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太子谋反(1 / 2)

第60章太子谋反

傍晚,昏黄的光线有气无力地洒落,那样的宁静,让紫禁城像一座陈朽的坟墓。

王宜修悄声走到礼佛殿外,即便到了这时,里头诵经的声音还是络绎不绝。

沧海不解地望着自家主子,问道:“娘娘,师父们都在为小皇子满月祈福,即便有他在,可——陛下厌弃他们母子,您贵为国母,又何必亲自再来瞧呢?”

王宜修微微一叹,眯了眯凤眼,似嘲似笑。

“本宫只是在想,同样都是陛下的儿子,一个自小被厌弃送至寺庙不能认父,一个却千尊万贵,满月的时候还要前者亲自来为他祈福,呵呵!”

不觉越说越觉得可悲可笑,竟然直接笑了起来,那样的笑声里却有感慨与庆幸。

庆幸自己已经逃脱了前世命运吧。

沧海心疼道:“娘娘是想到了从前。”

“是啊,”王宜修的眼神忽然又变得冷酷了起来,“这样的孩子,如果一辈子不进宫也就算了,可他今日进了宫,见到了宫内人,你说他的心里会不会有恨、不甘心呢?”

沧海远远瞧了一眼大内那个渺小的身影,不确定道:“自小礼佛,想来住持会好好教导他的。”

王宜修无声嗤笑摇头:“这谁又能知道呢。不过——他不得陛下的宠爱便罢了,又是娼妓之子,跟着住持修行也是陛下有意叫他洗脱罪孽吧。”

沧海笑笑:“五皇子还只是八岁的娃娃罢了,咱们大皇子已经十七岁了,三皇子也十三岁,娘娘根基稳固。”

王宜修垂眸,想了想,又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风声鹤唳了,站了半晌,最终还是转了身。

“罢了,本宫多虑了。”

“阿弥陀佛——”

长长而繁重的佛号络绎不绝地传出殿外,而殿外终于是空荡荡的斜阳光辉,再无旁的。

大殿中央蒲团上的小人,睁开了狭长的眼眸,极淡漠没有情绪。

他抬头看一看佛祖,周围的同门都闭着眼睛虔诚地念着经文,瞧瞧看光滑的佛家棱镜,此前投射出大殿之外华服的女人,已经消失不见。

阿弥陀佛。

他心里默默念了一声,又无波澜地继续闭上了眼睛,让自己稚嫩的声线淹没于众人。

迦南寺的大师在宫中待了七七四十九日后方才离开,没有一丝波澜。

只有送给刘美人的那几棵金桂到了秋季开得极好,往往人还没有走到临仙宫,只在苏修媛的蓬莱宫便觉得香气扑鼻。

刘美人为此特意抱了八皇子来凤阳宫找王宜修谢恩,王宜修其实也懒得多与这些年轻的嫔妃耍心机,便乐呵呵地应付了便罢了。

到了冬日里的时候,太后的病便忽然一下变得厉害了起来,王宜修与陛下便叮嘱了司药局要仔细地照顾。

终于熬过了一个冬天,再到春天的时候,太后的病便有了很大的起色,终日不出门的人都有力气赏春景,参加宴席了。

王宜修从来没有一日忘记过从前这位太后好姑母是如何对待自己的。

于是,春和日丽的日子里,忽然便有人告诉了太后说,潜心读书的忠义王六王爷病倒了。

太后听了久久没有说话,似乎是一口气堵在了胸口上不来,直接栽倒在了床榻之上。

太后羁縻于床榻,落下了清泪:“她们,她,他,是不会放过我的孩儿了!”

福枝只能背着太后黯然神伤,默默叹息,新皇登基已经两年了,从前她们作下的恶果,陛下和皇后怎么肯轻易放过?

陛下见太后身体不好,大有撑不住的样子,便与王宜修商量了大皇子玉宸和雪英公主的婚期。

最终定下了大皇子三月大婚,雪英公主四月下嫁。

三月里的一个吉日,陛下与王宜修携手见证了长子的大婚,十八岁的皇长子潇洒倜傥,穿着一身的红裳,实在算得上“玉人”一词。

这日王公、贵胄,十四岁的玉凌相貌便很伶俐,十足的聪明相,虽然没有一丝的女相,但眉目也肖似皇后,更也足有了其长兄少年时的风范。

六岁的玉博跟在三哥身旁,望着盛大的婚宴,到处红彤彤的一片,不禁十分感慨。

“三哥,等到你大婚的时候,会不会也是这样的情形呢?”

三皇子自幼与长兄关系最好,其次便是这个陆德妃生的六弟,今日他也很欢喜,不过却也有些惆怅。

“谁知道呢,大哥是父皇和母后最忠实的孩子,自小样样都比你我兄弟出彩,母后更是疼爱长兄,十四岁的时候就忙着给他物色王妃了,我啊,恐怕还早呢,母后还没想到我呢。”

“三哥真是想多了,你们都是母后的儿子,更是是皇后的儿子,大哥成家立业了,母后不就是最疼爱你的嘛。”

六皇子不以为意地笑笑,他是陆德妃的独子,只有一个姐姐,自然不会明白被兄长压过风头的感觉。

三皇子耸了耸肩,故作轻松道:“也是,母后又不是太后,我是大哥的亲弟弟,怎么会那么偏心呢?”

六皇子忽然停了笑,咂吧嘴道:“不过三哥你有句话说的对,我们兄弟谁也比不过大哥,父皇大概也是要立大哥为太子的。”

三皇子捡起地上的石子,一下又丢得老远,感慨道:“父皇都登基第三年了,大抵就是等大哥成婚才立东宫吧。”

“谁说不是呢。”

四月里,待雪英公主出嫁后,太后的病因为天热反而越发地不好,陛下问了御医,都说是心病,郁结不开所致的。

陛下没有多说什么,忽然在五月初的时候,昭告天下,册立大皇子宁昭王为太子,举国同庆,国本册立。

这算是叫王宜修心里最后一块大石头都落了下来,与陛下商议了一番,二人都觉得应当挑个适当的时候,放太子历练历练。

然而又考虑到太子刚刚成婚不久,王宜修和陛下又不是什么不识趣的人,这事便也暂且搁置了下来。

终于熬到了六月,太后崩逝,陛下与王宜修以及后妃、皇子皇女们不免又忙碌了起来,前前后后一个多月,一直到了七月才消停。

就在众人以为终于消停了,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的时候,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又骤然发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唯独没有超出王宜修的预测。

太后的亲子,六王爷亦伤心过度,亡故了。

六王爷年初的病因与他的死因,于陛下与王宜修这对夫妻之间心照不宣,都相互装作不知,永远成为了宫闱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