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擅攻之才与擅守之将(2 / 2)

袁崇焕算是老成文官,进士之后,先是地方知县从政,蹉跎岁月之后,靠着京察攀附,才从地方调任从兵部主事,又再次怀才不遇,蹉跎时光,直至现在跟随王琦赴辽迎击后金。

前半辈子数十年时光,都是劳形案牍,埋头孤独,故而很明显的,其用兵之法,所言之事,皆是从守御和被动出发,不想要正面和后金接触。

而卢象升则明显不同,出身南直隶江苏卢家,世出将才,高门显宦,又在二十余岁高中进士,正是持才傲物,想要一书胸怀的时候,跟随王琦赴辽,也是为了施展抱负,大丈夫处事,岂能庸碌于案牍之事?

故而,卢象升明显不想要和袁崇焕在这里过多争论了,他只想听听王琦的最终决定。

“大人,”卢象升的目光移到王琦伸手,躬身一拜。

“擅攻之才和擅守之将,并无什么好坏区分,就事论事,看法不同而已,”王琦从圈椅上缓缓起身,走到沙盘前。

厅中诸将皆躬身一拜。

“你们二人说的皆是有道理,袁崇焕擅守,和满桂,赵率教在宁远城稳固后防,卢象升擅攻,可率骑兵数千,在外游弋,牵制袭扰建奴.”王琦伸手将沙盘上的一直红色小旗拿起,而后轻轻插在一处山峦处:“当前,我们的第一目标,据松山堡,杏山堡,以有利地形,俯视大小凌河,退有宁远城为援,进可攻城略地,扼守一处,便控制全局!”

松山堡,杏山堡两处堡垒皆是垒起于山峦高坡之处,向南背靠宁远城,向北俯视辽西平原,算是兵家必争之所。

“趁着当前后金重点经营宁远诸卫所,还没有精力来重兵把守此处,”王琦回过头,看向卢象升:“伱率我部三千骑兵,能否稳稳的将我帅旗扎在这两处镇堡之上?”

“末将必不负大人所托!”卢象升面露喜色,轰然一拜!

正在此时,门外亲卫来报:“大人,经略相公到了!”

这几天熊廷弼已经振作精神,开始着手整理宁远城民政诸事,不再插手军务,同时也经常来拜会王琦如此做派,堂堂经略,看起来是给王琦打下手,若是传回朝堂,必引得同僚所笑。

但是堂中众人此时都好似已经见惯不惯了。

辽东事,还是定远侯做主比较好

不多时,众人散去,王琦在书房之中见到了辽东经略熊廷弼。

“老夫拜谢定远侯!”刚一进门,熊廷弼便是纳头拜下。

“经略大人不必如此,快快请起,”王琦虽然心傲,但是没有必要生生硬接熊廷弼这一拜。

虽然战事溃败,但是总的来说,熊廷弼其人还是有些才干,至少民事之上,确属大才,只要不插手军事,王琦还是愿意与此人共事的。

至少朝堂之上,没有哪一个人比熊廷弼识时务,有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