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左迁陇右(2 / 2)

医女探案 炎晓月如知 1598 字 1个月前

终于杨尚卿要走了,案犯左仁被押入囚车,一起与杨尚卿北上。柳州府内的官员都长吁了一口气,坐在北上马车内的杨尚卿,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嘴角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只是瞬间又恢复严肃的神色。

韩令和与焦震在杨尚卿面前说尽了好话,希望朝廷能对此事有个公正的定论,他们也能有个善终。韩令和与焦震已经有了准备:问责一定是免不了的。

但事情总喜欢出乎人的意料。经过漫长的等待后,韩令和与焦震终于等来了京中的圣旨。焦震破案有功,着即左迁陇右府提刑使,提点陇州、凉州、沙洲、肃州以西各路刑狱,从五品上的官职。

刺史韩令和治下不严,引发民变,原应被问责,但因力挽狂澜,未酿成大错,小惩大戒,罚俸三年。

对于刺史韩令和而言,作为一州最高行政长官,辖区内发生民变,谁摊上都会丢官罢职,如今罚俸三年,并未有其他惩戒,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焦震就不一样了。当焦震接到左迁的圣旨后,他一时发懵,甚至忘了谢恩。虽说是升迁,但左迁和右迁意义并不相同。大宸有个不成文的习惯,以右为尊,右迁才是真正的升迁,左迁实则明升暗降。

谁都知道陇右地区处大宸西北界,大漠无边,民风彪悍,怪案件频发,五年内已有三任提刑使暴毙,以至于传言纷纷,诸多官员皆对陇右避之不及。陇右府下辖四州十八县,算得上幅员辽阔。但如今的陇右府,在官员之中,已经算得上谈虎色变。距上一任提刑使暴毙已有一年之久,吏部从候补官员中选合适人员前往,竟无一人愿意前往,无不用各种借口推脱,甚至不惜放弃候补资格。

朝中派重臣前往陇右调查,皆无功而返。朝中人心惶惶,皆曰陇右不详。当宸元帝得知焦震破获了钱庄失窃案之后,原本应被问责的焦震,就进入了元帝的视线。宸元帝当即大笔一挥,着吏部拟旨,补了陇右提刑使的空缺。

捧着左迁的圣旨,焦震心中五味杂陈。他派人将荆子言找来,正色恳求道:“师爷,在下恳求师爷与老夫一同前去陇右任职,保在下一条性命。”说完便躬身行了大礼。

荆子言一惊。他不涉朝堂,自然不知道朝中之事。焦震将陇右的现状大致给他讲了一遍,荆子言顿时领会:“大人这是明升暗降?”

焦震无奈的点点头。“如今陇右五年有三任提刑使暴毙,我此番前往,无异于刀头舐血啊。”

让荆子言吃惊的是,陇右的吏治如此浑噩。“朝廷就没派人去查?”荆子言不解的问道。

“查了,怎么没派人查,朝廷派去查案的人官职一次比一次高,可皆无功而返。”焦震叹气道。

荆子言心中无限放大的疑惑驱使他要查清事情的始末。他下定决心:“大人,小人愿同大人一起前往陇右赴任。”

按照旨意,焦震圣旨到达之日启程前往陇右。

但荆子言想到家眷,略感为难:“不过大人我家中尚有家眷,还容小人将家眷安顿妥当。”焦震急忙说道:“师爷,你且放心回宅里安顿家眷,随后先随我去赴任,等安顿妥当,再把家眷接过去。”

事出紧急,也只能如此。回到荆宅,荆子言将消息告知柴若雪,他想先将柴若雪留在柳州,幼惜留在打理生意,同时照顾柴若雪,等安顿妥当再将柴若雪接到身边。因为身体原因,他身边离不开柳静颐,破案也需要柳静颐的帮助,

临回宅前,焦震还特意嘱咐,要把柳大夫带上。至于柳静颐的知子药炉,事出紧急,荆子言安排幼惜将药炉并入宣和药堂。

安顿好家眷,荆子言带上寒彻和墨雨,柳静颐带着紫苏,与焦震一同前往陇右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