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意图识别:如何练就火眼金睛类思维(2 / 2)

尤其是答应文琛校长讲第一课之后,他更是加快了理论基础的建设——借助查阅了无数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灵感以及训练和应用经验,形成了今天的这套基础理论。

“有人认为,进化论其实是一种最优解的算法。”纪弘继续说道:“在机器学习领域,也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希望通过模仿进化论的自然选择来使程序进行进化。

“他们有一个核心观点:地球上的生物可以从无到有,从有到智,再到今天的人。

“他们认为:进化已经产生了许多神奇的东西,但没有什么比产生人更加神奇的了。

“那么,机器学习去模仿这个进化过程,无论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不足为奇的,甚至产生智能、产生智慧、产生思维。

“只要无限的堆积算力,就总能在无序中找到有序,在优胜劣汰中进化成长。这是进化学派。”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赞同这种说法,比如,联结学派,他们就沉迷于研究人类大脑,通过研究大脑是如何学习的,来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进行学习。

“还有类推学派的像什么就是什么,贝叶斯学派的,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一部分有用这些观点。

“但,伱们发现没有,现在的大模型,它其实更像进化学派的理论:

通过大规模的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强化学习的反馈,不正相当于进化中的自然选择吗?人为的把不好的结果给他噶掉,再重新来过。

“当然,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是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的。而且人们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了联结学派的理论——臆造模仿了“人脑”——就是所谓的神经网络算法。

“为什么说是臆造呢?因为人脑是怎么产生思维的这个问题,科学界现在是没有明确的结论的——即便有,也只是猜测。

“换句话说,人的思维究竟是怎么产生的都不知道,那‘联结’的东西当然就是个臆造品了。

不过,臆造的东西听起来还听像那么回事儿的——这就像是臆造一个古董,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什么,甚至看着还挺像真的,其实是一个道理。

“那,类思维模型是什么?”纪弘顿了顿:“不知道有人明白了没?

“它其实是进化派,但是不是自然进化派。”纪弘说道:

“是人工干预的进化派,就像人们培育良种,杂交是不是比自然进化更快的一种手段?

“rrr模型其实已经是人工干预的进化了,但我们的干预比它更深,也更快。同样都是人工干预手段,就像基因编辑,是不是要比杂交育种更快也更直接?

“如果你们一直有关注,看过我们的专利公开资料的话,那里边微模型的概念,如果对应到基因编辑里,那就相当于是【优势基因片段】定向表达出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优势性状】。

“……”

纪弘继续绘声绘色的讲着,而体育场已经鸦雀无声了,只有“刷刷刷刷”记笔记的声音。

这对他们来说,其实略显高深了,别说他们,就连偷偷连上国内网络看课程的微软和的工程师都开始挠头了。

纪弘肯定知道他们会看这些课,本来就是公开的,但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泄密什么的。

理论是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那完全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

这就像,你跟古代人说什么基因编辑,他们连基因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呢,能听懂个锤子的基因编辑——就算是真懂了,那也完全没有上手去做的条件!

纪弘的条件其实也不充分:如果把类思维的【能力簇】类比于“基因表达的性状和能力”的话,那这所谓的基因现在还是从另一处截取而来的——【能力簇】其本质其实是通过特殊训练得来的的具有一定智慧能力的小模型。

而不是自由操作组合碱基对来得到【能力簇】——也就是原始训练的每一个节点都具有【特定的智慧能力或决策能力】。

开始就说了,这需要特殊硬件的支持——存算三维融合芯片算是其中的基础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