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在皇帝头上拉屎(2 / 2)

徐允恭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下意识看向了房梁上。

朱元璋虽然年纪大,眼力却不坏,一眼就看到了最顶上那一封。

至少在他印象里,原本的洪武十年或者十一年并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最起码也得是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的时候,才会出现一堆皇子都跑回来奔丧的场景。

皇宫,武英殿。

“中书省本来是个帮皇帝办事的地方,可现如今,他们的手非但在前朝搅弄风云,如今更是恨不能直接伸到咱的后宫里头去了。”

也是。

要说不说,他最近比之前勤快了很多。

自前几年朱标长大了、能处理政务了开始,他有事没事就喜欢拍拍屁股走人,事情全都丢给儿子处理,但现在听说朱标可能会英年早逝之后,朱元璋也不得不将这事放心上,将政务跟儿子对半分,免得给孩子累出什么毛病来。

宋慎再次挠头。

须知,当下军阵中配备的火铳,小些的手铳有三五斤,大点的碗口铳足足有三十来斤。

可宋慎前阵子才见过马皇后,即便他瞎了、看不见对方气色如何,也至少能听出来马皇后说话还中气十足,不可能短短几天就病入膏肓。

…………

“不过,自今日您发圣旨之后,短短几个时辰,应天府里便风起云涌的。儿臣如今陪着妙云暂住于徐家,结果傍晚时分内子的大哥徐允恭就来告诉我们,说是门房那儿的拜帖都堆成山了,尤其里头还有当朝丞相及各位中书省重臣的。”

他的眉头登时挑了起来:

直到朱棣手心都开始冒汗的时候,他才对朱标哈哈一笑,指着朱棣道:

“看见没,这小子当了爹,又被咱揍过一顿之后,看着像是竟然开窍了一样!”

他拿过朱标手里那份拜帖,看了看,就随手扔进了奏折堆里:

没过多久,朱标和朱棣都一起来了武英殿。

正看着奏章时,外头忽然跑进来了一个太监,躬身禀报:

“陛下,燕王殿下求见,自魏国公府里来。”

殿内灯火通明,朱元璋正在这里处理公务。

他一边冲徐允恭示意,一边掏出了一张单独的小纸条,在上面匆匆写了几句话,而后从房梁上轻巧地揭开了一块瓦片,将纸条递到了上方。

“咱们今日正午才让太医院诊断出来的事情,才过了一下午,是怎么传到他那儿的?”

“因为你毕竟是魏国公府的公子,在军伍一道比我了解的多,所以我想问问,这火器是由哪个部门辖制的?”

也难怪陛下就差把他给供起来了……这火铳若是真的,北伐算什么事儿?别说北边,就是一口气打去捕鱼儿海也不是不可能的!

蒋瓛按捺住心中激动,冲着徐允恭极小幅度地点头。

朱棣将这一大堆拜帖尽数放到了父皇的书桌上,恭敬拱手道:

“是不是冲着我们,儿臣也不甚清楚。”

徐允恭的脑子轰一下炸开!

这小子今天从宫里离开的时候还欢天喜地的,巴不得走早点,看样子要不是传旨传召,他怕是都不肯进宫来,可这会儿天都黑了,老四却巴巴地带着东西进宫……

蒋瓛也听得头皮发麻——

“胡惟庸的拜帖?冲着你去的?”

朱标沉吟了片刻,径自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那份胡惟庸给的拜帖打开仔细看了看。

比起奉天殿的奢华,这里更像是朱元璋的书房,只是比普通人家里的书房大了那么亿点点。

朱棣也随之偷看了眼上首的父皇,见他没表示,也就明白了。

但他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偷眼看着房梁上的蒋瓛。

“不过,我爹之前曾经跟我说过,北方蛮子一直在试图叩边,或有蒙元残部在积蓄力量妄图回攻中原,譬如洪武五年的那次失败的北伐……总之,日后恐怕还有几场硬仗要打。这种情形若是多些,想来日后朝廷会单为火器弄一个衙门出来。”

“噢,火器和弹药,如今都是由宝源局在管——子畏兄,我知道你失忆了,许多事情记不得,你还记得宝源局是做什么的吗?”

行礼后,朱标朱棣都坐下了。

蒋瓛也比了个手势,示意对方直接将信带去给陛下。

他将自己带来的那个包裹给全部拆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宋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朱棣这才缓缓松了口气。

得到了官方许可,徐允恭才放心地说:

太监应声而去。

“他来做什么?”

外头天色已经擦黑,距离宵禁也仅有片刻功夫了。

但胡惟庸的理由居然是因为燕王有喜,这明显是已经知道了徐妙云诊断出有身孕的事情来。

大明现在虽然是刚刚立国,但朱元璋是个狠得下心又雷厉风行的主,说打你就马上抽大嘴巴子,不会留你命在,也是因此,朱元璋才会在立国登基之后足足北伐十三次,他是那种恨死谁了就要往死里打的脾气,提前开始储蓄军备实在太正常了。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不知何时已然收敛,变得严肃且骇人。

徐允恭也不啰嗦,直接解释道:

“宝源局本是朝廷铸钱的地方,要说冶炼,没有任何一个衙门比他们更熟练了。”

朱标与朱棣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是震惊。

要是宋慎所说的那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火铳,能装备在每一个将士的身上,遇到敌军时拿出来便可在呼吸间直接击发……那可省了不止一星半点的功夫啊!

徐允恭的呼吸都肉眼可见地急促了起来。

后者当然是安装在船上用的,前者虽然轻一些,但击发也还是跟重火铳一样不方便,都得拿火折子或是燧石点火。

聊!往死聊!!!

朱元璋迷惑了。

其实朱元璋想对这帮开国勋贵们下手,他们这些当儿子的早有预感,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事情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胡惟庸不仅是越权逾矩了……

这是真要在皇帝头上拉屎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