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太空船坞(2 / 2)

说是太空船坞核心,其实它本质上是一个大型空间站,只不过正常的空间站功能比较齐全,而船坞核心则侧重点在工业建造,但两者都是一座大型太空建筑。

忙碌了两年多,太空船坞的样子终于显露在人们眼中。

&;=&;&;&;它是由一个差不多天宫空间站大小的核心加上从核心向上下左右延伸的型导轨和工作长廊组成。

看起来就像一块芯片长出长长的脚。

船坞核心两端延伸的导轨和工作长廊最长,前后加起来有一千八百多米。

在往后的造船工程中,从地面发送上来的构建将首先会在船坞核心的各个厂房里边进行再次加工,然后再通过导轨输送至末端的工作平台上。

然后在那里,进行飞船建造的第一个步骤——架设龙骨。

工程师们则从工作长廊去到工作平台进行作业。

因为建造的是一艘大圆柱型飞船,所以这里的架设龙骨,就变成了组装一条电磁中轴轴承。

在激光定位帮助下,这条成品直径超过两百米的中轴轴承将在这里完成它核心部分的组装。之后,太空船坞便将从这条中轴线开始,一点点的打造那艘计划中的大圆柱飞船。

因为是一座赶工完成的比较简陋的太空船坞,所以它并不能像完整船坞那样一动不动的在那里从头到尾把飞船建好。

在完成一部飞船的一部分之后,这个只有一半的太空船坞将在推进器的帮助下,绕着飞船中轴线慢慢改变位置到尚未动工的区域。

可以说,它是一个移动式太空船坞。

等它环绕中轴转一圈,飞船就建好了。

为了尽快开始飞船建造,设计师们搞出了这么一个太空船坞设计方案。

虽说是赶工之作,但却十分符合目前人类面临的状况——人少。

说实在,真要搞一个完整船坞,人类还真不一定有足够的人去填满太空船坞的工作岗位。

就目前在这个只有一半的太空船坞上的工作人员和工程师,便以有八千人之多,差不多是整个基地人类的十分之一了。

两年半时间,人类从无到有,在木卫四同步轨道上把太空船坞建造出来了。

科技的力量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但岳渊包括知道核裂变矿产储量的人却依旧忧心忡忡。

今天,刚刚查阅完太空船坞建造报告的岳渊又往外星飞船残骸里边跑了。倒不是发现了什么重大秘密,而是在五分钟前,挖掘小组打来报告,说是发现了疑似外星人遗骸的痕迹。

看来是在挖掘清理外星飞船驾驶室的时候发现的。

这种事要是放在灾前,确实是一件足以轰动人类的大事,但现在嘛.也就算个插曲。

岳渊过去看,其实也不过是出于对外星生命的好奇,反正让他分析遗骸他也不会,看热闹了属于是。

外星飞船驾驶室通往船身空间的大门已经被打开,原先充满土层的驾驶室已经被清理出来,岳渊到场的时候还看到一座类似座椅的东西。

为什么说类似,因为那玩意看起来像个酒杯,而不是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