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黄巢居士(2 / 2)

鹅的三国 中更 1978 字 1个月前

韩琦有些不好意思:“以臣看来,若是能与河东协商食盐之事后,再运些粮食,实乃微末小事。如此河东乏粮,也无力向外兴兵,可保河东士民之安宁。”

甄宓听了只觉得少,皱着眉梢,她伺候刘氏时,也旁听过袁氏家族的闲聊。

黑熊说着起身,对暗暗克制兴奋情绪的甄宓笑了笑,甄宓也起身快步取来黑熊今日披戴的鹿皮大衣。

黑熊随即露出笑容,扫平关中群帅后,各处男女精气神都有一种升华。

刚坐下,甄宓的女卫两两一组就端来陶火盆,放在偏厅角落,以驱散寒气。

这些女卫离去,黑熊就感觉背后阵阵暖意烘托。

“我在偏厅见他,煮一份姜茶送来。”

大概再过两个月,此前关中积蓄在民间的食盐就会紧张。

韩琦端着一盘竹简也被女卫引着,进入偏厅绕过屏风:“臣左辅都尉韩琦,拜见将军。”

长安与临晋之间驰道相连,不到三百里路。

“嗯,我饮你这菊花酒时,恰好有灵光闪过,取纸来。”

一个月内,必须拿到河东运输来的食盐。

黑熊折叠这页泛黄的竹纸,又在下一页上书写三个字:青华卫。

太平盛世时不分士民都有饮用菊花酒辟邪的仪式、习俗,但乱世以来,也就士人、官员们还保持这样的习俗,以缅怀记忆中的太平时节。

甄宓望着这种新题材的诗,再看看黑熊的发自内心微笑的侧脸,一时之间仿佛置身无数菊花、金黄甲士簇拥之下。

这场战争跟关中的不一样,他在关中,是孤身一人。

“去了将军府,派人来传韩琦。”

仙术只能促使青州兵倒戈,而一脉相承,才是黑熊与青州兵彼此信赖的关键。

缴获的诸将府库,不缺粮食和各种奇奇怪怪的器皿,布帛却相对较少。

现在骑术越发娴熟,沿途治安也是大好,所以体力、精力消耗都小。

每隔两三天,黑熊都会从长安返回。

铜器融了铸造成五铢钱买粮食布帛划算,还是直接拿各种铜器去换粮食、布帛?

黑熊也摸不准荆州人目前的真实想法,只能先举办一个‘展览会’拿各种铜器、马匹进行交易。

“我来找你有两件事情,第一是与河东食盐有关。军中食盐储量充足,我所虑的是民间。所以我希望你搜集各类硬木,由驻军打造车辆、舟船,以便来日进攻河东,夺取食盐。”

甄宓快步去书房端来一盘竹纸,上面还有个小砚台。

“郎君是要改青州兵为青华卫?”

县府隔壁不远处摘掉牌匾的将军府邸。

而走洛水、渭水漕运,需要两天时间。

尤其是这场战争后,黑熊变化更大,坐在那里吃饭时,周围亲近仆从都不敢言语。

这种战争,从来不缺支持。

“这……”

黑熊眨眨眼,又说:“上林苑区域内,你择地开垦。如今各方钱币恶劣难以通行,曹操已在兖豫二州施行户调,想必很快就能推广到青徐二州。你抓纺织生产,这布币大权才不会落在外人手里。”

“有,大约九月底,青州兵全员忏悔、剃发完毕。按着我与郭泰的约定,要重编青州兵,赐予新番号。”

“无碍。”

“这个不重要,他们将粮食运到南乡,我们的人负责运到关中。途中消耗,也是我们的人吃掉,算不得损耗。”

对黑熊来说,长安入夜执行宵禁后他出发,大约一个时辰就能抵达临晋。

所以黑熊的记忆里,家人之间就没有饮用什么菊花酒的习俗。

“我会盯着伱,你用心做就行了,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我在想如果青帝转世为人,应该会叫什么名字。”

不止是虎牙军,各县普通百姓都是一样的。

“布帛永远都不够。”

黑熊见韩琦有些不舍黄金,抵触与荆州的贸易,就说:“关中需要荆州,荆州也需要关中。这样的盟好,才是互利互信的同盟。”

“等回长安后,你寻访工匠,以及擅长纺织的女工。我希望你亲来负责明年桑麻、棉花种植,还有纺织生产。需要什么,你自己想办法。”

甄宓见他沉眉思索,就笑问:“郎君又在想什么?可是思虑河东食盐?”

这让黑熊不由想起了香水,他是真的不怎么懂化学,但也知道酒精的效果很活泼。

柔顺的皮衣披在肩上,黑熊脚踩屐履出了这处小庭院去另一处庭院的偏厅去见韩琦。

“是。”

压在每个人头顶的阴云仿佛被一剑斩破,秋雨季节结束后,所有人都在享受冬日前的温暖阳光。

“嗯,今后他们是我的宿卫亲军。”

“你说的有些理,可荆州才是我唯一的盟友,以后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这个食盐拖的越久,那关中就越被动。

甄宓伺候黑熊用餐,还端来一小瓶新酿好的菊花酒。

“郎君是想新番号?”

“五万匹呀?”

黑熊见女卫端来姜茶,就说:“夜里寒了,喝些姜茶暖暖身子就回去做起运准备。过几日我会调一支船队来洛水,协助转运。”

“是,臣领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