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绝境之计(2 / 2)

鹅的三国 中更 2192 字 1个月前

返乡的原因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是被战争阴影驱赶回去的。

许都朝廷宣传中的关中、司隶校尉钟繇,目前只是徒有其表!

现在的钟繇,依旧空有朝廷大义。

哪怕治下郡县有在籍人口,也不敢加征、加派。

他在努力维持一种太平的气氛,否则这些在籍人口转身投靠附近的各路豪帅。

失去在籍人口,他将彻底失去制衡、调解各路豪帅的筹码。

他不能处理关中问题,反而导致关中成长出来一个大帅,那他还有什么资格混迹朝堂?

建安五年的官渡战役,对关中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的钟繇,连重新整理长安城的影响力、人力都没有。

虽然他能委派关中郡县的官员,可这些官员跟他一样,征不来额外的税,也不敢强征人力。

平日生活苦巴巴的人,又怎么可能有打仗的本钱?

而现在,弘农人其实也在观望。

如果马腾在河东挡不住袁军,弘农人极有可能喜迎河北委任的新郡守。

出于礼貌和敬重,可能会礼送钟繇出境。

毕竟,弘农杨氏与曹操方面的仇可不小。

建安初年,杨彪设计要在百官宴席上逼迫曹操夺权,曹操察觉杨彪脸色不好,到台阶前了,当场拒绝入席,转身就走。

后借袁术称帝之故,曹操要杨彪婚姻一事弄死杨彪;孔融去找曹操当场警告,敢弄杨彪,他就带头辞官回乡。

孔融代表的可不仅仅是自己人一个人,而是很多汉室老臣。

敢拒绝,就让你的许都朝廷彻底沦为草台班子!

曹操无奈,只能借故罢免杨彪。

建安四年,随着袁术败亡,曹操与杨氏暂时和解。

那年征杨彪入朝担任太常,而钟繇这里也突然发现治下有一位贤才,于是举杨彪的儿子、二十五岁的杨修为孝廉。

曹操也征辟杨修为司空府主簿,彼此目前关系和睦。

似乎当年孔融白得罪了曹操?

怎么会?

杨家到底想不想报复,钟繇不清楚;但他敢肯定,目前杨家缺乏报复的机会和实力。

如果袁家或者刘备,乃至是白鹅贼打过来。

杨家不介意弄死他。

他是杨修的举主,杨修是他的门生……可杨家需要他钟繇提携杨修?

弘农杨氏未来的家主,西州士人未来的领袖,不应该被举主限制。

他钟繇这位持节司隶校尉死了,杨家才能发挥作用,为朝廷稳固西州。

综合前后各种因素,钟繇的形势很是危急。

这也是曹操早早拜马腾为开府征北将军的原因,关中落在马腾手里,好过落在袁家、刘备手里。

此刻,钟繇的大心脏开始跳动,以抵抗各种压力。

此前,曹操方面即便知道白鹅贼要走武关道配合袁谭,也不会当回事。

可博望坡一战,以及刚发生的襄阳之战,都已经证明白鹅贼拥有合兵结阵打野战的实力。

这说明白鹅贼绝对不是什么流民、灾民作乱,里面有成熟的军吏团队。

所以目前钟繇,面对实力暴涨的白鹅贼与刘备,根本没有所谓的预案。

只有一颗大心脏噗通噗通跳动。

钟繇可不能慌,也没必要慌,就问外甥郭援:“河北兵马几时犯境?”

“最迟十月,袁谭要集合南匈奴、乌桓部族,诸胡九月底部众集合入山过冬。在此之前,袁谭若发兵,也担忧诸胡作乱袭扰其后。”

要抢就一起去抢河东,袁军的作战方案很简单。

自白波贼投降后,河东这些年保持着平静,堪称乱世小净土。

家里坛坛罐罐很多的情况下,河东人也就没有了为朝廷尽忠效死的觉悟。

故而不能指望河东郡主动抵御袁军。

河东郡守王邑兼职镇北将军这么多年了,从没向外扩张过一县之地。

从这也就知道这位王邑是个什么心态,相当于一个小型的镇南将军刘表。

这种情况下,马腾挡不住袁军,王邑弃郡而走,河东郡投降袁军实属正常。

这不是王邑个人的选择,是河东士民的选择。

难道请马腾分兵来守武关道?

这个想法在钟繇脑海里打转转,就问杜袭:“白鹅贼具体有多少兵马?”

“若并商雒二县,待其出蓝田山谷时,约有五六千之众,能战之精锐,也就不过两千之数。”

杜袭说完,小心询问:“可要遣人出使征西将军处?”

假节、开府征西将军韩遂,与马腾一前一后升官。

如果形势恶化,许都朝廷还会进一步给他们升官,例如凉州牧和雍州牧。

钟繇摇头:“不妥,韩遂若发兵渭南,则马腾不安。就这样吧,待我书信一封,你与新丰令张既一起去游说马腾,请他分兵三千守御白鹿原。”

郭援在边上提议:“舅父,何不发檄文于凉州,广邀豪杰、诸部大人率义兵以勤王事?”

杜袭侧头去看郭援,很是狐疑,难道不怕当场逼反关中吏民?

真当凉州汉胡豪强再一次联军来关中,只会单纯的被官职打发?

郭援紧接着说:“只是如此议论,这样关中诸将不安,自会请命抗击武关道之入寇贼众。”

关中诸将没有对抗凉州汉胡联军的勇气,抵御白鹅贼的胆魄还是有的。

钟繇缓缓点头,不想郭援继续说:“凉州之义兵还是要请的,不管他们占据关中,还是被马腾、韩遂兼并,必能大损关中,使之对关东无害。即便来日为袁氏所得,也是一片白地。”

书房内就他们三个颍川人,一时之间静悄悄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