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开城门,迎燕王!(2 / 2)

父皇现在的种种举动,已经让很多人被受刺激了。

瞧着街面上已经没人,徐妙云靠着朱棣后背,仰头,看天上隐约出现的点点星光,“要是两个小家伙大点就好了,我们就能一起去辽东了。”

“等……”

嗒嗒嗒……

一串急促马蹄声,打断了朱棣的话。

徐妙云转身看去……

一小太监骑马迎面而来,靠近后,勒马顿足,翻身下马,脸上堆满笑跑来,抢着牵住缰绳,“殿下,娘娘在宫里准备了一桌子您和王妃爱吃的膳食,眼巴巴盼着您和王妃回去……”

朱棣被这个上来,就没皮没脸堆满笑的小太监逗笑。

对待蒋瓛那种,可以直接拒绝。

可对待这种,还真让人为难。

徐妙云含笑看朱棣怎么拒绝。

朱棣没好气瞪了眼,笑道:“转告老头子,魏国公还等着……”

“殿下!”小太监抓着马缰,噗通跪倒,“您就忍心让娘娘伤心吗?您上次回来,已经在魏国公府住了,娘娘就是想让您回宫陪着吃顿饭……”

小太监说着,都开始哽咽了。

朱棣终于明白,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什么喜欢宠幸太监了。

太监,是真的能为了帝王的目的,做任何事情。

小太监哽咽的声音。

听着让人怪难受的。

“殿下,婢子可以去通知魏国公,恳求殿下,回宫和娘娘吃顿饭,娘娘这会儿正在殿门外,翘首以盼……”

“行了!”朱棣没好气喝斥。

这家伙,还表演上头了。

小太监只是表演,心理不难受,可却让他心理堵得难受,真可恶!

他若是历史上的‘他’,非下令砍了这小太监脑壳不可。

朱棣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含笑点头,“那我们就回宫和母后吃顿饭吧,饭后再回阿爹府中。”

吃饭可以。

但绝不能住宫里。

朱棣瞪了眼抬头眼巴巴等着的小太监,“你赶着马车,去魏国公府通传一声。”

小太监偷偷往马车后面,大袋小袋,大筐小筐瞄了眼。

‘皇爷也惦记着殿下带回来的东西,这马车,说什么都不能送去魏国公府。’

随即,这个上一秒还哽咽的小太监,谄笑:“殿下,婢子骑马去就行,您和王妃坐马车,入宫的路程还有段距离。”

“你还真是忠心。”朱棣笑骂一句,下车,把带给徐达的东西拿下来,驮在小黑身上,“我比你了解老头子,东西进了他的地盘,就别想再让他吐出来,我妻儿还要在我泰山家住很长时间,属于我泰山的那份儿,不能给老头子,这关系到我妻儿往后几个月,在娘家受不受欢迎……”

小太监诧异看着朱棣,‘殿下非但没有真恼怒,还和我这等卑贱小人物开玩笑?’

徐妙云含笑看着朱棣忙碌。

余光看了眼小太监。

小太监不了解四郎。

她了解。

刚才小太监哽咽给人添堵的行为,的确惹四郎不快。

可他对父皇、母后的忠心,也让四郎很有好感。

“行了,你把东西,带到我泰山大人府中。”朱棣收拾好后,把马缰塞给小太监。

“殿下放心,婢子一定给魏国公送到。”

小太监笑着应了一句,离开。

“走吧。”朱棣坐回车辕上,抖了抖缰绳,笑道:“泰山大人肯定要骂人了。”

“不怕,我们有小祈婳。”

徐妙云忍笑道:“是小祈婳想母后了,我们拗不过她。”

朱棣含笑看着徐妙云,然后低头,小祈婳睁着黑豆豆的大眼睛,狐疑看着他和妙云,“我们这样好吗?”

“应该……行吧,咱们家小祈婳没出生前,应该已经习惯了。”

……

蒋瓛和心腹在后面远远看着。

心腹凑过去,“大人,朱四郎入宫了。”

蒋瓛脸色阴沉,唇角抽抽,阴冷道:“我没瞎!”

这一家四口,有说有笑很惹人厌,不知,怎么才能让这一家四口,笑不出来!

若是朱四郎此番,替皇帝寻找传国玉玺中,出现变故,回不来了。

剩下这娘三,不知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

朱棣、徐妙云可不知,有人竟然这么恶毒的诅咒他们。

一家四口,赶着牛车,抵近洪武门。

城楼上。

值守把总张望着,远远看到,就大喊:“开城门!”

吱呀!

厚重的声音响起。

朱棣赶着牛车抵近,不由有些怔怔出神。

洪武九年初。

老头子,命禁军扒了他身上冠带、冕服、腰牌……就给他留了一身内衬,一双鞋。

也是从洪武门,派人把他赶出来。

现在,又是老头子让他回来。

当时只有一个人。

现在妻子、儿子、女儿都有了。

侧头,对徐妙云一笑,抖了抖马缰,大黄接收到命令,一点不怵,哞了一声,依旧慢悠悠,甩着尾巴,牵引板车,缓缓驶入城门。

徐妙云莞尔一笑。

她知道,四郎刚才想到了什么。

牛车驶过城门,值守的禁军将士立刻凑到一起。

“时隔一年,燕王坐着牛车回来了!”

“还带着魏国公掌上明珠,还让魏国公掌上明珠,给生了一儿一女,牛!”

“把总,俺记得,洪武九年,送燕王出洪武门,还有把总对吧?”

“可不,咱当初送燕王出去,今天又迎接燕王回来!”

“今天怎么不见朝中大人们下朝?”

“定是听到燕王夫妇要回宫的消息,都在宫里等着!”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