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如所愿(1 / 2)

一身春季休闲装的周星弛,正低头琢磨剧本。

对方那头长发,让杜笙瞬间就想到功夫里的角色。

不得不说,真是戏如人生。

“阿笙来了,先吃点东西吧。”

刘徳桦听到门响,笑着开口招呼。

杜笙自然不会客气,微笑客套回应。

他见刘徳桦站起,忽然想起一事,问道:

为了塑造好角色,他还苦练拳击,成功减重十多斤,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些。

在洪琻保这种几十年老江湖面前,他的确不够看。

像包租公、裁缝佬、火云邪神这些角色,要么年纪不符、要么气质不合、要么发挥不出他特长。

他拍了这么多部戏,见过不少武指,但有能力有经验的从不低于30岁。

“要是你有想法,可以先看看这份剧本。”

趁着对方心情不错,他还打趣问了一句:

“要是《无间道》上映直接爆了,会不会很快推出第二部?”

能不感慨才怪。

这段时间,他为了筹备《功夫》,身心状态前所未有的疲惫。

至于每卖出一件服装捐赠一小笔,也不能解决根源的问题。

只要不是在拍摄状态,周星弛不化作片场暴君,还是很好交流的。

而且在武术指导这个领域上,洪琻保的洪拳、散打很有权威,动作设计经验十足,说是专家也不为过。

且善款捐赠的波动性太大,完全取决于别人的意愿和能力。

还打算多找几个武打艺人当备胎。

“桦哥,郑少有没跟你提过‘华邦’慈善机构?”

火云邪神好一点,但周星弛要求丑化来凸显主角。

周星弛知道自己之前那句有感而发的话让对方误会了,笑着解释一句:

“刚才桦哥对你各种赞不绝口,实在出乎我意料,一时有感而发。

因此聚完餐后,周星弛就告辞出门,带着助理直奔‘包租婆’家里去。

因此,‘华邦’慈善不仅需要一个专业团队来管理,更需要稳定的投资渠道来补充善款。

而苦力强武功高强,虽性格木讷,不善言辞,却颇有善心。

岂料一问才知,对方已经将一名黄姓女艺人签在旗下,打算捧她出道,也就作罢。

杜笙笑了笑,道:

“要是近期开拍,时间上倒也吻合。”

拳谚‘练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因此谭腿也被看成是武术基础训练项目之一。

正因如此,他毅然定下了拍摄基调。

刘徳桦居然升起几分兴趣,闲聊间还不时认可地点头。

期间刘徳桦还主动向杜笙提及无间道的制作与宣发情况,以及有可能让他配合跑一跑内地宣传。

见杜笙放下剧本,周星弛带着几分期许问道:

这‘华邦’似乎还是你跟他联手创办的?”

他又重新坐下,想了想道:

“郑少的确找过我,略有耳闻。

怎么突然间,态度变了这么多?

“听桦仔讲,杜生原来还当过武指啊?”

说话间,他还把一张卡片递了过去。

不过今晚冒昧而来,是打算请你客串一角……”

听他说内地不少特困地区都缺乏慈善救援,还劝我带头捐赠一笔善款。

此刻看到杜笙这么杰出的后起之秀,周星弛心中有些想法外,其实多少带着羡慕。

“那太好了。”

刘徳桦看着周星弛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诧异。

他一时搞不明白,对方到底是缺角色,还是缺武指?

只要刘怡霏想演,以后机会少不了。

杜笙并未隐瞒,还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然而筹备一年多,却连角色都没能凑齐,烦恼愈来愈多。

他担心要是再不行动,恐怕就再无机会,也没有力气去完成。

不过他一直有个愿景,那就是拍摄一部属于华人的功夫电影。

尤其不忍斧头帮烧死一对母女,勇敢站出来面对围攻的片段,让这个角色升华了。

自己之前提及杜笙时,他似乎没有这么热切吧。

“武指我邀请了洪琻保团队来,但他还没点头。”

“略懂一二吧。”

要是再算上张柏芷那部古装片,这几个月估计都得连轴转。

“这部电影将在摩都拍摄,到时开机了我叫你。”

杜笙心中了然,这应该就是刘建明与陈永仁年轻版的前传了。

其运作也远比外界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即使杜笙不会,他都会邀请其客串。

杜笙提出的这个方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尽管这部电影拿了不少奖,只是从那以后,他明显感觉到岁月更加无情。

不出意外的话,他拍完《功夫》后,就得做好入组准备。

“我打算将《功夫派》服装品牌的一部分股份捐赠给‘华邦’慈善机构,以此来双线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