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来自外太空的博弈(2 / 2)

比如各地对于“息壤”的评价。

看来短短半小时的功夫,前线单位已经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了适合自己的新用法。

接下来,就是看最终的效果了。

军队是个大熔炉,最锻炼人的地方。

总指挥抹了一把头上的雨水说道。

然后,接通了。

要不要把第六波洪峰泄出去,成了萦绕在每个人脑子里的一个问题。

在这种时候,又得知下游的浔阳段已经出现溃坝的消息,对于防总指挥中心来说,无疑是能够影响到决策的最后一根稻草。

见到满身湿透的黄林群之后,总指挥的第一句话便开门见山。

要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条件给这么多战士提供专业的潜水设备。

“正在试,那个膨胀袋的效果跟说明书上一样,泡过水之后马上就会变得跟沙袋差不多,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是在外面套两层不透水的塑料袋子,战士带着下去找到需要封堵的位置之后,再把塑料袋拆开。”

“之前连炊事班和后勤科的人都要下水,现在压力小了,我就让他们回去负责本职工作,搞好后勤也是战斗力的保障嘛。”

除了工程机械、直升机和卡车这类常见的救灾急需设备以外,丁高恒和曹刚纯还重点介绍了另外两种东西。

“再把那个袋子给我几个,最多再下去两次,就能完全堵住!”

比如江陵方面就希望能在出厂的时候给每个膨胀袋套上一层防水膜。

“黄团长,新到的装备你们试用过了么?”

“这次救灾,虽然亮点很多,但从反馈上来的情况看,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装备层面上的。”

所以几乎都是全靠身体硬抗。

而他本人随后也跟着这批设备直接来到了大堤附近。

眼尖的总指挥会注意到,几个人拿着水壶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把表现突出人名字记下来,要宣传出去,大力宣传出去!”

总指挥在从京城赶过来之前,专门听取了来自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的汇报。

以及,新型防洪装备的生产工作,必须加急!

……

除此之外,曹刚纯也特地要求总装备部办公厅,把送到他手里的反馈抄送给常浩南一份。

在随后的时间里,前线总指挥部之所以在极其恶劣的通讯条件下,仍然能近乎实时了解到江陵,乃至整个鄂省的防汛动态,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这个高空气球。

很快有人拿来了毛毯和热水。

“走,去看看刚上来的英雄们。”

其中自然也包括浔阳大堤上那堪称惊心动魄的堵口工作。

“多好的战士啊……”

由于没吸水之前的袋子一个人就能带上近十个,反而是在下水之前要进行颇为复杂的二次处理,还要确保密封性,因此现在压力反而来到了留在岸上的人这边。

总指挥点了点头。

远在京城的常浩南自然没有办法也不可能亲临抗洪现场,但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他还是可以在带着孙惠中搞进气道设计的同时,通过电视看到很多抢险救灾的现场画面。

“团长,有效果,有效果!”

由于鄂省的受灾情况更加严重,大部分本地工厂都无法维持稳定的生产,因此供应到这里的防洪装备,有很多都是川陕两地生产的。

好在塔山守备英雄团虽然成名之战是在东北,但建国以后长期驻扎在南部,兵源也普遍来自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水性好的战士数量很多。

光是带着二十几公斤的沙袋潜水这件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几乎不可能做到。

“我们进口的卫星电话,在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搜索不到卫星信号无法接通,要不是那个你和浙省大学联合搞出来的高空飞艇,鄂省那边恐怕要出大问题。”

“再有,我们有不少直升机飞行员反应,他们自购的定位设备受到干扰,有些是失灵,有些虽然能用,但位置和高度误差严重增大,甚至鄂省有一个机组在救人之后因为错误的导航直接迷航,如果不是机上有熟悉情况的当地老乡,差一点就要撞山。”

“这是有人,在利用这个机会给我们上眼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