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忠告(1 / 2)

当天下午,许强在宿舍等来了孟广明。

刚一见面,孟广明就满面笑容,对许强伸出了手。

两人也算是朋友了,尽管孟广明身居高位,但是对许强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

之前许强承接芳纶纸量产项目的时候,两人就有过密切的合作,孟广明负责联系项目合作厂家,同时调配各种人力和资源,而到了最后,又是他负责项目的验收工作,事后,还自讨腰包,请了整个项目组的人吃饭,和许强以何永红都喝了不少的酒。

当时的许强,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芳纶纸量产项目的研发工作,效率之高,让一度对许强能力严重质疑的孟广明感到了震惊,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孟广明才算是真正被许强的技术所折服,以至于再次见面的时候,显得非常热情。

两人先是简单寒暄了几句后,立刻进入了正题。

“我这次来,就是负责在上海建立化工研究所的,部长的意思是,对于建立研究所这件事要征求下一下你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研究所的选址,所需的设备清单,以及研究所成立后,基本的人员配置等等,你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孟广明说道。

“没问题。”许强应道。

许强明白,在上海建设化工研究所的事情,他是没有决策权的,这主要是看部里的安排,但对于这件事,他的建议很重要,毕竟说到底,五机部是应许强的强烈要求,才想到要在上海建立化工研究所的,而且前期的话,许强还要担任这个项目组的临时所长,所以许强只要能提出好的建议,上级还是很有可能采纳的。

“其实咱们五机部在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在上海确实有一个化工研究所,当时这个研究所也不大,总共只有六个人,后来就被撤消了。”孟广明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现在新建的话,需要重新选址,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市中心这边土地比较匮乏,能选的地方不多……”

“孟主任,我也来上海有段时间了,我觉得有一个地方比较适合建立化工研究所……”许强突然说道。

“额?说来听听。”孟主任闻言一怔,对许强询问道。

其实在来之前,孟广明为了研究所的选址,还专门询问了上海这边的朋友,不过并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毕竟懂化工的人不多,也不知道什么地方适合建立这样一个研究所。

“首先咱们的研究所不能太靠近市中心,因为化工实验室经常会散发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液体,所以不适合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修建,另外就是实验室应在空气流通良好的区域建设,以保证实验过程中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积聚,此外要确保实验室有便利的管道布置,方便气体和液体的输送与排放,同时要注意管道的材质和密封性……”

许强对化工实验室的建设标准还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就他本人来说,也希望有个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所以这些基本的条件,他是必须要提到的。

“……我个人的建议是咱们的这个化工研究所,可以放在卢湾区那一片,因为那里是个工业区,本身就有一个化工厂,另外还有漂染厂,造纸厂,纺织厂还有彩印厂,这些工厂毗邻黄浦江,都是有相关配套排污设施的,所以如果把研究所放在那里的话,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应该是最小的。”许强正色说道。

这年头的上海总共有十一个区,卢湾区其实就是后世的区,毗邻黄浦江,周围出了大量的工厂之外,还有公园,医院,商场,剧场,日常生活也是非常的便利。

另外赫赫有名的江南造船厂,也坐落于此。

“额。”孟广明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

“至于需要购买的实验设备,如果你们没有头绪的话,可以参照徐元明教授他们之前实验室的设备,毕竟我承接的8702项目原本就是徐教授的,他能用到东西,我肯定也会用到。”许强思索了一下说道。

“嗯。”孟广明这个时候掏出了一个本子,那笔记录起来。

“另外研究所还需要一个用来存储化工原料的地方,最好是半地下的隐秘角落半地下储罐,既能保护物资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又能在必要时迅速取出,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建好。”许强顿了顿,接着说道:“最后是人员的办公和住宿问题,最好是两层楼,一楼是实验室,二楼是办公和住宿的地方,不知道部里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地方?+”

“这个难说,上海这地方寸土寸金,这需要和上海的相关部门协商才行,我们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的。”孟广明眉头微皱说道。

“我的建议暂时就这么多,具体情况还需要到现场查看才行。”

“你提的这些建议很重要,回头我们会开会讨论的。”孟广明收起了笔记本,对许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