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科技倒退(2 / 2)

“人力、物力、资源开采、勘探等具体问题你们各部门自己回去开小会想办法。”岳渊打断了会议上你来我往的对话,他说道:“本次会议主要确定大方向问题,关于这方面,你们有什么见解可畅所欲言。”

岳渊话音刚落,早就准备好发言的甘德便第一个开口,作为天文学家,他需要将目前人类所处的宇宙环境介绍给众人知道,他说:“根据最新观测数据以及我们木卫四的流浪方向判断,未来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是范马南星、、9066恒星系统,但遗憾的是,我们木卫四不会穿过它们任何一个系统。

&;=&;&;&;退一万步讲,即便我们木卫四未来会遇到恒星系,我们也等不到那个时候,毕竟以目前木卫四的速度飞出原本太阳系范围都需要三十年。

也就是说,木卫四只能是我们短期的栖息地,我们人类想要活下去,还得在木卫四的能源、资源被消耗完毕之前,离开它,找到新的恒星系。”

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最近的恒星距离我们多远?”

“目前是巴纳德星,距离我们6光年,沃尔夫359其次,距离我们7.7光年,不过在未来,它们都将渐渐远离我们而去。”甘德资料都不用看,便直接说道。

“未来?”一位参会代表迟疑了一小会,接着说道:“我们可以不用等那么久,只要我们的工业都恢复了,我们可以建设一艘或几艘星际大船直接离开木卫四,我想以我们的技术跨越六七光年的距离应该不成问题吧.”

力学博士郁南风接过话头回答道:“以我们目前成熟的核裂变推进器,有足够燃料持续加速,最高能达到1%光速。”

“足够了,别忘了我们有冬眠仓。算它距离八光年,我们八百年就到了。”那位代表简单的算了一下。

郁南风摇摇头:“可我们现在仍然处于恒星气体云中,我们没法将飞船加速1%光速,且在这样的环境下航行,飞船会受到阻力而慢慢减速,以至我们很可能会在半路上耗尽燃料”

多带点燃料呢?

多带燃料的话,飞船总质量也会上升,将飞船加速到1%也会消耗更多燃料。

如果不是处于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星云中,1%光速的航速加冬眠仓或许可以睡到目的地,但现在却不行。

“可控核聚变呢,我来木卫四之前就听说,这东西好像快成功了,好像就差什么拼图来着?”另一人问道。

“常温超导。”材料学博士许真义回答道。

“对对对,不是说这玩意再搞个几年就可以搞不出了么?”那人一脸喜色,仿佛看到了希望。

“哎”许真义苦涩道:“那是在地球,而非木卫四.”

“什么意思?”

没有人回答他,因为除了少数人之外,所有人都沉默了。

许真义说得很明白了,那是在地球,而非木卫四。也就是说快要成功搞出可控核聚变的是以前的地球,木卫四从来都没有这个项目。

随着地球的毁灭,所有关于可控核聚变的核心资料、核心设备全都烟消云散了。

木卫四虽然号称是各种设备最齐全的太空基地,但也不可能拥有可控核聚变实验室,甚至核心技术资料都没有。

可以说,本以为还十分遥远的技术倒退,已经实实在在发生在幸存的人类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