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还是朝鲜兵能跑(2 / 2)

海州城以西一处山坡前。

近三千名明军家丁分成左中右三部,大致组成品字阵型,与团团冲杀过来的南营鞑子正式展开厮杀。

身穿布面甲的老将赵率教带着剩下的四百多名家丁,等在山坡顶端,一做督军,二做预备援军。

他身后这群家丁甲胄精美、战马较为高大,是山海关诸将家丁里的精锐,能和鞑子巴牙喇护军碰一碰,可惜数量不多。

即使是明军家丁,野战时背山靠河作战也是上选。

对面的南营鞑子,进攻的军阵没多少章法,只大致排了个三层骑兵阵,呈弧形包住明军三部之后,各个牛录额真就亲率护军巴牙喇,率先发起冲锋,他们的旗丁如猛禽两翼,跟着主子射箭冲锋。

在明将李昊横空出世之前,这种打法是八旗将领的最爱。

虽然粗糙了点,但极为好使,成功的战例相当多,最为出名的那次,便是大贝勒代善带着几十个亲信先行出击,后续两红旗旗丁跟上,一举莽破了明将马林布置的四方阵。

“不妙,不妙呐!”

赵率教观察局势的同时,接连摇头。

鞑子军阵冲上来之后,大明的品字军阵基本维持住了阵脚,左右翼和中军之间的空隙处有不少鞑子冲了进来,于是三部明军主动相互靠拢,用竖列家丁清除掉空隙处的鞑子。

这支明军动身的早,南营鞑子发现后快速动员骑兵追了过来。

先投入战斗的白甲、蓝甲鞑子大概有两千七八,明军家丁数量暂时占优。

可锦州军家丁有不少是新招募的蒙古兵,怯战不说,军阵里都待的不安分。

幸好锦州家丁里的什长、旗总、百总这些底层将校弹压有方,生生让军阵维持住了。

赵率教担心的便是这些新招募的夷丁扛不住鞑子后续的冲锋,拖的时间久了,陆续赶到的南营鞑子越变越多,彻底把他们围死在这里。

山海关总兵在考虑要不要带着身后这支精锐直接参战,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后全军向海州城靠拢过去。

可他又担心这支明军参战后,南营鞑子也来了几百骑兵,到时候明军全被鞑子缠住,处境更尴尬。

也不知道李帅是怎么天天能从南营鞑子眼皮子底下杀来杀去的。

“罢了罢了。你等给三眼铳填装火药,等我铳响,下坡恶战。”

山海关总兵脾性其实很莽撞,即使可能有大队鞑子兵援驰,他也想先干死坡下的这群鞑子再说。

“报~”一名侦查骑兵自山坡背后赶到,“李帅率兵回援,就在我身后不远。”

赵率教精神为之一振,这李昊向来敢打敢冲,有他带兵抵达,此处局势当即活泛起来。

“李帅带来了多少兵马?”

山海关总兵问道。

“足足五人!”回答他的是李昊本人。

手持双锏,骑着过骠大马的锦州总兵满脸红光,策马跑到老将赵率教身前。

“你们打的不错嘛。”他先夸赞一句,后提议道:“这边看起来能守得住,西边追过来不少的步战鞑子,我先去处理那群跑不快的,再回过头干这群。”

李昊手指刚刚在一处山丘背后冒头的追兵。

老将拱手一拜,“既然不用考虑追兵,此处就交给我。两刻钟以内,我就率军驰援李帅。”

辽西走廊附近的营兵、百姓都知道猛将李帅能一人冲阵,赵率教也不担心锦州总兵能不能全挡住来援鞑子,只要能稍稍挡住一会儿,这处山坡的困局就能解开。

他也凭军功当上的山海关总兵。

提着双锏的李昊也拱手一拜,带着吴三桂等亲信直直朝着步行赶到战场的后金兵而去。

既然八旗连马都不给这群兵配,那就说明这是新组建的死兵。

好消息是这群死兵没有带针对李昊的渔网、钩叉等特战武器,只带了长枪、刀牌、鸟枪等对付明军家丁常规武器。

坏消息则是这群死兵里有不少是两蓝旗从朝鲜弄来的鸟枪兵。

众所周知,朝鲜兵逃命时相当能跑。

追杀朝鲜兵是个巨大的挑战。

: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章完)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