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摄取生物圈资源(2 / 2)

这回的登陆搜集生物样本次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偶尔出现一些拥有强大身体的动物也被身穿新型宇航服的登陆人员轻易制服。

一颗原始星球,上面的动物就算再强大,也比不过人类经过科技武装的钢铁之躯。

&;=&;&;&;那些被运送到轨道空间站的生物样本,在经过层层分类之后,便会被存放到相应的储存舱里。

第一批多是死物,第二批开始,生物样品便越来越多地出现活物。

安放活物的舱室被人类按照沃尔夫1061行星环境改造,不同的生物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类分别按每一种生物生存环境分别进行建造相应的环境。

水里游的,灌木丛的,沼泽地的,水泽洼的,沙土地的,岩洞穴居的不一而足。除了中大小三型动植物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专门放置细菌微生物的舱室。

轨道空间站的自转速度也被设置成能产生更沃尔夫1061行星重力一样的模拟重力。

可以看得出来,人类要的不仅仅是拿来研究,还要各种生物样本原本,甚至只要能做到满足沃尔夫1061行星生物生存环境的,都想办法弄来一些生物圈养起来。

人类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也没办法把整个沃尔夫1061行星都带走,所以只能用这种办法,尽可能多地摄取这颗星球上的宝贵生物圈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轨道空间站要建成跟希望号飞船一样类型的原因。到时候人类离开这里,轨道空间站就可以改名成沃尔夫生物资源飞船了。

可想而知,进出这个空间站的人员一定是需要进行严格消毒程序的,工作时候全称穿戴防护服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为了让生物学家们能舒服地展开研究工作,相关部门还特别为其打造了一套轻便防护服,一套集空调与自供氧系统于一身的防护服。

人类为防止微生物交叉感染、微生物种群入侵,可谓下足了功夫。

当然了,人类也不想一直这样带着防护服进入轨道空间站,也不想每次都要进行步骤繁琐的消毒,但现阶段必须如此。

人类的目的是将沃尔夫1061行星的生物圈利用起来,研究的这个生物圈目的是服务人类。所以在不久的将来,等研究出一定成果并将成果用在人类身上且生效之后,那便可以不用这么麻烦了。

是的,改造自身,使自身也可以适应沃尔夫生物圈的微生物环境,这是人类研究沃尔夫1061行星的第一阶段目标。

也是人类强化自身、改造自身的第一步。

如此之后,人类就不用担心被这个生物圈的微生物感染了。

再之后,就是展开各种针对性的生物分析、实验,将生物圈里各种生物的优点、能力形成的原因弄明白,然后让人类也拥有想要的能力。

这就是第二步研究计划,也是所谓的身体强化研究。

为什么易凯总是说需要一个星球生物圈,原因就在这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如是也。

所谓格物致知,你得有‘物’才能‘格’。

人类没有超能力,也没有神力,只能用这种办法提升自己。讲得传统一点,叫做师法自然。

道家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用儒家的话讲就是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