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杀鸡儆猴李三郎(1 / 2)

宋慎想起自己之前问系统的事情,不由得想笑。

是的,崇祯的确可以将这几样东西带进系统空间里面,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先生,您笑什么?”

朱标发现宋慎的表情不大对劲,似乎在憋笑,直觉这里头有点问题,于是赶紧发问。

宋慎收敛了几分,轻咳了两声道:

“你们没有注意到吗,刚才朱由检说,玉米和红薯的产量,并没有高到要让朝廷下旨减免赋税都要推广的地步。”

“假如这两种东西真的能有挽救一个国家的奇效,前面的皇帝但凡不是个傻子,也会不遗余力地推广。”

“感觉出哪里有问题了吗?”

朱标的眉头从刚才就没有松开过,低头沉思着,口中喃喃自语:

“不对啊……先生之前分明讲过的,红薯土豆和玉米的产量极高,若能让百姓种植,别的不说,最起码可以保证百姓不会饿死,不会变成流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造反。”

“难道他们真是傻子……不对不对,这里头肯定有哪里不对!”

宋慎也不打算卖关子。

他走上讲台敲了敲台面,朗声道:

“是,我之前是说过红薯土豆这些东西产量很高,但是看事情也要辩证看待。”

“刚才讲过的小冰河期是一个原因,气候异常导致的天灾让很多地方的粮食减产,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最起码你们现在没办法改变,几百年后倒是可以拿炮轰得老天爷下雨。”

“还有几个要素你们都忽略了。”

“我说的产量,是后世的产量,而非崇祯年间的产量。”

“为了种地,后世人研究出了一套套的方法,每一种大规模种植的作物都有数万万人背后的努力,比如化肥,比如改善良种,又比如农药,这些东西缺一不可,要是没有这些,莫非那亩产几千斤的产量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这些作物若当真如此厉害,美洲怎么可能还是新大陆,早该发展出一个跟我们华夏一个强盛的文明了。”

听着听着,朱由检的嘴巴一点点张大了。

他开口说话时都有点结巴:

“几……几千斤?您说的是番薯和玉麦?!”

朱标不耐地嗯了一声:

“否则你以为我爹为什么那么激动?他就是农民出身的,普通的高产作物厉害是厉害,也不至于让他激动到这个地步上,连你这个亡国之君都能原谅了。”

宋慎也挑眉点头:

“以红薯,也就是你口中的番薯举例吧。”

“在后世,一般来说,它的平均亩产量大概在两千到三千斤之间,而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有的地方可以达到亩产四五千斤左右,南方的某些季节,它甚至可以达到亩产六七千斤左右。”

“更离谱一点的高产红薯品种,八千斤,一万多斤,这些亩产都是有可能的。”

教室内,所有人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尽管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早已经知道这些都是高产作物,可头一回宋慎说得非常保守,所有作物都是踩着平均线说的产量。

可如今他不经意间交了底,众人难免就心里有点激动了。

根本按捺不住啊!

亩产万斤是什么概念?

这玩意儿就算是难吃到跟米糠一个口感,拿去赈灾也完全绰绰有余了,更别说只是比不上米面这等精粮。

作为唯一一个穷过的,朱元璋最是清楚不过——

人饿急眼的时候,土吃得,树皮吃得,草根也吃得。

区区口感,算个屁?至少它还是粮食吧!

宋慎咳嗽一声,又说:

“但是——”

一帮学生现在恨不得撬开宋慎的脑袋瓜再给吊起来,好把他脑子里装着的东西全都倒出来看看。

这种节骨眼上,卖什么关子啊!!!

“但是,如果让我选的话,这三种作物里面我会选土豆。”

宋慎吊了他们半天的胃口,终于笑了:

“你们猜猜看,为什么?”

朱由检脑子一片空白。

他现在想抓住宋慎让他改口。

都是高产作物,自己手里分明就有玉麦和番薯,为何这个宋先生非要选土豆?

这两样到底差哪了?

要是没了这两种作物给自己带来的优势,有了方才宋慎对自己的评价,等会儿几位祖宗会不会把他打死啊!

但其他人却完全没有顾及他情绪的意思。

许久没讲话的嬴政若有所思道:

“莫非,是因为这土豆最好种植?”

“先生方才着重说明过,所有高产作物的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努力和一套套体系,这意思应当是说,若是缺少那些,红薯和玉米的产量绝不会有那么高。”

“既然咱们讨论的是三选其一,最先考虑的就是如何推广种植,其中要考虑的不是口味,而是产量和种植难度……朕说的可对?”

宋慎毫不犹豫地点头:

“没错!”

“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地方会受到气候和土壤的影响,放在中原地区看的话,土豆亩产量是红薯的一到两倍,更是玉米的近十倍。”

“在后世同样的种植条件下,从产量上它就已经碾压其他两种作物了,这是其一。”

“其次,小麦、玉米、水稻产量的暴涨都是在一代代农人辛苦钻研下实现的,但土豆这玩意儿不同,没有多少育种专家特意去钻研,在数百年间它自己硬生生成为了部分地区的主粮,我先前说过的欧洲,在几百年后也仍然在将土豆当做主食食用。”

“它不需要多严格的种植手法,很简单,病虫害少,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叶子可以喂家畜,产量还奇高无比,哪怕是在已经解决了温饱的后世,也被称为第四大主粮。”

“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第三大主粮的玉米对于种植环境的条件要求并不算低,土壤要肥厚,水分必须要足,温度太高太低了不行,光照也必须要充足,病害也要时刻注意……总而言之,玉米很好,但并不是你们现如今有条件去种植的。”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

上辈子他听室友吹牛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土豆产量这么高,还可粮可菜,却没能赶上大米和小麦,也有一个原因是由于种薯需要脱毒,否则产量就会降低。

这所谓的毒,其实是病害因子,选择更好的种薯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换个说法,如果土豆不经过脱毒处理,那么此后很可能会出现病害,导致产量从几千斤倒退回堪堪一千,甚至是几百斤。

但哪怕是亩产几百斤的土豆,也比这个年代的水稻和小麦产量要高了。

这也是为什么,宋慎交代张唯去种土豆的时候讲得那么保守,毕竟他不能保证土豆种了几年后还能那么好运,仍然保持几千斤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