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徐妙云社死(2 / 2)

“阿哥,你太没良心了,我们去偷听回来,有没有告诉你和二姐……”徐妙音眼疾手快去捂徐妙锦的嘴。

可还是晚了。

看了眼徐妙云,低头,努力忍笑。

徐妙云脸红扑扑的。

根据几人互揭老底。

可以知道,初一四个弟弟妹妹就开始偷听了。

她相信妙音和辉祖只偷听了一次,可妙锦、妙绣每天早早起床偷听,真没有两人撺掇?

也就是说,她在四郎面前那些粘人的小女人状,很多都被弟弟妹妹知道了?

咔嚓!

徐妙云感觉被雷劈中。

整个人,有种从中间裂开的感觉。

于此同时,两大两小四个心虚的家伙,悄悄对视,蹑手蹑脚往外走。

朱棣正好帮四人把马牵来,看四人‘鬼鬼祟祟’,不解询问:“你们怎么了?你阿姐呢?”

“阿姐在屋里。”徐辉祖说着,忙抱徐妙绣上马,徐妙音也是如此,抱着徐妙锦上马。

“姐夫,我们走了。”

咯咯……哈哈……

兄妹四人,骑着两匹马跑出一段距离,传来嬉笑声。

朱棣狐疑不解看了看,转身往屋内走去。

入门,就见徐妙云脸红红的,怔怔站在饭桌前,走过去,笑问:“你们这是怎么了,辉祖他们不对劲儿,你怎么也不对劲儿?”

徐妙云扑到朱棣怀中,把头蒙在朱棣胸口,闷声‘恼羞成怒’道:“你知不知道,大年初一拜年,辉祖他们就在门外偷听我和你说话,往后这几天,妙绣、妙锦每天早早起来偷听!”

“我那些对你才表露的小女人状,全都被他们听到了,以前在府里,我从来不这样……”

噗!

‘妙云这是社死了啊!’

朱棣忍不住笑了,忙安慰道:“没事,没事,你可以推给小棉袄……”

徐妙云俏脸红扑扑,抬头,“有人相信吗?”

“有,肯定有!”朱棣一本正经点头,“而且,你特别粘人,也就是怀上小棉袄后才开始的,不是小棉袄的原因,是谁?”

妙云这段时间的变化,除了他们两人感情的增厚。

怀孕也占很大原因。

这回,小棉袄虽然有些冤枉,但不完全冤枉。

为了缓解妙云社死处境的尴尬,只能委屈小棉袄了。

小棉袄:……

……

于此同时。

皇宫。

大都督李文忠,拿着一张奏报,步履匆匆往宫内赶。

脸上写满了惊喜和难以置信,边走边小声嘟囔着:“当初选丘福、朱能出关,只是觉得这两人品性不错,真发生什么事,会用心保护老四,一不小心,竟然给朝廷挖掘了两名将才?”

“就连李善长都恭维我慧眼识人,难道我真有当伯乐的潜力……”

……

李文忠一路嘀咕着,来到御书房外,见御书房门紧闭,小声询问值守宫女,“陛下在吗?”

“禀右都督,皇爷在皇后寝宫。”

李文忠微微皱眉,转身直奔马秀英寝宫。

刚入宫院,就见朱元璋、马秀英在宫人的陪同下,从殿内走出。

朱元璋出行的专属马车,也停在宫院内。

很明显是要出宫。

“文忠。”朱元璋也第一时间注意到李文忠。

李文忠忙快走几步,迎上朱元璋就把折子递上去,“陛下,这是辽东冯总兵八百里加急的奏报。”

“是为丘福、朱能述功的。”

‘终于送来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接过折子。

因为已经知道内容,所以打开折子,随意扫阅。

某刻,眼睛顿时瞪大,惊讶抬头,“确定?丘福、朱能在除夕夜,攻克了东昌堡?”

他虽然没有去辽东实地勘察。

但对东昌堡,也了如指掌。

也知道,拿下东昌堡,对兵锋越过大辽河的意义。

李文忠忙回答:“冯总兵,老成持重,应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作假。”

“好!好!好!”

朱元璋连说三个好字,转身对马秀英说道:“咱就不能陪你去徐达府中了,你一个人去吧。”

“文忠我们走,跟咱去御书房!”

丘福、朱能给他送了一份很不错的拜年礼啊!

当真是小瞧了这两个小将。

锦西、盘山剿匪大捷,马上又搞了一个东昌堡大捷!

李文忠给马秀英行礼请安后,忙跟着朱元璋离开。

他已经猜到,去老大哥府中做什么了。

春节去给老大哥拜年,辉祖兄妹四人不在家,据说去了土桥村,今天是元宵节,肯定会回府。

陛下和皇后去徐府,摆明了就是打听四郎和妙云丫头,过年的情况。

过年了,老四和他的学生,马上就要参加童生考试了,金陵城内,关注这件事情的人很多。

春节期间在金陵各府中走动,他已经听到了点风声。

马秀英注视朱元璋离开,收回视线,笑着对小侍女明霞说道:“他不去最好,他不去,有些话才能放开了问,咱们走。”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