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取代您的不是工具,而是另一个原本(2 / 2)

“如果您把发现的这些问题,解决了。”纪弘接着问道:“那,解决完之后的这个方案肯定比强,那与您自己相比呢?”

“比我?比我自身的能力是要强的!”

林勋一瞬间意识到纪弘想要说什么了:“在数据统计方面的水平、资料整理方面的能力以及周全度方面比人太有优势了。如果结果再经过我的处理,那肯定比我自己强。”

“几十年前呐,我们的先辈,手头最先进的工具是算盘。那个时候要算一个导弹的运动轨迹,那得一大迭的草稿纸,需要数十位的专家耗时几月甚至经年。”

纪弘说道:“而现在呢,基本数据一输入,计算机分分钟连图都给画出来。这是工具的意义。

“很多人对超级工具的惊慌,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无可想象以及被工具替代的忧虑。

“但实际上,如果您不去使用工具,那才有被取代的危险。而且取代您的是一个原本比您差,但会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是工具本身。

“卷耳智能科技一直谨小慎微,生怕步子迈的大了,一时间对社会对人造成很大的短时影响,为此,放慢了超级工具投放市场的脚步。

“但你们看吧,灵犀扔出去了,有点儿水花吗?哦,还真有,太平洋那一边要翻天了。”

确实,美股在一天两次熔断后休市。

第二天开市之后还是没有撑到收盘,再次熔断。

连续两天熔断,再次刷新了历史。

领跌的还是微软——这两天采取的无数的措施,包括讲故事,耳语出不了东方大陆,而且微软的业务也不止操作系统。

但无济于事。

所有人都知道,耳语在憋大招,尤其是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重新定义之后的智慧软件、智慧工具的大招。

微软完全没有任何应对的手段——哪怕耳语不在美欧地区设立子公司和销售如系统,难道美欧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就完全的会无动于衷?

用着落后的工具手段,在同一个层面上和中国企业竞争?

到时候中国企业干一件事儿,直接一句话:“你好耳语,帮我分析国际市场的行业状况。”

美欧地区的企业干一件事儿:成立一个市场调研团队,收集各方数据,开会研讨,风险评估……

好家伙,费时费力就先不谈,人家几分钟搞定的事情,这边历时数月,光节奏你就跟不上。

就像此刻的微软——别说应对了,想说句话都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就一直重复:ww不是我们的核心业务,耳语也打不到西方来。

来来回回发了那么多通稿,五花八门的,核心意思一提取,就这俩意思。

为什么都不敢提?说我们马上要突破都不敢?因为真的差太远了,你的故事讲得,你的画的,都没有别人已经摆在眼前的产品有竞争力。

“这就是工具的意义啊。阿美瑞肯的软件行业为什么谈“耳语”色变,这绝对不是一个操作系统的问题。

“为什么,就像我刚刚说的,取代您的,不是工具,而是另一个原本比您差,但会使用工具的人。

“阿美瑞肯没有如此强大的“灵犀”,我们就是那个原本在行业软件领域比他们差一些些,但有工具,而且会使用工具的后来者,这其中的逻辑都是相通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