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疏不间亲(2 / 2)

鹅的三国 中更 1993 字 1个月前

“恐无功被河北英杰看轻。”

待仆从收拾桌案碗碟后,袁尚才问:“孙谦又说了什么?”

黑熊停步,侧身面对沮鹄,彼此脸上都没什么情绪:“最了解自己的永远是敌人,曹操征集名医控制在陈留,已经能说明事之轻重。我与公子终究初见,疏不间亲是古之至理。奈何时机宝贵,就恐放纵。”

真没什么好怕的,道兵吕布已经证明了战斗力。

袁尚敢席间翻脸,他就敢劫持袁尚!

袁涣闭上眼睛,呼吸都有些紧蹙。

“是尚唐突了,天子左右岂可缺忠良之士?”

“我听闻曹孟德与大将军少年相交,有手足情谊。过许都时,听说许都名医多调入陈留,传言说是陈留大军滋生时疫。我不知时疫真假,只知中原名医多拘束在陈留一带,难以渡河至河北。”

袁尚认真打量黑熊,嘴角含笑只是有些不满黑熊的身高,不及六尺,但也胜在年幼。

黑熊紧接着说:“守住河北三年,则曹操非敌手也。以公子年岁,若能立稳,以曹操之年老,天下唾手可得。”

两人站在廊下,牵招就问:“这人如何?”

片刻,袁尚开口:“卿之胆大,尚平生少见也。”

不是这个授权的问题,而是今年开春以来河北降雨寡少,禾苗已有干枯之状。

以河北现在的人口,人口稀疏的县邑能野外求食,麻烦的是人口密集的邺城……城外青草都会被吃光。

原因很简单,就是机敏,长的好看。

黑熊也打量袁尚,这人二十三四岁,几乎是他在这世界见过最俊朗的人,身形近有八尺,腰背宽阔魁梧有力。

沮鹄思索着回答:“不妨使孙谦招募流亡积蓄部曲,如此可观成色,再拟任用不迟。”

袁涣只是温和笑笑,侧身看袁尚:“此儿不亚江东猛虎,恭贺明公。”

黑熊这边请辞,沮鹄起身相送。

孙策死后,江东大姓支持孙权,才是孙静、孙暠父子直接放弃的关键因素。

“袁谭麾下不缺锐士,你如何自保?”

袁尚说着端杯仰头浅饮,又去看黑熊:“卿不远万里来投,可有教我之术?”

“就看公子如何抉择。”

“言之过早。”

见此,袁尚心中略安定,安排高藩送袁涣去后宅休息。

黑熊看着沮鹄说罢又扭头看袁尚:“曹氏起家多赖袁氏扶持救助,未来若是曹氏独大,必灭袁氏。原因无他,生怕后世人知其发家经历。我途径许都时听闻一事,可知曹氏有灭明公宗族之心。”

袁尚对袁涣展臂:“久逢中原故人,还请快快入席,为我讲述中原之事。”

“那可愿留在河北?”

“自孙文台、孙伯符以来,孙氏男子多统御部曲,善战者比比皆是。”

旱灾几乎已经注定,准许孙谦招募流亡、贫民百姓为部曲,那孙谦也没粮食供养。

“仲谋刻薄,我父兄与他有夺位之仇,我又素来不喜仲谋阴翳秉性,这才伺机出逃,以求在别处扬名立世,做一番事业。”

郡守高藩也对黑熊展臂邀请,一行人袁尚在前,步入大厅宴席。

袁涣不答话,已经能代表他的态度。

“再无什么,只是仆觉得他一句话说的有些道理。他说河南之众有局外旁观之明。曹操扣留名医,可见一斑。”

沮鹄反问,见牵招沉默,也就拱拱手辞别,错身而过进入大厅。

“第二件事,豫章孙伯阳之女与曹氏子曹彰订亲,孙伯阳胞弟孙国仪以仲谋柔弱,故内通曹氏,信使为仲谋截获。我离江东时,仲谋幽禁孙国仪,无人知晓孙国仪是生是死。如今夺孙国仪部曲,尽诛其羽翼近臣。”

沮鹄说罢送黑熊出大门,目送一班甲士护送牛车离去。

“年十五。”

沮鹄入内时,就见袁尚与袁涣起身,袁尚脸上没有什么情绪:“我家中事惹的江东人都看不下去了,可见已不能拖延。”

“休要小觑我左右,若无这点本事,我焉能至此?你我欲做一番事业,岂可瞻前顾后?”

“孙谦说只有敌人最为了解自己,如今曹孟德征集名医于陈留,总不可能念及大将军旧情,特征集名医送到河北来吧?”

黑熊说着拱手:“若河北不如意,我将往荆州去投刘景升、刘玄德。”

不能野战拦截,那曹操会将河北祸害、重创,这可比旱灾的杀伤猛烈多了。

一旦储备粮不足,那曹操就扑了过来;没有储备粮,那河北就不可能集合军队野战拦截。

这一世的父母、祖父还有早亡的叔父们,也是明显更喜爱自己。

说罢黑熊起身对袁尚拱手:“我到河北来诚心是想做一番功业,也愿意追随明公。只是如此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明公若迟疑,那某只好寄居河北做个客将,待机再走。”

袁尚闻言露出笑容:“愿闻其详。”

袁尚有些不高兴,但黑熊的言论对他很有帮助,就说:“卿但说无妨。”

想了又想,袁尚说:“他出身江东,随行部曲善舟船渔猎。不若使他立屯黄泽,捕鱼为生。至于铠甲器械,稍后我自会调拨补充。”

“是,仆稍后就去见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