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涡扇10,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2 / 2)

毕竟从涡喷14,到涡扇9,再到如今的涡扇10。

常浩南的动作效率之快,姜甫和几乎是全程看在眼里。

关键是624所作为涡轮院,本就肩负着航空发动机相关技术的预研工作。

结果别人做项目的速度比自己这边做预研都快。

去年这会的时候,姜甫和才刚把由r-79-300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衍生而来的推重比9一级大推从常规型号转为垂直起降型号,以避开涡扇10之锋芒。

结果这才一年功夫,怎么就开始台架测试了?

就算涡扇10实际上是个已经立项过三次的“新”项目,但这也太离谱了吧?

而且,他最怕的事情是——

常浩南研究完涡扇10,会不会一转再去搞垂直起降发动机?

姜甫和现在已经看明白了,眼前这个人一旦进入某个领域,那其他人基本上就没什么机会了。

但总不能下半辈子都躲着常浩南的项目走吧?

一方面,他身为624所的总设计师,虽然承认技不如人,但总也有点尊严在的。

另一方面,正如古人所说。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光靠躲是躲不过的……

他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想着这些事情,一时间竟然有点冷场。

好在旁边的李荣在对此倒是没什么执念,当即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补充了一句:

“而且,还顺便帮我们建设了一套完整的航空发动机测试标准体系。”

“我这个今年才当上院长的老头子,可算是沾到光了……”

一番高情商发言,把刚刚稍微有点尴尬的气氛给补充了回来。

“哪里哪里,都是航空工业系统的同志,没必要分那么细……”

常浩南也感觉到姜甫和的情绪好像有点波动,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纠结这些。

毕竟十号工程的类原型机还等着发动机用呢——

那个放大之后的机体,31可不太能推得动。

“常总,这段时间,我们在科学院计算所的协助下,按照您的要求,提前完成了对101号高空台的升级。”

姜甫和虽然现在感觉很差,但还不至于因为个人感情而耽误正事:

“另外,b0101号原型机也已经在前天被送到我们这,只要您最后确认无误,就可以开始测试了。”

实际上,这也是徐洋会出现在涪城这边的原因。

她本来并没有直接参与太行项目。

但涡扇10因为在设计时就考虑了使用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所以相比老型号,在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上区别很大,再加上对于华夏来说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14吨理论推力,以至于需要对b101高空台进行操控逻辑和台架结构的改进才能完成测试。

至于为什么第一台原型机是叫b0101……

因为涡扇10的基准型号其实是给歼10准备的单发型,也就是常浩南之前在611所讲时候所展示出的性能,反而涡预计装在歼11上面那个,才是衍生出来的减推型号——

经过601所和苏霍伊公司的技术人员计算,发现以目前状态歼11的机体设计,把海平面推力拉高到2*13.2吨之后,进一步提升所带来的的边际收益将会很小。

不如转化成更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尤其对于如今还没怎么玩明白第三代战斗机和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却马上就可能要开始接触三代半飞机和发动机的华夏空军来说。

能多省点心总是好的。

只是由于空军装备命名规则在中途发生变化,才导致基准型叫做涡扇10b,而减推型叫涡扇10。

常浩南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

距离晚饭还早。

“走,我们去高空台那边,看看测试工作的准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