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273章 274,鼻祖(2 / 2)

娄小娥写的故事,已然是到了港岛,夏小姐收到故事后,虽然有些不满意,却也是没办法的事。

娄小娥真要给她写一个全红的本子,就算能拍出来,也没哪个剧院敢播。

其实这个时候的电影或者说电视,就算在港岛也不是什么太普及的事情。

像后世大名鼎鼎的b,现在根本就还没成立。

而那个骂人的b,虽然早几年就成立了,但现在还是属于以老派电影为主。

这段时间最火的港岛电影,是戏曲电影。这个说什么文化,说什么成本都能说的通。

但市场认可,就说明了这方面的确流行。至于为什么,可能是大家还没忘本,或者大量的制作人都是原本是戏曲这一行转行做这个的。

这些事情都是没法说清的东西。

什么东西都是利益推动,能用几万或者十几万拍出一部片子,然后卖个几十万,那么也没人想着去大规模投资。

这个原本还要过几年等胡金铨大导从b离开后,然后拍出一部《龙门客栈》,破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票房记录,港岛电影才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而现在这个难题,就摆在了夏小姐面前。

因为娄小娥写给她的本子,如果要投资的话,成本就稍微有点大了。

这也是许大茂在看《搭错车》的时候,感觉牙疼的原因。相比于这个时代基本上完全都是实景的内地影片,港岛电影基本上还是那种搭建的单场景电影为主。

比如今年最火的就是b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兴趣的朋友,大家可以去看看。

相比于我们调动几个师拍出来那种大场面,港岛现在还只是小场面。

但人家场面小归小,却是有了完善的发行渠道,整个东南亚都有着港岛电影的市场。

低成本,高利润,完全商业化,这就是港岛电影起飞的基石。

其实61年,那位邵爵士就已经成立了影城,这也算开启了“邵氏出品,必属精品”的旅途。

在这个方面还属于草台班子,如今让这样的草台班子拍一部大成本的实景,只能说有点蛋疼。

幸好这个时候的夏女士在港岛影视来说,还属于当红人物。而娄小娥的本子倾向性又不是那么明显。

于是电影本子放在了一边,夏女士跟邵氏合作,直接先拍了两集电视剧,夏女士亲自出演女主。

这玩意,这个年头的港岛谁见识过这种大格局的片子,虽然场景简陋,说台词也跟演话剧差不多,武打场面基本上套用了喜剧套路,但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就是火了。

关键是因为娄小娥剧本里,只说许文强是学生,并没有说是哪方面的。于是弯弯那边也就极速的引进了。

这一下造成的轰动,就不是上一回能比的了。

说跨时代不至于,但总归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让很多有想法的电视电影人知道,原来不光是戏曲与民生才有市场。

反正不管怎么说,夏火了,娄小娥也成了鼻祖。

特别是一些港岛弯弯的江湖人士,是传播这种片子的主力人群。而这种人护着这个片子,又怎么能不大火特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