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又西北第一了?(2 / 2)

“我就是随便问问,杜主任这次的规划也是了不得!不说别的.我感觉按照他的规划,那边的员工宿舍比好多地方的民宿、农家乐都要好不少。”

钟若飞当即摇了摇头。

&;=&;&;&;虽然这次钱、地都是冰湖文旅出但项目负责人是杜建山,这些事都要杜建山做决定。

“民宿?”

徐行一顿。

“小徐,你是没看杜主任的设计图,真的太棒了!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态系统具象化,专业的到什么时候都是专业的。”

提到员工宿舍,

钟若飞毫不吝啬的给出了超高的评价。

自从昨天回来后他就一个感受,冰湖经开区的领导层真的没有一个吃闲饭的,虽然他们平时看起来不怎么出众,

但要是将他们独立拉出来,绝对都是大佬级的人物。

“那肯定,杜主任可是庆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的院长!对了,这次修建员工宿舍的时候多修一些,养殖场和制皮厂的规模可能还要继续扩大。”

点头的同时徐行再道。

现在的冰湖养殖场已经不是刚刚落地时候的养殖场。

不知不觉,存栏的骆驼已经有七八千头之多,鸵鸟更是有上万只,牦牛、驯鹿、羊驼什么的都不算。

眼下冰湖养殖场现在除了给冰湖文旅旗下的直属餐饮供应肉食之外,步行街上的其他餐饮连锁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和冰湖养殖场签订了供给合同。

甚至还有一些餐饮连锁想要让冰湖养殖场成为他们全国门店的肉食供应商。

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他们去了一趟冰湖养殖场,见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放心肉。

冰湖养殖场出品的肉一吃就是纯正的肉味,其他地方和这边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眼下冰湖经开区的常住人口和游客越来越多,对肉的需求同步也在扩大,所以冰湖养殖场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皮革厂之所以要扩大规模则是因为冰雀的销量。

在符雨的运营下,

冰雀品牌的销量稳步走高不说已经牢牢的给自己打上了高端的标签。

甚至就连国内的那些富太太也是一样,提到冰雀脑海中就下意识的会和一些国际品牌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国产没逼格这样的想法。

去年冰雀的总销量达到了5个亿,除去人工、店铺成本之外净利润还有一个亿。

今年估计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初步计划是打算修五百处员工宿舍。咱们养殖场现在有三百个正式员工,皮革厂这边有一百五十名左右,按照没处员工宿舍住三到五人来算,五百处绰绰有余。”

略作思忖,钟若飞报出数字。

“五百处?五百处还是有点少,感觉一千处差不多!经开区的北面又不缺地方!一次修出来哪怕空置也成,总比到时候用到了又没有的强。”

一听,

徐行微微摇了摇头。

新养殖场的厂址还是他给钟若飞指的,那边基本上已经快到冰湖文旅地块的边界,这次定好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搬迁。

“一千处?也行!我完了和杜主任再改一改方案。”

钟若飞似乎早有所料,并没有多少意外。

道理很简单,徐行的标准本来就和别人不一样,或许自己觉得很多了但在徐行眼中只能算是普普通通。

当然,

最重要的是冰湖文旅的员工宿舍和办公楼老是不够用,以至于徐行得了“恐宿舍不足症”。

普通员工可能没啥察觉但冰湖文旅的高层却是能清清楚楚的感受到。

“不要害怕花钱,有时候事情来了花钱未必能将时间赶回来。”

徐行再道。

“提到花钱.对了,小徐,最近一段时间有几家国内的券商一直在联系我,问我们的冰湖养殖场要不要上市融资?”

这时,钟若飞忽是想到了什么当即说道。

“啊?养殖场上市?”

徐行当即停下了脚步。

“嗯!”

钟若飞点了点头。

“养殖场够资格了?”

徐行忍不住问道。

“咱们的养殖场规模不知不觉已经干到了西北第一,存栏量甚至比国内的那些上市公司都多,所以被券商看中也算正常。”

钟若飞有些感慨道。

曾几何时他一直很痛恨那些资本,结果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然成了资本本资。

刚开始养殖场还需要从外面的小养殖场去联系牲畜。

结果一通买买买之后,现在每年养殖场下的小崽子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不少养殖场的存栏量。

“啊?又西北第一了?这么容易?”

徐行一愣。

“额”

钟若飞欲言又止,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直到过了片刻,才再次问道,

“那我们的养殖场上不上市?”

“上!虽然冰湖养殖场不缺钱但现在冰湖经开区现在缺本土上市公司!”

几乎没有多做思忖,

徐行便给出了自己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