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来自的需求(为上月月票金主flanke(2 / 2)

通过给出关键技术和方法论带动整个华夏科研体系的效率。

而且还能锻炼出一批新的科研人员来。

听到这个回答的刘振响哑然失笑。

相比于****空军目前装备的歼7,新型号的战斗力至少提高了三分之一以上。

……

“像是高原和高低温起动试验、环境结冰试验还有您刚提到的全寿命试车这些,会等到03号原型机送来之后,跟飞行试验同步进行,反正现阶段八三工程的试飞也不涉及高寒或者高原环境下的部分。”

毕竟这也符合他在重生之初所设立的目标——

“这样啊……”

以至于611所方面三天前才接到来自华夏航技的通知,而且内容甚少,只进行了十分仓促的准备。

“您好。”

到1971年,包括出口和援助在内,华夏总共提供了230架歼6战斗机,在使用过程中收到了不错的评价。

况且新标准这种东西,难点其实在开头,如何让决策层下定决心。

刘振响微微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些许称赞,随即话锋一转问道:

“那你后面还要继续跟着去阎良那边测试么?”

一名穿着套装的中年女性从为首的一辆b212副驾驶位置下车,来到了卢育英面前。

卢育英正在等待一批马上就要到达的客人——

但是这一次,对方来得很急。

“不错,你们这个测试过程可以说相当完整了。”

好在他们下一步准备主推的外贸型号,也就是歼7正好有一架原型机还在132厂进行下线之后的基础测试,因此还不至于露怯。

就在624所这边正在准备进气畸变试验的同时,同样位于川省的132厂内。

实际上,他们对于611所、132厂以及带队前来的华夏航技进出口公司来说,都算得上是老朋友了。

“因为涡喷14本来也不是一台全新的发动机,加上进度方面还有一定压力,所以今天第一部分测试结束之后,试飞院那边的空中台就会开始做飞行试验。”

“您这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常浩南听出了对方语气中的无奈。

有了这样一层关系,****空军的代表团访问华夏并参观航空工业部门甚至空军现役装备,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

所以他最终还是以时间太紧难以抽身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而常浩南自然也乐意见到这种情况。

他也清楚八三工程的进度目前肯定是当务之急。

1965年,担心印度全盘倒向华约阵营的美国拒绝了****在最紧要关头提出的军售请求,后者迫不得已转而采购华夏装备。

常浩南的拒绝并没有让刘振响过于失落。

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尽管****方面始终没有放弃从美国和法国采购先进战斗机,但歼6、强5、8和歼7等华夏型号也一直存在于他们的装备序列中,并且通过对歼6的大修和改装,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工业。

“不过我来的路上跟他们的领队交流了一下,感觉他们这一次的动作很大,而且不只是准备购买现有的货架产品。”

“那……”

“似乎想通过跟我们的合作,开发一种更适合他们国情的装备,或者是进一步发展自己航空工业水平,但也只是我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