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抄底(2 / 2)

“既然谈不成代理的业务,那我们就谈一谈其它的业务嘛。”

“比如我对你们这个食品加工厂,就很有兴趣……”

一听有人想买厂子,两位股东立即走上前,先把魏大龙推开,然后满脸堆笑,对杨辰说道:“你好!”

“我们是这个厂的股东。”

“你想买我们的厂子是吧?”

“跟我们谈吧。”

“他说了不算。”

这个他,指得自然是魏大龙了。

一听这话,魏大龙不服气了:“凭什么我说了不算?我也是股东,是老板之一,就算要卖厂,也是我们三个商量着来吧。”

“商量个屁!”

其中一个股东铁青着脸,怒怼道:“你他妈要是故意拖延时间,从中捣乱,这个厂还卖不卖?”

“表决!”

“拿出方案,我们三个股东表决!”

“我们的方案早就准备好了。”

“你有没有?”

“没有就按我们的来,不服你去上诉,去打官司.反正这个厂,肯定要卖,必须要卖,我们说了算!”

金辉龙食品厂有三个股东。

出资比例一致。

虽然根据合作协议,魏大龙拥有管理生产销售的权力,但股东也享有相应的决策和罢免权力。

按照《公司法》,半数以上的股东同意出售公司或者转让股权,即视为合法。

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如果不购买,则视为同意出售或转让。

没错。

魏大龙确实是想拖延时间。

但今天两个股东的态度极其强硬。

看来这个厂子是保不住了。

想到这里,魏大龙也不争了,两个股东的方案,他其实早就看过了,全权打包出售,包括地皮厂房设备,各种产品专利品牌,以及渠道供应链技术员工等等。

当然了。

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债务。

两个股东的方案是,最低不得低于500万。

算下来,如果买下这个厂,买家要出差不多1500万。

魏大龙觉这个价格低了。

所以他也不说别的了。

只提了一个要求。

除去债务,最低不得低于1000万。

说完就到一边抽烟去了。

一根接着一根。

一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样子。

这一次,两位股东没有反驳他。

他们的方案底价,自然只有三个股东知道。

买卖公司,当然要谈判。

谈判,对于卖家来说,价格自然是越高越好。

所以两位股东只是要魏大龙别再乱说话就行,至于他提的底价,当然是找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了。

两位股东邀请杨辰落座。

亲自帮他另沏了一杯好茶。

简单寒喧客套了几句。

然后就是夸这个厂子的各种好处和潜力。

什么市中心几十亩地,什么几栋厂房办公楼,什么全套自动化设备,什么专利技术和品牌,什么渠道完善点多面广,什么工人听话技术扎实。

等等诸如此类。

至于这么有潜力,这么有实力的厂子,被搞成现在这个状况,完全是魏大龙不懂管理。

任人唯亲。

好大喜功。

激进,粗放,强势,偏执,不听劝。

只要换个人,换个专业的管理团队,好好经营,好好管理,立刻就能扭亏为盈,做大做强!

当然了。

夸完之后,也很实在的说了一些厂子目前的实际状况。

比如各项负债。

比如员工流失。

比如设备老化,渠道供应链的一些信任问题等等。

看得出来两位股东是真的急于脱手。

很实在。

给出的数据和信息,跟杨辰系统字幕给出的基本一致。

一番铺垫和说明之后。

接下来,就是价格的拉锯战了。

因为杨辰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底价,所以一副气定神闲,以不变应万变的模样,来应对他们的出售价。

一般来说。

收购一家公司或者工厂,自然不是一天或者一次谈判就能谈妥的。

中间要经过各种拉扯。

各种背调评估审计等事情。

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个急着卖。

一个想尽快买下来。

所以彼此都不想浪费时间。

价格从一开始的1000万,已经降到了600万了。

一旁抽烟的魏大龙那叫一个肉疼,好几次想过来插话,最终还是被两位股东给赶了回去。

价格在600万纠结了一阵子。

表面上看,两个股东都不肯让步。

都说这个是最低的价了。

杨辰也没有废话。

500万!

行的话马上签协议。

不行拉倒。

两个股东装模做样的说,要再单独商量一下。

最后的结果嘛,自然是皆大欢喜了。

杨辰以500万的价格谈妥。

买下这家食品加工厂的所有。

当然了。

同时也要承担厂里的所有债务。

大致方向谈妥之后,就是敲细节,签合同,交定金,然后再由律师,会计等专业人士进场进行审计核查等事项。

然后就变更信息。

最后交尾款,变更税务和银行信息,交接材料等。

专业事交给专业的人!

敲细节,签合同,交定金这些事,杨辰自然不会辛苦自己。

打电话给董律师。

问他现在有没有空,过来帮他处理一下这些事谊。

因为已经确定要跟杨辰做事,成为了他新公司的法律顾问,所以尽管现在董律师还在律师事务所上班,但未来老板的要求,自然是不敢怠慢。

当即表示,马上就到。

叫完董律律之后,杨辰又想到了宁碧瑶。

那个戴着厚厚眼镜,被普华永道裁掉的微胖圆脸妹子。

根据字幕系统给的评价,这个财务妹子专业能力过硬,人品和职业道德也非常不错,堪称行业典范。

虽然她拒绝了自己抛出的橄榄枝。

但刚刚被裁的她,应该没那么快找到下一份工作。

给她一笔报酬,叫她过来帮小忙,把成立新公司,收购金辉龙食品厂的相关财务问题搞定,应该没问题。

这个世界上,只要钱到位,很多问题,都不叫问题。

杨辰当即拔通了宁碧瑶的电话。

在说明情况之后,特别是说明报酬之后,宁碧瑶也表示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事也挺好的。

并说马上打车过来,为他提供财务方面的服务。

很快。

董律师和宁碧瑶就到了。

杨辰把大致情况说了一遍。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两个去对接和审计了。

“合作愉快!”

终于把包袱给甩了,两位股东顿时神清气爽,十分热情的和杨辰握手道。

“合作愉快,两位老板发大财!”

杨辰用力握了握。

然后淡淡一笑。

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