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岁月之刀(2 / 2)

走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只能算走了一半。

这句古老的话用在希望号也依然不过时。

&;=&;&;&;希望号上的人类与这种古老文化的关系是一脉相承,所以希望号上的领导层对这最后一段路的艰难险阻知之甚深。当然也有相应对策,那就是越往后,安排的轮值人员越多。

作为最高领袖的岳渊也在飞船进入到减速阶段之前一年,从最后一次冬眠中醒了过来。

从减速阶段,到希望号抵达目的地,岳渊都不会再去冬眠了,他将一直坐镇指挥中心,随着希望号一起,走完这最后一段路。

岳渊醒来之后适应了一个多月,然后又同此时的轮值人员一起对希望号进入减速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数个月的准备。

如此之后,希望号预设的减速时间点终于来临。

这一天,岳渊向往常一样来到控制中心,然后等了等时间跳到计算好的时刻,便直接宣布道:“开始吧!”

“希望号,转向发动机准备就绪,倒计时三十秒,30、29、28”

“希望号,副推进器准备就绪,推进器矢量喷口参数正常,数据已接入专项发动机控制系统,协同联动系统已完成对接,辅助转向已就绪”

“陀螺仪工作正常,外景摄像头已打开,遥测雷达已打开信号正常,正在接入主屏幕”

“轮机组报告:一号主推进器自检完毕、二号主推进器自检完毕、三号主推进器自检完毕,故障点7,已排除7,点火程序已就绪”

随着各个岗位上工作人员的声音响起,希望号终于正是进入减速阶段。

位于希望号头尾两端的转向发动机开机,矢量喷口在智能‘天河之光’的辅助控制下,开始向各个预设方向喷出火舌,处于联动控制状态的副推进器也加入了这一过程。

希望号缓缓改变它的姿态。

原本的尾部慢慢向前旋转,头部则向后旋转。

当然了,由于现在整片空间就希望号一个实物,如果仅仅以上帝视角从外部看希望号的话,压根不知道它是不是在转动,因为没有参照物。

而且由于掉头转动得非常慢,飞船又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所以在飞船上的人员也几乎感觉不到飞船在掉头。

不过开飞船靠的不是感觉也不是用肉眼看。

通过陀螺仪等仪器设备和脉冲星定位法,工作人员从设备反馈上就能知道飞船每一秒转过的度数。

而这些数据经过人智能处理之后,现在被切换成直观的图像输出,这让许多看不到参数的行政人员也能直观的从大屏幕上看明白飞船的实时状态。

岳渊现在也正盯着大屏幕上动画展示。

十五分钟后,希望号完成了转向。

下一刻,处于飞船上的人们便猛然感觉到了一阵晃动,紧接着便是一阵轻微的推背感从座位上传来。

感谢暖宋妍、惡殤,的打赏。还有大家的人气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