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出结果了(2 / 2)

在上一世,常浩南因为错过了保研,因此整个大四上学期都在准备考研,毕业设计也是跟着一个并不知名的年轻老师做的,因此完全没赶上参与的机会。

华夏目前的国家标准r25中,要求在颤振临界速度方面至少保留15%。

然而廉价路线意味着低利润率,而低利润率又会导致缺乏资金对飞机进行后续升级,最终一步慢、步步慢,被那些外国同行给甩开。

听过整个来龙去脉的常浩南恍然大悟,后世的他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段故事。

方振看着手中的计算结果有些遗憾地说道。

实验室里的其他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方振把铅笔放在桌子上,拿着一张纸站起身来,只是表情却显得有些凝重:

“杜老师,师弟,算出来了。”

“咱们的计算结果虽然更高一些,但也就相当于565/,还是没有足够的安全余量。”

……

而方振和姚梦娜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情了。

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为什么要抛弃成熟的飞机去买你的新型号?

在针对新型客机进行设计的时候,603所参照运7-100飞机的经验,设计了常浩南他们目前正在分析的这种机翼。

常浩南注意到方振刚刚提到了这样四个字。

几分钟后。

颤振分析最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颤振临界速度”,在理想情况下,飞机一旦达到这个速度,就会诱发机翼颤振,因此这个数据越高越好,说明机翼越不容易颤振。

当157/这个数字被说出来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常浩南的错觉,他总觉得实验室里面的气氛突然凝固了一瞬间。

“杜老师,先看一下模拟结果吧。”最后还是常浩南出言提醒,才把杜义山的注意力拉回了不远处的电脑屏幕上。

“考虑非线性几何因素的情况下,颤振临界速度为157/,比那个英国专家推测的数据高了10/,但是……”

对于最大巡航速度都有510/的飞机来说,这几乎相当于没有留下任何安全余量,飞机稍微俯冲一下都可能诱发颤振。

这些颤振分析相关的经验,还是他后来参与某型长航时无人机项目时所积累的。

“哦,师弟这才进组第一天,所以应该还不知道这些事情……”

由于这是华夏第一次完全参照国际标准进行飞机设计,而且直接使用了很多欧美公司的子系统,因此603所请来了不少相关领域的国外专家做顾问,其中就包括一位搞气动弹性分析的英国人霍金特。

考虑到华夏航空工业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是0,第一个对接国际的型号自然还是要以稳妥为主。

“以跨声速小扰动理论为基础,把非线性有限元与非线性梁模型相结合,来计算几何非线性因素对大展弦比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而且在建模时还考虑到了机翼结构中气动控制面的因素……不仅颤振问题,甚至还可以利用这个思路发散开来,解决其它设计问题。”

常浩南对目前的情况感觉有些无语——自己的表演明明还没有结束,怎么这些人都是一副好像失败了的样子……

“师兄师姐伱们先别急,这个机翼还是有挽救余地的。”

姚梦娜和方振的目光瞬间看向了常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