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长孙家果然亲兄妹(1 / 2)

其实这办法也不是朱标自己想出来的。

驱虎吞狼之法,他知道归知道,但要将其合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朱标还是差了些阅历。

法子是朱元璋想出来的,只是他当时就懒得跟李世民多扯,加上也没有提醒的渠道,所以就不想多说了。

而如今,由朱标的嘴里说出来,怎么说也算是让李二欠了儿子一个人情,哪怕他本意是要跟李世民捆绑利益关系,从而避免李二等人看到宋慎在大明后暴露给其他人……

但这不重要。

朱元璋这种人,做一件事不可能仅想着要达成一个目的,正如他希望让那个双生子之一的男婴在东宫多放一阵子一样,最好是在人赃并获的情况下,再连萝卜带出泥地多查出朝廷里不干净的家伙。

大唐,贞观九年。

如今有了更好的办法,李世民也不是那种拉不下来脸,硬要讳疾忌医的人。

“陛下所言甚是!”

兄妹俩的心眼子是一个赛一个的多,而且招招都摆在明面上,让参与者们清清楚楚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

所以,有什么事情是非要现在传封密信过来的?

揣着满腹疑惑,长孙皇后打开了信封。

她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做好了被威逼利诱的准备。当今的陛下与皇后这两口子都不是简单角色,但凡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几乎没什么不能成的,所以不论多么心不甘情不愿,最终的结果大概都无法改变。

王雅云捂住心口,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深呼吸了好几次,才道:

不过李世民没有管,而是转头看向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二人。

“那一门新的方法,只要前期准备充分,不识字的工匠们也能在一日间便可造出数十甚至数百本书籍。”

“陛下如今得了一门新法子,正式推行后,可以大量造出许多书籍,不过这事情若光是靠朝廷,那是万万做不成的。”

现在情况更加紧急,跟前又都是老伙计,还装什么装?

他看着对面难得有些惴惴不安的程咬金,笑了笑:

王雅云张张嘴,但什么反驳的话都没说出来。

女子自古艰难,出身高虽不必吃衣食住行的苦,却也要勾心斗角,为娘家为夫家考量诸多,有必要时,也需要跟她现在一样自污。她并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她知道天底下比她苦的人多了去了,九成九的男子都未必有她过得好,更莫说女子。

武如意恭敬道:

“明白……我明白了。”

后是长孙无忌提出要选几个最上道的家族许之以利,威逼利诱。

“一辈子不过几十年光景,不论这一世能有多光鲜,下辈子若没投个好胎,就是来人间受尽苦的。”

先是观音婢提出要让世家旁支和新贵们用印刷术,用一场阳谋对门阀釜底抽薪。

她们都是老相识,当初在秦王府就认得,王夫人的闺名叫王雅云,而长孙皇后的闺名,叫长孙无垢。

思忖片刻后,长孙皇后将那封信妥善收到了袖中,对武如意笑道:

而长孙无忌在沉吟片刻后,缓缓道:

“臣倒是有一个其他想法,不知该说不该说。”

“比如玄龄的夫人,若是她那边实在难以说服,或是在跟皇后谈话结束后更加明事理了,那咱们可以告诉王家旁支,陛下手里还有更好的技术,只要他们如今听话,到时候研究明白了就可以优先拿给他们用。”

长孙无忌显然也习惯了,没什么反应,只捋着胡须道:

“臣以为,咱们手里有活字印刷这个技术的事情,可以适当告诉一些人。”

长孙皇后笑了笑:

“五姓七望里,王氏的风头是比不过那两家崔氏的,你心里应当清楚。”

长孙皇后此时不自称本宫了,也不那么客套地喊对方王夫人。

这一番话里,最让她骇然的并不是长孙皇后规划的美好前景。

“世道变得更好些,才能给下辈子的自己留条活路。”

“若是没有你发现这件事,以朕这性子,恐怕下次上课前就已经找好了人,将活字印刷的事情给分发下去了。”

陛下那封信里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但显然是跟这新技术有关的。

李世民眉毛一皱:

“如今正是商讨国策的时候,有什么该说不说的?你觉得不错,那就直接说,说完咱们再讨论不就好了!”

而是,不识字的工匠,也能一日间造出数十数百本书!

哪怕是阳谋她也认了。

长孙皇后接过信后略感诧异地挑了下眉:

“哪里送来的?”

“皇后娘娘放心,此事,绝不可能不成!”

“刻碑立传,青史留名……都不是没可能啊。”

是的,这并不是决策性错误,大家已经将能考虑的都考虑到了,只是因为缺少了许多历史知识,所以做出了相对没那么好的选择。

房玄龄当即拱手表态道:

长孙皇后愈发觉得奇怪——

丈夫跟她几乎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事情,即便是朝政,所谓后宫不能干政的说法也不适用于他们夫妻二人之间,因为她是跟着李世民起家的,当年秦王府里有那么多人谋划玄武门之变这么大的事情时,还被称为秦王妃的她也什么都能听,更不要说是如今朝廷里的事了。

尤其是后者。

“你出身太原王氏,先前让玄龄问你,你不大愿意,那么我亲自问问你,你想让你家更进一步么?我说的是你家,不是太原王氏!”

“本宫知道了,你就在此呆着吧,有些事情,你也该听一听。”

“长安有几家纸坊,产量不多,仅供应长安有时都力有不逮,而天下之大又何止是一个长安?许多地方的纸张对百姓而言都堪称昂贵,更别说是完完整整的一册书籍了。想要让天下百姓都能读上书得到书本,若无各地的各个世家相助,难上加难。”

“雅云,你与我关系好,我就同你直说吧,除了你们家之外,你再想办法联系联系郑氏、卢氏的旁支,最好是在长安有姻亲关系的,让他们都去信问问家中,有没有这种想法。”

长孙皇后亲切地拉着王夫人坐到自己旁边。

因为殿内已经屏退了所有宫人,只留下了武如意,所以这封信正是由武如意从殿外带进来的。

你个老小子,当面大声密谋我媳妇是吧,脸都不要了?!

“朱标所言,肯定是他跟朱元璋一起商讨出来的,虽然朱元璋说话难听,但先前朕听说过他的发家经历,一个父母双亡的乞儿,能白手起家做到皇帝,他的脑子、心计、城府显然不会比任何一個开国之主差。”

她刚刚才听长孙皇后说过那门新技术的事,而且皇后娘娘也说了,这事儿不仅是武家,其他许多家族都会参与其中,这位王夫人恐怕就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