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2 / 2)

刘陵翻身下马,揪住他的衣领,周围的宋兵立刻吼起来让他放手,所有人的手都按在刀柄上,只有刘陵带来的那几名常胜军骑兵围绕在他身前。

一一一.二五三.一九八.二八

“你放屁!”校尉立刻爆发了,眼睛发红:“我弟弟昨日才跟高将军一路杀进去,六千多人,怎么可能一天就死了!”

萧,一直都是辽国皇后的姓氏。

箭矢噗的一声钉入她的眼眶里,萧太后惨叫起来,周围的辽人一惊,立刻涌向她身边;宋兵校尉看到这一幕,慌的连忙大喊所有人上马撤离。

至少有三座城门还在宋兵和常胜军手中,宋人巷战艰难,辽人夺门也艰难,双方在城门处展开拉锯,只能说,宋兵还在坚持。

眼前,他倒是有了放箭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有一次,而且还要一箭射杀。

旌旗被陡然扬起,旗面上残留的血和泥水,一点点滴落在刘陵肩头。

郭药师给了他一个允诺,只要刘陵将兵马带回去,后者就能从其中挑选部曲——也就是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部曲。

“略懂。”

刘陵低下头,看到旁边一个宋兵手里握着一张弓,立刻伸手夺来,试了试,又抓住一支箭。

“大驾卤簿.”

不管如何,既然郭药师露出要提拔他的意思,那刘陵没理由不去争取一下。

辽人已经靠的很近了。

“驾!”

但更多的,是一种安心,就像是拿到了手枪一般,他穿越过来一个月,本来弓箭是他最大的倚仗,奈何一直都摸不到一张好弓,也就没有去做“康复训练”的机会。

今年,辽人的天祚帝北伐金人,最终大败而归,一路逃往夹山;燕京这边的留守官员以为他已经战死,便推举耶律淳为辽帝,但没过三个月,耶律淳即便驾崩。

她已经很累了。

但这时候,一道破空之声传来,她下意识抬头看去,只看见锋锐的箭头不断逼近。

现在萧太后和那些辽人兵卒的出现,无异于是逼迫刘陵放弃这个机会,在后者眼里,更是如同要断他的前程一般可恶。

为首骑兵自然就是刘陵,让战马在校尉身前停下,取出身份信物扔到后者手里;校尉看了片刻,忽然固执道:

她挥挥手,一名辽军骑兵立刻出列,用干涩的汉话大喊着让对面的宋兵投降。

“是,但那又怎么”宋军校尉还在推动刘陵的战马,将他举起弓箭对准前方的时候,不由得停下动作,满脸愕然。

但到了刘陵这儿,则是稍微有些不同。

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好处,刘陵琢磨片刻,站在城门口,听着里面的喊杀声不断传出,立刻放下心里的疑惑。

但最让人注意到的,是队伍中间的那个穿着甲胄的女人。

那一道让宋兵投降的命令,带着一种极其高傲的怜悯。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是他郭药师故意想在军中立山头,可这才打了败仗,他就急着把自己手下的常胜军分家,兵头子靠的就是手底下的兵马,兵马各自分出去,这又是为什么?”

约莫四十多的年纪,风韵犹存,身批黑色大氅,头顶上,是一顶华盖,旁边有数色龙纛飘扬。

校尉持刀大吼道:“所有人不得后退,援军就在城外,守住这儿,事后大家都有升官发财的份,谁要是敢跑,别怪我不讲往日情面!”

那名骑兵冲到他们跟前,吼道:

“郭将军有令,全队后撤出城!”

宋兵攻入城中的时候,萧太后拒不投降,甚至站在宣化门城头和士卒一起放箭射杀宋兵,直到辽兵回援,萧太后又领着兵马开始逐一夺回城门。

熟悉的感觉,慢慢涌上心头,他默默试了试弓的硬度和弓弦,熟稔地用右手大拇指勾住弓弦,食指按在大拇指的指甲上,无名指同时勾住弓弦分担压力。

刘陵要把这些人活着带回去,但若是萧太后一直率军在后面追杀,他最后又能带回去几个兵卒?

“你想做什么?”宋兵校尉不安地看了一眼对面,辽兵们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在“吵架”,正好也借着这个功夫喘口气。

她在可怜这群没有援军,却还要坚守的宋兵。

而他的德妃,也正是眼前这位,被大臣拥戴为萧太后,当宋人打来的时候,她拒不投降,甚至站在宣化门城头和士卒一起放箭射杀宋兵,此后更是领着全城辽国军民和宋军巷战,等到辽将萧干和耶律大石等人回援,终于是将已经攻入城中的宋人,硬生生给赶出了燕京。

宋人的旗。

“有不怕死的,跟着我去下一座城门。”

刘陵扔了弓,吼道:“辽人现在乱作一团,我等带着同袍兵马抱团回去,不至于被后方责罚打了败仗,说不得,上头还会给你们军功!

谁敢跟我继续去下一座城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