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礼物(2 / 2)

华娱锚点 仙人执笔 2584 字 1个月前

张洋心里暗自感叹,

抄袭还是借鉴没出来的好,这就是原创了。

大章伟这抄的,他听了一眼就看出来,实属没救了。

吕导就是觉得这个歌旋律特别上头,就放到那备选的。

张洋想了下说道:“这首歌不但晚会,连元宵你也不要用。”

吕导想了想,先答应吧!

张洋交代过后却想,三首歌两个舞蹈,还是不够。

可是现在再搞r那种纯音乐,也不符合时宜,

自己说的华国古风,民族的,结果搞个纯音乐都是外国的乐器,像什么样子。

无聊之下出了单位,一时也不想回去,坐到车上却发现故宫的特别通行证在车上。

张洋对助理说道:“直接去故宫吧!”

到了故宫都快关门的时候了,好在还认识张洋就放进去了。

张洋进去之后,还没有逛多久,单院长就来了。

张洋见到单院长热情的打了招呼,单院长见到张洋就没有这么热情了。

张洋对单院长说道:“我这想想一个民族的纯音乐,一时没有灵感,

就到这里来接受历史底蕴的熏陶了。”

单院长就对张洋没有这么好说话了,他问道:“你怎么进来的。”

张洋把特别通行证拿出来给他看了。

单院长立马说道:“这个音乐制作完成了,你也该把特别通行证还给我了。”

张洋看他伸手来拿也不反对,把通行证递给了他说道:

“那我过后再去申请一个,这不是又要找灵感吗!”

单院长听了张洋的话劝说道:“老从故宫找灵感,观众会看腻的,

你可以去其他博物馆看看的。”

张洋却对单院长解释道:“不一样,上次主要看的建筑,

这次看的是文物,再说了,你看哪个博物馆收藏有故宫丰富。”

单院长还在解释道:“我们这不能老闭馆的,影响不好。”

张洋想了想点点说道:“那就闭馆了再过来,这也不错的。”

单院长是没有办法了。

张洋今天看了一个多小时,就回家去了。

回去的路上,张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未来好像有个十几个博物馆一起举行了一个国家宝藏的活动,是个综艺节目。

张洋记得最清楚的一个人是曾莉前男友,复大农,

那个秦始皇演的,几分钟的表演直接演活了这个千古一帝。

当然了,现在对张洋有用的是,

后面好像出了一个纯音乐分享会,都是国风乐器。

国风纯音乐这不就来了,用哪一首比较好呢?

这个问题要好好想想。

但很快张洋就想好了,九州同,

晚会的舞台,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合适的吗?

华夏九州,表达了国家的统一以及九州大地的繁荣和文化魅力。

描绘了九州各地的美好风光和民众团结友爱的场景,

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九州大地的文化魅力。

张洋想好后,就准备回去奋笔疾书了。

第二天张洋又找到单院长说道:“院长,我觉得你说的对,老看故宫,

哪怕是不同的东西,观众也是会有审美疲劳的。”

单院长听到张洋这么说也赶紧点头。

张洋继续说道:“那就把全国各地的镇馆之宝都拍一拍,

可是现在很多都不好拍的。

都有东西罩着,院长你和他们都是老熟人,能不能打个招呼,

我让单位的拍摄团队过去,你们沟通起来更方便快捷。”

单院长听了,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

就拍照片而已,但一想又说道:“我们以前就有拍好的,不能用吗?”

张洋思考了一下说道:“你让他们都拍好了送过来那就更好了,

不过要最近的,最好半年以内的。”

现在技术更新太快了,不是最新的不行。

张洋等解决了这边的问题,就去往民族乐团。

民族乐团是直属的国家级艺术院团。

由民族管弦乐队、民族合唱队、音乐创作中心等部门组成。

乐团成立于60年,由五号主持创建。

这里面民族乐器高手辈出,在全世界也是到处演出。

张洋今天到了之后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见到了团长。

团长对于张洋来干什么也是有猜测的。

张洋要办一个民族的晚会全国人都知道了,

现在找到民族乐团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时间有点不巧。

团长对张洋说道:“我们从2007年开始就希望创作一部,

能够体现民族音乐厚重的文化历史与创新的民族器乐表演剧目。

从那时起,我们乐团开始着手与国内众多敦煌研究学者、音乐学家、

乐器制造厂商筹划共同研究复原数千年前的华国古老乐器,

让最有魅力的华国音色能够在今天被人们听到、看到,

为华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为值得敬畏的华国音乐尽一份心力。

到现在这个音乐已经出来了,我们取名印象国乐。

在很多大型晚会都要去表演的!”

张洋听出来了,团长这是有点推辞的意思,估计人手不够了。

张洋跟着他来到礼堂,听着团长的介绍,好家伙三代目就在这个演出团队里。

不过张洋当然不会就这么放弃说道:“团长,我不会要多少人的,国内名族乐器的高手都在你们这了,

我只要,古筝,笛子,唢呐和萨塔尔演奏者各一个就行了,应该能抽调出来吧!”

团长来了点兴趣了对张洋说道:“有乐谱了吗?”

张洋的助理听到团长的话就来到了身旁,拿出文件夹里面厚厚的一叠,不知道摆了多少份。

张洋说道:“这个演奏我想萨塔尔先独奏,之后是古筝,笛子,最后唢呐一起再合奏。”

高手们现在让他们演奏,肯定要对着谱子来。

不过有效果就行,就是萨塔尔的演奏者是个爱好者不是专业的。

等他们一曲奏完,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

张洋是作出过r和的人。

张洋问道:“团长,这首音乐,和晚会的舞台,能让你们抽出四个演奏者出来吧!”

团长听了之后就有决定了,对张洋义正言辞的说道:“我民族乐团也是懂的大是大非的,

这次这个忙我们帮定了。”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