺好的,没有擅自对圣上提穆家、金家的事儿和宝玉的事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