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这院子我买了(2 / 2)

毕竟现在的物价低,【大盘鸡皮带面】稍微涨了点,一份1块8,【红烧肉米饭】也是1块8,一样卖200份营业额也才360块。

杜少杰肯定了几人提出的建议,决定先增加早餐的品种,然后再考虑中午快餐的事情。

将鸡肉炖上之后,王玉秀在家看火,杜少杰出门去了孙伯那边。

“大家的提议都很好,不过事情得一件一件来。建军,我同意丰富早餐的品种,你们先尝试,放手去做,我给你们把关。”

吃过饭,杜少杰和王玉秀一起在厨房忙活。

他无话可说,随后和对方约好去明天去街道进行登记备案,随后还要跑好几个部门。

“好的,好的,还请杜经理多多指教啊。”

“孙伯,在家吗?”

黄婷婷首先想到了【德州扒鸡】,苏大鹏有多忙她可是亲眼见证了的,肯定赚钱。

“董师傅,今天过后的一段时间,每天就做这个量,根据效果再慢慢增加。另外,【红烧肉】恐怕还得你来做,我可以带你一起做几天。”

孙伯六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比实际岁数显得苍老。他已经退休了,拿着微薄的工资,经济上并不宽裕。

“来了,谁呀?哦,是少杰啊,快进屋。”

“杜经理,你一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赔钱是不可能的,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干这一行,不至于掉坑里。但能赚多少钱,那就不一定了,随缘吧。”

“好!八百就八百,成交!”

董军从头到尾观摩了杜少杰炒制【红烧肉】的过程,也品尝了一下味道,这句赞叹还真不是拍马屁。

杜少杰以为还会有一番拉扯,没想到孙伯当即同意了这个价格。

“那你觉得多少钱合适?”

“少杰,你承包了小吃部,怕不怕赔钱?”

“杜经理,如果咱们每一天都能达到像今天这样的营业额,那么一个月的总营业额就是4.8万元。毛利大约在2.88万元左右,再扣除三项费用,利润应该在1.9万元。”

有顾客还专门问道:“你们明天还做【红烧肉】吗?要是做的话,我可以多带些人来吃。”

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形成,大多数人都住在公房,每个月交很少的一点租金。私人的房产也有一些,像杜少杰家的老屋就属于私产。

“最多八百块。”

杜少杰让人准备好材料,亲自做了一锅【红烧肉】。这一锅的分量并不大,到了饭点便端去了前面,配合米饭按份卖。

散会之后。

王玉秀因为要帮忙制作【德州扒鸡】,便长期住在了老屋那边。小雅中午在新房子这边休息,午餐很多时候都是在小吃店解决,但晚上一般都会去陪母亲。

“红烧肉米饭!又有新品种了哈,来,给我打一份尝尝。”

“就他那破房子,一千块是贵了点,八百块还差不多。我一会去看一下.”

杜少杰跟着对方走了进去,屋里屋外看了一遍,不禁摇了摇头。

所以,在扣除三费(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后,利润并不算高。

顾客陆续上门,大家都看到了今天的变化。

不过,这个数字还没有扣除税费,因为小吃部正在申请一年免税,估计没什么问题。这两年政策鼓励各单位积极吸纳待业青年,有税收减免优惠。

王玉秀告诉了他一件事,说隔壁的孙伯打算卖了房子去外地。

梁美琴摸索着帮杜少杰剥了一个橘子,她如今能干很多事情,眼睛能感受到微弱的光亮,不再是漆黑一片。

至于【德州扒鸡】,他想来想去觉得没必要做。

按照杜少杰制定的承包方案,利润达到1万元就会发放奖金。奖金标准按照局里的方案执行,但在档次上略有调整。

回到家,王玉秀已经做好了晚饭。

但餐饮企业的人员工资才是大头,比如像小吃部,一共48名员工,平均月工资按50元计算,一个月的支出就是2400元。

红烧肉看起来软嫩嫩、油汪汪的,光是闻着味道就能勾起人们的食欲。当即有顾客点了一份,吃了之后大呼过瘾,这才叫吃肉嘛。

以1万元为基数,每增加1万元利润,奖金上浮20%,上不封顶。

老头一个人住,估计也是舍不得掏钱修缮,房屋、院墙等等,都快接近危房的程度了。

孙伯的房子,站在门口看着都有一种破败感。

顾客高高兴兴的走了,同时也把小吃部增添了【红烧肉米饭】的消息,传播了出去。

两人随意的聊着,杜少杰坐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离开。

回家的路上,忽然看到了黄婷婷,对方骑着自行车逐渐远去,看样子是从苏大鹏家刚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