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女人心,海底针。(2 / 2)

“楷弟如果想当太子,想成为大明的储君,不必等到现在。”

朱标看着赵文来,随后轻轻的说道:

“如果楷弟想当太子,我让给他就是。”

“……”

赵文来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

想当太子直接就让给他,太子就这么不值钱的吗?

大哥,那不仅仅是太子之位,还是大明的储君啊!

当皇帝,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梦想,可到了朱标这儿,怎么对太子之位这么没兴趣?

朱标却也知道,朱楷对皇位也没什么兴趣。

“赵文来,你心思卑劣,孤为大明储君,如果为了勾连朋党,就要把你这种心思卑劣之徒带在身边,那才是我的不幸!”

朱标看着赵文来,直接断了他的念想:“你为了中饱私囊,贪图牟利,为了一己之私竟然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孤用你,那和你有什么两样?”

说着,朱标便不打算继续和他说下去,站起来便要离开。

赵文来一听,自己的提议竟然对朱标没有任何作用,顿时心中大急。

如果朱标都不救自己,那谁还能救自己?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您救我!我是有作用的!”

赵文来为了活命,什么话都敢说:“我向您揭发,韩国公李善长勾结朋党,图谋造反,还有唐胜宗、陆仲亨……他们淮西人勾结在一起,他们要造反啊殿下!”

“……”

听到赵文来的话,朱标正向外走的脚步猛然一顿。

赵文来还以为自己再次说服了朱标,刚想继续,却听到朱标说道:“既然如此,那更留你不得!”

听到朱标的话,赵文来所有的话都被憋回到肚子里,他万万没想到,朱标竟然对造反这种事也无动于衷。

在朱标离开,彻底关闭房门后,赵文来瘫软在地上。

他知道,自己再没有活命的机会了。

不过,我要死,其他人也别想好过!

而朱标呢?

他之所以会对赵文来动杀心,原因很简单。

赵文来就是个十足的小人,他为了活命,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都敢咬。

这样的人就是疯子,朱标不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

所以赵文来必须死!

朱标离开关押赵文来的房间后,就又回到了朱楷的房间。

……

第二天,赵文来畏罪自杀,死在了酒楼的房间内。

朱标对他是没有任何同情心的,朱楷也是,两人就当从来没见过赵文来这个人一样,也不知道他是谁。

只有躺在床上休息的朱樉和朱棡、朱棣三人,听到赵文来死了的消息后,有些意犹未尽。

这样的人渣,就这么死了着实可惜了他啊。

不过,长安增加税收的事,并没有这么轻易的结束,该调查的还是要调查,有朱标坐镇,张和辅佐,再加上对赵文来、尹禄等一众长安官员府邸的搜查,查出了一大批钱财。

朱标把钱收到府库中,购买了大批粮食、肉类,全部分给百姓,让百姓过个好年,百姓们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终于能过个好年了啊。

……

朱标找到了朱樉、朱棡和朱棣,并且在长安城查处了一大批涉罪官员,并没有瞒得住朱元璋。

在朱标和朱楷启程前往长安的时候,朱元璋也派遣了一支锦衣卫前往长安,并非是为了监视,而是为了调查。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大的人,他最不希望发生的就是事情脱离他的掌控。

朱元璋相信朱标、相信朱楷吗?

相信!

但朱元璋更愿意相信自己。

他只相信自己调查出来的结果。

长安城内,依旧有官员在向百姓摊税,朱元璋为此很生气,自己已经下狠手!下死手了!可这帮贪官污吏为什么却禁绝不了?

难道,钱比命更重要?

在朱元璋看来,这都是屁话,命都没了还要钱干什么?

但这件事是朱标碰上的,朱元璋就需要让朱标来解决这件事,他也想看看,自己的大儿子能把事情处理成什么样。

现在,更让他揪心的。

是朱樉、朱棡和朱棣三个傻儿子。

自己单独出门在外,还当自己在应天府一样,可以前呼后拥吗?

也不知道带走一些兵士在身边。

想到自己的三个傻儿子,独自出门在外还不知道收敛,朱元璋就很气。

你行侠仗义没错,但你在行侠仗义的时候不知道自保,这就是问题了啊。

哼!

只是一个小小的府丞,就敢要咱儿子的性命!

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个叫赵文来的长安府丞——就这么让他轻易的死了,可真是不应该。

最起码也要把他千刀万剐才解恨!

“或许,里面有其他缘由也说不定。”

朱元璋在愤怒之余,也在思考着朱标,他了解的朱标,是一位遵守国法,并且非常较真的人,他不会做僭越法律之外的事,更不会允许别人践踏大明的律法。

可现在……为何这么快的让赵文来死?

朱元璋怎么都觉得,朱标这么做有点不对劲。

……

朱元璋知道了朱楷、朱标等五位皇子在长安城,远在凤阳的李善长也知道了的。

作为朱元璋在战争时期的后勤以及行政的最高长官,他对朱元璋的疑心病了解的非常透,这件事肯定不会随着赵文来的死而结束,如果朱元璋插手,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而且,李善长记人的名字,记得也非常清楚。

赵文来在他的学堂上过课,仅仅有几节课而已,但是李善长却非常清晰的记住了赵文来的名字。

这个人,私心太重,难堪大用。

也就是说,当上长安的知府经到极限。

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他死或者不死,对李善长的影响都不大,死就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朱标处理赵文来的方式,让李善长觉得有点不对劲。

处理的太快了,一点道理都没有。

难道不是朱标,而是朱楷?

李善长有些担心,如果处理事情的人是朱楷,那没事了,那小子不管怎么处理,最后的结果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万一是朱标,那就不同了啊。

以李善长对朱标的了解,他应该是知道了什么,却不想让事情传播开来,更不想让朱元璋知道……这才选择牺牲赵文来一个。

到底是什么事呢?

李善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却很清楚……这件事是大事,大到朱标都觉得棘手。

……

腊八,长安城。

进了腊八就是年,也正是在这一天,朱标在长安城最宽阔的一条街的街口,摆下一座台子。

要公审尹禄等一众强加赋税的官员。

什么是公审?

就是让百姓们都来看,然后当着所有百姓的面,宣布尹禄等一众官员的罪行。

尹禄在朱标居住的酒楼外跪了一晚上,也没有逃脱自己被杀的命运。

他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想要朱标网开一面,可随着朱标找到赵文来留下的账本,尹禄竟然是那头最大的老虎。

现在好了,尹禄欺瞒太子,罪加一等。

剥皮充草也不为过。

从长安府衙到公审的街道,尹禄连笼子都没有,两个兵卒用绳子牵着他,亦步亦趋的向前走。

兵卒也不想距离尹禄太近,因为周围的百姓恨透了贪官污吏,烂菜叶子、臭鸡蛋、石头块直接朝着尹禄身上砸,一边砸还一边骂,仿佛这样都不能让他们解气似得。

朱标站在台上,他拿着自己亲自写的关于尹禄等人的罪状,站在高台上进行宣读。

最主要的……是要把尹禄等人的罪状全部呈现在百姓面前。

百姓们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知道自己在面对强权的时候,自己是多么的悲哀,可一旦有地位更高的人站在他们这一边,得到百姓信任后,百姓们就会把心中的怒发泄出来。

百姓们心中是有怒的,他们的怒就像水一样古井无波,可爆发起来,也能湮灭一切。

不得不说,朱标的出现,给了百姓们愤发的底气和勇气,听着朱标一条条的陈列一众高高在上官员的罪状,百姓们难掩脸上激动的表情,不停地拍手称快。

这正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他们也是有靠山的人!

朱标在宣读完这些官员的罪状后,直接当场向百姓宣布:“从今日起,除了加盖皇帝大印的税收,其他税收一律免除,若是有人还敢打税收的主意,他们大可进京告御状,朱标自然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百姓们听到后,无一不欢欣鼓舞,这是他们想要看到、想要听到的结果。

青天呐!

百姓们终于等到了属于他们的青天!

朱标看着百姓们欢欣鼓舞的样子,心中不由得长叹。

楷弟说的对,百姓们要的其实不多,他们不怕辛苦,不怕劳动,也不会抗拒缴税,他们只想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被别人所掠夺。

多么简单的诉求啊!

当然,朱标心中也是觉得很可悲的。

百姓们知道的太少,懂的也太少,朱标在询问朱楷,大明应该怎么强大,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时候。

朱楷的回答非常简单:“让百姓们读书!”

读书启蒙、开智!

让百姓都有书读,这绝对是离经叛道之言。

朱标倒是希望看到这一场景。

但他也清楚,读书在一些人看来,是士大夫的权力。

而那‘一些人’,就是士大夫。

他们把持着书籍、把持着受教育的渠道,让百姓们没有读书的机会,这就是这群读书人做的事情。

可是,朱元璋提倡的事君与百姓共治天下,而非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朱楷的这话,倒是给君与百姓共治天下提供了一条非常明确的道路。

可是,有那么容易实现吗?

朱标看着台下开心的百姓,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让百姓从此站立起来,可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做成的事情,这需要三代、五代、千秋万代的君主共同努力才能换来的结果。

对于这么一个结果,朱标很期待,但却又清楚,自己在世的时间,恐怕不允许他看到人人如龙的大世了啊。

不过,一定要做!

朱标打定主意,他无比的确定,自己只有这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后世子孙,得到一个更加强大的大明王朝!

……

长安府尹尹禄被杀,大小官员皆按律处罚,该杀杀,该罢官罢官,该坐牢坐牢。

一时间,长安城官员极度匮乏。

不过,也还好。

长安城毗邻北境,属于军事重镇,于是朱标就让张和以军镇的方式代为管理,待朝堂把官员分来,再移交政务。

张和如今对朱标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既然有了吩咐,张和自然不敢不从。

在处理完长安的事情后,朱标一行人也要启程回家。

朱楷身上的伤好了七七八八,身上的血痂也有脱落的迹象,朱标这才放心不少,最起码这个年……朱楷不用被太过责怪。

朱楷也没什么事,过年呢吗……儿子们都在,而且都长大了,马秀英只会唏嘘孩子长大了,却不会对朱楷说太多的不是。

当然了,这只是朱楷想的,至于回到皇宫里究竟如何,那朱楷也不知道。

女人心,海底针。

倒是苦了旁边的朱樉和朱棡、朱棣三小只。

他们出应天,本来就是偷偷跑出去的,当时跑出去的时候心里也想过回去会挨揍,但却没想那么多,毕竟时间还长。

可是,时间不等人呐,一天天过去。

突然发现时间已经不多,必须要回家了啊。

好痛苦!

朱樉、朱棡和朱棣,三人都变得忐忑起来,一路上也不怎么说话,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长吁短叹。

朱楷看着三个傻弟弟的样子,脸上露出坏笑:“怎么,临近回家了才知道害怕吗?早干什么去了?”

“唉!”

朱棣叹了口气,“二哥,我现在宁愿再被大哥打一顿,留在长安养伤,也不想回皇宫。”

他不知道怎么去面对朱元璋。

一旁的朱樉和朱棡同样如此。

朱楷对他们的心路历程倒是了解,出来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觉得时间还长。

不怕朱标,这是因为朱标的鞭子已经落在他们身上,而朱元璋那边还是未知数呢,再加上他们本身就对朱元璋带着恐惧,想的事自然会非常的恐惧。

之前在皇宫里调皮捣蛋就已经被收拾的那么狠了,现在偷偷跑出去三个月,那得被打成什么样子?

三个愚蠢的弟弟越想越是害怕,看的朱楷心中狂笑不止,然后安慰自己的弟弟:“放心吧,马上就要过年了,爹不会收拾你们太狠的。”

老朱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他现在能拿得出手的皇子,只有老大到老六这么六个小子,其他的都还小呢,过年时要去各个大臣、武将勋贵家中转转,朱元璋怎么也得把儿子们带上。

朱标和朱楷就不说了,这三位愚蠢的弟弟也都长大了,要学着独当一面。

朱元璋就算想揍他们,但也得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是吗?

就算要打他们,那也得等过了年以后再说。

可是,三小只没想到过年后,他们听到朱楷的话以后,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是啊,马上就要过年了,爹总不至于打我们吧?

如果这话是朱标说的,朱樉三人还有些不敢相信,但这话是朱楷说的,三人就相信不少。

毕竟,朱楷和朱元璋斗争经验丰富,他最了解朱元璋。

“二哥,你这么说……爹真不会使劲收拾我们啊?”

朱棣看着朱楷,想得到朱楷的保证他才安心。

朱楷没说话,而是看向朱标,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朱标也拖下水。

“……”

对此,朱标是非常无语的。

他很不理解,朱楷为什么在坑弟弟的道路上这么上瘾。

这有什么好玩的吗?

朱标无奈,面对着三小只投来的目光,朱标说道:“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五个是最大的,而且你们又是大明的塞王,朝中的一些大臣,你们还是要见见的。”

说完,朱标就不说了。

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去脑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