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风水(2 / 2)

托身锋刃里 一碗杜康 2454 字 1个月前

&;=&;&;&;老迈的风水先生艰难的摇了摇头。

“我是说,我腿软了。”

“……”

年轻的学徒半天说不出话,只能俯身将自己的师父搀扶起来。

不过即便被搀扶起来,这老迈的风水先生也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眉头紧皱,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所以说咱们到底走不走了?”

等了半天都没等到动静,年轻的学徒终于有点顶不住了。

“要是走的话现在正好,反正这个地方都已经凶成这样了,要不咱们还是换个地方……”

“换个地方,又能换到哪去呢?”

老迈的风水先生叹息一声。

当年的他也和这年轻的徒弟一样,觉得自己手里有一手本事,天下就大可去得,可现在他已经老了,已经不想到处漂泊了,只想找个地方了却残生,顺便用剩下那点时间,把自己会的东西都教给眼前的徒弟——而这三山镇,却是眼下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去处了,只因为其他地方的风水比这里还烂。

当然,在几十年的旅途中,他也不是没找到过风水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可是眼下外面时局动荡,战乱频生,那些昔日看起来风水怡人的地方,此刻也已经变成了龙潭虎穴,又或者即将变成龙潭虎穴。

也就这穷乡僻壤的三山镇,因为过于偏僻,或许能成为一片少见的,远离纷争的安宁净土。

可现在看来……

三山镇还是比外面强点。

聚宝盆被加了盖子,撑死也就闷出点死气,若是他想想办法,那也未必就不能解决——可外面那些兵灾战乱,那个东西他真的没辙,就算他再怎么懂风水,兵将的大刀砍下来,他也要身首异处。

两权相害取其轻,怎么看都是留在三山镇更安全点,再者说他这一身的本事,难道还不能改了这本地的风水吗?

改这风水,就是改他的命!

“不走了!”

老头一拍大腿。

“我们进去!”

“……也行吧。”

眼看着老头犹豫了半天还是选择进去,年轻的学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反正师父说的都是对的,他跟着听也就完事了。

不过就在这年轻的学徒准备走上桥头的时候,那风水先生却一把拉住了他。

“别走桥!”

“怎么?这也有说法的?”

年轻的学徒挠起了头。

“就这一条路能进三山镇啊?不走这里走哪里?”

“你忘了我刚跟伱说的,三山镇的格局了?”

老迈的风水先生满脸严肃。

“三山镇原本是个聚宝盆,这一条活水却是直接给聚宝盆加了个盖子……你也说了,这水上有桥,那你觉得这个桥,活人能走吗?”

“怎么不能走了?”

年轻的学徒一指桥上的行人。

“别说活人了,大牲口都从这过,怎么我们就不能过了?”

“那些人肯定是本地人。”

老头仍旧紧皱眉头。

“本地人从这里过没问题,你我这种外人上桥就是自寻死路……听我的,趟水过去。”

“这。”

眼见得自家师父已经开始露胳膊玩袖子,年轻的学徒也没什么话说了,只能也跟着挽起裤腿,原本风度飘飘的二人竟直接趟着水过了河。

甚至连渡河的过程中,两人也颇为狼狈,只因这河水虽浅,但河底却颇为打滑,师徒二人才踩进去,却一人跌了一个跟头,两人挣扎之间喝饱了水,竟是差点被呛死在河里。

如此滑稽的景象,自然惹得桥头上一众江湖人哈哈大笑,有桥不走非得下水,他们没见过这么离谱的。

“你们!”

年轻的学徒登时就有些急眼,本就呛了水的他还被人耻笑,这谁能忍得了?

可就在年轻的学徒要开口骂回去的时候,他的师父却拉住了他。

“不用管,跟死人置什么气,晦气。”

“怎么就死人了?他们不是活得好好的吗?”

年轻的学徒对师父的这种说法颇为不满,这种暗搓搓骂人怎么都有些不够爽利——要知道桥头上那些江湖客可是当着他们的面笑的,反倒是他们这边还得忍气吞声……这凭什么?

“没道理的,这种事真没道理的。”

先是被师父带进小河里差点呛死,然后又被一众江湖客耻笑,这年轻的学徒越想越气,已然有点忍不住了。

然而,也就是这个时候,那几个嘲笑过他们的江湖客,却已经过桥上了岸。

或许是因为还在笑话他们这两个落汤鸡的缘故,那几个江湖客上岸的时候没太看路,却是直接与另一群出阵子的江湖客撞了个满怀——对面肯定是不乐意的,凭什么我走路好好的就被你撞一下,但行走江湖混的就是个脸面,这些撞了人的自然也不愿意在对方三言两语之下就选择低头。

于是,话不投机之下,场面顿时剑拔弩张。

兵刃都拔出来了,这事情就没办法善了了,仅仅只是一个照面,两边就倒下三个人,而在第二个回合之后,刚刚从桥上走下来的那几个江湖客里,就再也没有能站起来的人了。

而那几个被撞了的江湖客,在留下两具尸体之后,也直接踏上桥头,一去不回。

“看到了吧,我就说他们都已经是死人了。”

拍了拍已然瞠目结舌的徒弟,老迈的风水先生轻轻摇头。

“有生门不走非得走死门,他们不死谁死……你现在还觉得风水是没用的东西吗?多学吧!”

“那……师父,我们现在去哪?”

年轻的学徒回过神来,看向自家师父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崇敬。

是了,就是这个,当初让他选择跟随这位老人学习的,就是这份神鬼莫测的本事!

“现在的话……”

老人四下扫视了一眼,随后抬手一指不远处的驿站。

“先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