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航发,从核心机抓起(2 / 2)

“现在有了这么能干的下一代,正好我这把老骨头也有点吃不消了,还是搞一些强度没有那么高的项目吧……”

说完便快步消失在了门外的转角处。

“唉……老阎话是这么说,但是他们那燃气轮机设计室还不是成天通宵亮灯……”

海谊德摇摇头,然后把手中的一个信封和两张单独的纸交给常浩南:

“你的正式任命文件,不过原件但咱们所里得留档,我额外给你影印了一份,拿走留个纪念吧。”

“我估计可见的未来之内,都不会有比你更年轻的型号总师了……”

……

很快,刘永全和另外几名在太行发动机项目中负责子系统设计的主要成员便来到了旁边的那间会议室。

相比于之前涡喷14和歼8那论箱计数的纸质文件档案,涡扇10因为进度本身很慢,加上很多技术资料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因此在架势上倒是显得轻巧很多。

刘永全很快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花费十几分钟时间打开了一系列工程文件。

都是设计图。

但基本全是用画的截面图。

只有最前面的风扇和最后面的喷管部分完成了3建模,不过也还比较粗糙。

毕竟整个太行项目组之前根本没多少人手,也正常。

“也不怕常总您笑话,我们之前确实也出过几个初步的设计方案,但完成度都比较差,这已经是最近开始,而且进度最好的一个了。”

刘永全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把电脑推到常浩南面前:

“更早的那些,我们自己到后面都设计不下去,完全都是废案,这个也是之前从您那偷师过一些东西,又借鉴了不少国外成熟型号之后才搞到的这一步。”

“没关系,我也只是看看。”

常浩南对于这个现状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就连涡喷14在他大改之前都有不少拼凑的痕迹,涡扇10就更别说了。

而他几乎是一打眼就看出来了这一版设计的原型是什么。

“3级风扇、9级压气机、1级高压涡轮、两级低压涡轮……这是以9核心机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吧?”

看到这个设计的时候,常浩南已经基本了解涡扇10当下所处的阶段了——

尽管由于他带来的蝴蝶效应,在一些细节上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设计,但这个版本总体上还是个仿制的110发动机。

也就是15和16的两种动力之一。

刘永全和另外几个人互相对视了几眼:

“常总眼光确实厉害,就是我们从56-3发动机上面借鉴出来的。”

他们在设计的时候本来也没想过要把总体技术来源给藏起来,但常浩南只是看了几秒钟就能精确判断出来,那也着实不太容易。

海谊德本来以为常浩南看到这个方案会比较失望,结果后者又盯着电脑屏幕看了大概十几分钟后,却满意地点了点头:

“能从56出发,设计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这倒不是常浩南安慰另外几个人。

华夏手头又没有现成的110发动机可供参考。

要知道56其实是波音737的动力之一,是个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在总体设计上跟战斗机用的小涵道比涡扇区别还是挺明显的。

所以刘永全等人实际上是从56上反推得到了9核心机,又在后者基础上搞出了这么个极其接近110的设计。

确实很不错了。

“不过。”

在给予高度评价之后,常浩南却又摇摇头,随即话锋一转:

“9核心机,还有110发动机确实都是好东西,但并不适合我们华夏的实际情况。”

至少不适合现在这条时间线上,我重生之后的实际情况——他随后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在上一世,涡扇10最终实现定型装机的版本,还真就是从这个跟110一母同胞的设计方案中衍生出去的。

只不过随着常浩南带给这个世界的变动愈发增大,以及他本身的能力水平(当然也包括系统等级)越来越高,很多事情已经不好直接照抄前世的经验了。

“这……”

刚刚还有点兴奋的刘永全顿时又紧张起来:

“所以这个方案……”

“当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一些细节部分还是可圈可点,甚至能沿用下来的。”

常浩南伸长胳膊,从海谊德旁边的桌面上抽出一沓纸:

“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内容肯定还是要推倒重来,至少,必须搞出一个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核心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