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别想有好结果(2 / 2)

八方:“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您非要我说的话,我觉得少爷的想法没错的,杀人者抵命,就说上一次,那些山匪拿着凶器闯过来,本就是要取我们的性命,不过是武力不如我们这才没有得逞,凭什么要放那些人一条生路呢?

他们提刀闯过来的时候,也不见得想着要给我们留一条生路。

我完全理解少爷的做法,要是我,我也想杀了他们。”

杨正离八方远了些,“按说你们是京城来的,更应该明白朝廷的仁政,但为何你们都是这种想法?

难道朝廷只在京城之外标榜仁政?”

八方仔细回想了一下,“大概不是,我记得皇宫对犯错的侍从也从不处死,最多是罚做苦役。”

“虽然朝廷标榜仁政,可少爷一直跟我说,一味的强调仁政,一再的对罪犯宽容,便是最不仁慈的事。”

杨正今天头一次听见这样的说法。

“最不仁慈?”

“是啊,您想想,那些被人劫杀的人丢了性命,但劫匪却只要被关上十几年,甚至几年就能重得自由。

如此处罚,到底是在对谁仁慈?

我家少爷说过,这是在替丢了命的人大方,是本不应该的大方。”

“你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杨正叹气,“那孟大人有没有说过,朝廷为什么会施行仁政?”

“少爷没说过。”

“是因为人少,你在凉州应该看的更明显,卫将军为人口不足的事想了不少办法。”杨正说,“人少就轻易杀不得。”

“少爷说过,人少是因为世道乱。”八方想起以前孟长青的话,“世道乱,是因为律法不严。”

“照这样说来,是朝廷颠倒了顺序?”

八方赶紧道:“这我可没说,我家少爷也没说,杨大哥不过是一些玩笑话,您可别当真。”

“放心,我一心一意跟随孟大人,绝不会拿孟大人的前途开玩笑,这些话出你的嘴,入我的耳,不会有第三人知道。”

杨正和张园轮流带着人在山下等着,接连等了两天,没看到马立山下来,也没见山上的任何人下来。

“看来他们不敢动。”杨正问,“孟大人,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

“招安。”

杨正看着孟长青,觉得这两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是那么不真实。

“您确定?”杨正看着八方递过来的公文,再想想前两天跟八方在房间里说的那些话,这位孟大人怎么老做他预料之外的事。

“盖了章的公文,不可能是玩笑。”孟长青道:“麻烦张校尉,把这份公文张贴到两座险山脚下。”

杨正这才仔细看纸张上的内容。

简而言之,只要山上的人捆了马立山送下山,官府就会给他们划分土地。

这就不是正经招安的文书。

这个马立山,被孟大人惦记上,别想有好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