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再入困境(2 / 2)

以至于两年过去,驾驶室都没清理完毕。

&;=&;&;&;而且,岳渊对外星飞船根本不报什么希望,主要原因是这飞船实在太破了,里里外外都是土层不说,清理出来还发现许多地方都已经生锈了,完全没有高级文明造物的不朽模样。

所以早在灾难发生之前,知晓飞船存在的都已经知道这艘破飞船不可能再飞了,要不是想挖出来研究它的各种构成材料,估计卖废铁都没人收。

当然,最终情况如何还得把它的头尾全部清理完毕才确定。

岳渊估摸着,再过个一年半载应该能全部完成。

接下来,岳渊又跟两位科学家讨论了半天,但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最后岳渊只能叫他们先回去。

情有可原,毕竟两人一个是天文学家,一个是材料学家,这种涉及到方案策略的,他们未必其他部门领导在行。

这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信息掌握差异的问题。

岳渊很清楚,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他便着急了各部门召开了多次紧急会议。然后各学科科学家、专家等专业人士旁听,给想出的方案提供各种专业知识参考。

这样的开会方式很有效。

比如有人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但有时候他并不知道这个办法所用到的或者涉及到的东西是否能搞出来,这就要各领域专家来参与评估了。

就好似要渡江,然后有人想出了建造竹筏办法,但他根本不知道制造竹筏所需要的技术,比如选用什么竹子、竹子是否要晒干、如何将竹子捆绑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懂竹筏的专家来回答了。

在一次次紧急会议、技术研讨会之中,也有不少人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但无一例外都没法实现,或者只是看似可以而已。

就比如,有人提出为了节省能源,把核电站发电量往下降一降,只保留必要设施用电以节约核燃料。

然后像普通用电、照明用电、取暖用电等等这些全部都用燃油代替,人类上个世纪就掌握了用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技术。

这个办法看似可行,然而提出办法的人没有意识到,制作汽油只不过是一种能量转化,并非是从大自然直接抽出来分离的原油,支持这个过程发生所需要的根本能源还是得从核电站来。

事实也是如此,现在人类缺的不是能量形式,而是能源。

如果太阳还在,这些都不是问题。

可现在嘛

又结束一天工作的岳渊回到了自己住处,可脑子里装满事的他却怎么都睡不着。

“难道真要破釜沉舟吗?”岳渊靠在沙发上,眼见看着天花板喃喃自语。

核燃料危机出现以来,责任的大山都快压得他快喘不过气了。他现在压力很大,因为他权力很大,但凡他决定错一步,很可能使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每做一个决定,他都要深思熟虑,该咨询的专家一个都不会少,这些专家都快成他的智囊团了,就怕考虑不周而出了纰漏。

求一波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