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就食朝鲜(2 / 2)

李昊盘算片刻,自己领军去追杀东边山区的八旗兵,以降兵的战斗力,加上他搜刮来的各路猛将,也能和北面黄太吉、岳托手下的两红旗打一打。

虽然做不到向北推进战线,但稳住沈阳一带没啥问题。

辽河套以及北面的蒙古各部也滑溜的很,大明支棱起来后,蒙古人也不想帮后金了。

总兵官点点头,承认了这种打法的可行性。

接下来的议的事就杂多了,比如让辽地重开各种盐井、铁矿,以及派人进山采参,产出送到内地换钱,又从内地买粮回辽地。

核心就一句话,官府也不能白养这些百姓,得让他们干点活。

“对了,袁抚台和我的驻地怎么算?”

说到最后,李昊问起他最关心的事。

按大明惯例,辽东巡抚和总兵官应该驻守辽阳城。

“辽阳城尚有缺口,也没官府衙门,不方便办事,明年秋天之前,本抚台还是驻守宁远城。请李帅秋冬驻守沈阳城,春夏驻守广宁城,防备两路蛮夷。”

李昊揣摩这段话,发觉以后要火并祖家将、砍袁都督的脑袋还得去宁远城里面。

虽然远了点,但好处是两件事一起干了,且靠近山海关,大明朝廷反应也来不及,有助于顺利入关拷饷。

“抚台大人调度得当,我也觉得这么驻守没问题。”

既然以后要杀袁都督,李昊难得给他说了两句好话。

辽东巡抚也笑了笑,拱手一拜,就此带着部分文官离开。

董应举和毕自肃留了下来,董老头笑得合不拢嘴,他觉得前锋镇总兵官前途一片光明。

“我那孙女儿也到沈阳城了,大帅什么时候见见面?好交换生辰八字。”

“是那个身穿麻布直裰男服,头戴网巾的……”

李昊将先前碰到的那女子相貌说给董老头听,免得出了差错。

“对对对。”

董老头点头如捣蒜,他对李大帅这个孙女婿相当满意。

福建士子与浙江、南直士子一样,也是对鞑子强硬派占多数,董应举都不敢想象孙女儿嫁给辽镇总兵官后,自己回乡能收到多大的赞誉。

“交换生辰八字走流程吧,我看她心性挺好,你家在福建没土地吧?”

李昊最后又问了一句。

免得拷饷后分大户田地时,回旋镖打到岳父家身上。

“无有,田庄一概无有。别说福建,就是两京一十三省里都没一分地,只在天津等处有几间铺面。”

虽然不知道总兵官为何如此发问,董老头还是将自家情况说清楚。

毕家兄弟与董应举交往颇深,毕自肃给李大帅解释道:“董兄原先因为地受过大官的气,早就把祖上传下来的田地卖干净了,登科之后坚决不做侵占别家田地之举,也算是朝中奇观,闽地士子可将董兄视为福建海笔架呢。”

李昊呵呵一笑,这董老头家风挺正,可论清廉,怎么也不能和海瑞比。

他准备这段时间先搞定家事,免得没儿子拷饷时吃大亏。

: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