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商业吹捧(1 / 2)

马斯克的奉承不是没有道理的,目前只有小米的r拿到了第二代钙钛矿电池技术,特斯拉也想拿到,并应用在下一代更广的特斯拉车型上,而不像现在这样,只有赛博皮卡用上了钙钛矿电池。

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促进在拓扑半金属上的合作,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带着整个阿美利肯任务来的。

华盛顿大人物们迫于选举压力,每个人都必须放狠话。

在当下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联邦的商界大佬们需要扮演润滑剂的角色。

马斯克作为在华有大量利益的关键人物,被视为是最好用的润滑剂之一,要知道之前这个角色可是比尔盖茨在扮演。

“哦?莱特,你说说,我正为而发愁呢。”马斯克提起了兴趣,在他看来一手操办了光甲航天的陈元光有资格提出意见。

和只负责投资和管理的贝索斯不同,陈元光科学家的身份给他的说辞提供了格外的公信力。

“目前大家都无法摆脱化石燃料,进入到电驱动的时代,而星舰又是极其庞大的航天器。

那么你们就不应该什么都想要。

这时候放弃一些燃料的热效率是必须的。”陈元光说。

“简单来说,别老是想着运载火箭分离的时候上级再去点火,在完全分离前,上级就应该点火为后续的飞行做准备了。”

星舰绝对是疯狂的计划,猎鹰九号有多疯狂,星舰的疯狂程度就是它的三倍以上。

因为它的一级火箭足足有33台发动机组成。

在历史上曾经有一艘星际飞船也如此疯狂,那就是前大毛的1。

在星舰以前,1一直保持着在火箭上点火最多发动机的记录,足足有30台发动机。

历史上1的四次发射全部以失败告终,因为在航天动力领域,发动机本质上意味着故障点,故障点越多,你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就越大。

你单個发动机故障概率哪怕是95%,95%的33次方也只有20%不到,

现实中年轻的太空爱好者们对星舰的到来保持着无比的热情,然而他们已经忘记1和这么多发动机的灾难性后果了,更不用说按配备33台发动机之多了。

更糟糕的是,为了追求极限的热效率,尽可能把成本压缩,的星舰还在追求极限,一二级火箭分离之后再进行二次点火。

“莱特,你是对的。”马斯克听完后迅速想到了关键点(因为这本身是在升级星舰过程中自己用到的策略,拿来借用一下)。

“没错,的选择意味着,有非常多的潜在故障无法排除。”陈元光接着说。

“我们应该考虑让星舰直接切换到热阶段,并且在接下来要飞行的超重型飞机上安装隔热罩和通风阀间,再在轨道发射架的下方加一块钢板,通过喷射水来消散猛禽发动机的破坏力。”

这下马斯克不是奉承,他是真心实意的说道:“莱特,当年我应该拿出一半的股份让你留在的,如果有了你,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已经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了。”

马斯克在和一些学术界人士交流的时候,时常会聊到陈元光,几乎所有学术界人士都对陈元光赞叹不已,认为他的跨度之广和嗅觉之敏锐,世所罕见,甚至没人能和他比肩。

他这下终于知道什么是嗅觉了。

马斯克没想到对方只是通过新闻中细枝末节的报道就能够推测出如此关键优化点。

如果说开拓者二号的设计仍然是依靠未来科技,那么对于星舰的优化建议,完全是陈元光在航天领域耳濡目染之下的自身水平体现。

他站在更高巨人的肩膀上,天然就能够有更敏锐的眼光去洞察,当下超重型航天飞船设计中的漏洞。

“如果我在工作的话,恐怕我们会因为在人类如何走向太空这件事上的意见不统一而吵得不可开交。”陈元光说。

马斯克在工作中是不折不扣的暴君,对待下属以苛刻著称,而即便短期内他会因为你的才华而容忍伱,长期来看仍然会无法共事。

“你希望尽快去火星,希望通过不断的融资,给投资人描绘美妙蓝图,最终实现去火星的愿望,这过程中人类会逐渐摆脱化石燃料。”

说得好听点是美妙蓝图,说的难听就是画饼。

这帮企业家们画饼一个比一个厉害,马斯克靠着过往的履历和的青睐而成功了。

“但在这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崩盘,相比之下太空采矿那样,构建起一个完善的正循环会显得更容易一些。

更重要的是它在实现目标后会自动运转,不再需要靠融资去给项目施加外力。”

马斯克的计划夸张到,要用全球一整年10%的,超过10万亿美元投入到火星计划中去,这不现实。

更重要的是,一旦阿美利肯失去当前的地位,那他的融资能力将暴跌。

“莱特,我不认为太空采矿的难度比去火星更低。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太空采矿的难度还要更高。”马斯克摇头。

陈元光回答道:“不不不,看你如何定义太空采矿这件事。

如果只是去到小行星,把一些物质带回来,那霓虹已经做到了,如果是要真正意义上挖掘金属物质,这同样不难。

要形成收益,收益能覆盖支出,那确实不简单。

但我们并不需要实现后者,我们只需要能够挖掘金属物质即可,实现了这点之后,剩下的只需要等待技术成熟之后的水到渠成。

我觉得去火星困难,最大的关键点在于其实现在的火箭都会受到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动能方程支配,我们的主观意愿改变不了这一点。”

火箭动能方程简单来说,就是包含三个动量,其中两个决定了之后,剩下的那个也会被决定。

这三个动量分别是火箭速度的变化、火箭燃料的总能量和燃料的质量分数。

燃料质量分数是指和火箭总重量相比,需要的燃料比重。

“我们靠着数百吨燃料的作用下,从地球厚厚的大气层猛然逃逸,除了这一点别无他法进入太空。

然而一直到今天火箭都高度依赖牛顿的三大定律,这就导致了在一定时间内,载人飞船要想超越地球轨道,会有极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