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朱棣抵达大明!轰动!(2 / 2)

吕本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等二人落座后,询问:“你们和方孝孺的关系不错,这段时间接触,能不能确定,方孝孺说的那些,是真是假?”

黄子澄、齐泰因为参与了乡土村社建设。

于是,他和胡惟庸就让二人,继续假扮革新派。

二人虽然保持与他的关系。

但在朝中政见上,处处表露积极革新思想。

不明真相的革新派、保守派,都以为二人支持革新。

由此,二人和方孝孺走的比较近。

黄子澄、齐泰相互对视,黄子澄点头,凝重道:“恩师,极有可能是真的,我们仔细向方孝孺打听过,方孝孺关于钟表、马车、自行车说的头头是道,这是方孝孺给我们画的草图。”

黄子澄从袖中拿出三张纸,恭敬递给吕本。

吕本接过,翻看着三张纸上,新式马车、自行车、钟表草图,不由微微皱眉。

连图都画的有模有样,看来是真的。

恐怕,朱四郎又要凭这些奇巧玩意儿,从大明狠狠赚一笔钱了。

原以为,对其治下海商往来大明做生意设置障碍,可以堵死其财源,延缓其发展。

可……

吕本将草图转交给胡惟庸,继续问:“还有其他事情吗?”

“还真有!”齐泰回答道:“方孝孺向我们透露,燕藩有一种大剧院舞台剧,据说,朱四郎的学生杨杰就做了戏子,还新编梁祝,搞出一种新的演绎戏剧,方孝孺准备把燕藩这种舞台剧,搬回大明,据方孝孺透露,这种舞台剧,能改变大明的陈腐之风,并且,已经征得太子同意……”

哼!

啪!

吕本微哼同时,手微微用力拍在桌案上,“太子肯定被这个脑后生反骨的方孝孺欺骗了,陈腐之风!陈腐之风!咱们泱泱天朝上国,哪来的陈腐之风,朱四郎抹黑咱们大明的邪恶话术,他们这些革新派,却把这些舶来品,当做圭臬!”

“革新陈腐之风,我看他们是想要推翻太子还差不多!”

这群该死的革新派,都是太孙朱雄英的坚定支持者。

认为,只有得到朱四郎亲传的朱雄英,继承大明江山,才能带领大明走上一条革新之路。

这群人,永远也不可能支持允炆。

而现在这群人的实力很大!

近几年,朱皇帝逐步把这群人升迁到中枢,已经成为中枢六部衙门,掌握实权的中层官员了!

而蓝玉更是统帅蒙汉示范区十万精锐新军!

张玉也很了不起。

据说,朱皇帝有意在刘伯温之后,让张玉入相!

由于张玉对太子有救命之恩,太子对此也十分支持。

京营中,徐辉祖、瞿能、朱能、丘福……

都是统帅一镇精锐的统制官!

这群人,全都支持朱雄英!

也因此,这群该死的革新派,都是吕家,以及反燕联盟不死不休的敌人!

……

吕本咬牙切齿之际。

胡惟庸放下手中草图,看着黄子澄二人,“你们是礼部左右侍郎,朱四郎回京,你们肯定要代表朝廷迎接的,我们希望,你们给朱四郎一个下马威。”

黄子澄、齐泰脸色变了变。

给朱四郎下马威?

这……这……

这不是找死吗!

胡惟庸笑而解释:“做事情,要学会变通、想办法。的确,如果你们私自决定,给朱四郎下马威,别说朱四郎,陛下都饶不了你们。”

“可你们别忘了,你们是礼部官员,此番,朱四郎是以燕藩之主的身份回朝,迎接事宜,肯定由你们礼部主导,朱四郎不是剪发了吗?这剪发,在咱们大明可是大不孝,与礼不合,绝不容许的事情,除了当和尚,普通人可不能剪发。”

“你们礼部,肯定要商量一个迎接章程,你们在商议中,可以把这个问题,光明正大提出来。”

吕本也渐渐认真倾听,忍不住好奇询问:“胡相,如何在此事上做文章,总不能,不让朱四郎下船吧?这样陛下肯定不答应。”

“当然不能这么蛮干了。”胡惟庸摇头,“咱们可以给朱四郎父子,还有那些学生,准备发套嘛,要求他们,来到咱们大明,必须入乡随俗,带上发套,那些番邦小国使节,来咱们大明,不就得遵循咱们大明的规矩嘛?”

哈哈……

吕本爽朗大笑,抚掌称赞:“对对对,他朱四郎小小番邦之主,也必须遵循咱们大明礼制规矩!”

这一小细节。

即彰显出大明为宗主上国,而燕藩不过是番邦小国。

还能无形羞辱朱四郎!

乃蛮夷也!

黄子澄、齐泰相互对视,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促使整个礼部做出这个决定,那他们就不怕。

因为这代表着,不是他们个人的行为。

而是大明礼部!

更是整个大明的礼制!

二人笑着起身,领命:“恩师,你就瞧着,我们怎么让朱四郎一行人,带上咱们给他准备的假发吧!”

黄子澄紧接着又提议道:“不光假发,据说,他们的穿着也十分特立独行,穿着也必须改变!”

……

数日后。

朱棣回中原的船队,出现在松江府。

并在松江府看望了,此处迁民办事处成员。

当天启程。

驶向松江口。

松江口。

俞同渊站在,类似燕藩公爵级战船舰首,默默看着远处。

燕王出现在松江府时,他就收到消息了。

并且派人回朝送信。

此番。

没有朝廷的命令,他身为大明水师将领,是不能让燕王的船队,直接驶入大明内陆了。

因为现在是两个政权了。

当然,最主要,他有点私心。

想把燕王留在水师大营住一天。

好好参观参观,燕王海军的变化。

听说,燕王水师战船全部更新换代了。

全都是风帆、畜力二合一,混合动力战船。

可这支更新换代后的燕藩海军,大明水师却从未见过。

这些年,往来转运迁民的,都是燕藩专为载客建造的游轮。

那种游轮他亲自登上去观摩过。

从那种游轮,他就可以肯定,燕藩的造船技术,在这几年,进步十分大!

这种游轮,吃水线以下,木质的船体外面,竟然铆接了一层薄钢板!

增加了船只抗风浪的能力。

同时,轻微碰触暗礁,这层钢板,也可以有效保护船体。

游轮都如此。

战船肯定也使用了游轮上的技术吧?

俞同渊默默想着事情,跟随俞同渊一起乘坐旗舰,迎接朱棣的水师将领,站在后面,低声议论着。

“自从上次王爷离开大明后,很长时间没有见到王爷和王爷的海军舰队了。”

“统制好几次上奏,请示太子爷,希望咱们水师舰队,去南海和燕王海军交流学习,都没得到同意,这回,总算能好好看看燕王的海军变化了。”

“咱们统制打着朝廷的名义拦下王爷,分明是让咱们和燕王海军,有交流的机会。”

……

俞同渊听着身后将领的议论,不由笑笑。

水师和陆军不一样。

陆军中有很多敌视燕王的。

可他们水师中,完全没有这种敌视。

首先,水师以前在大明的存在度很低很低。

属于一种隶属陆军的军事单位。

燕王当初并未损害水师将领的利益,从大明立国开始,水师也不敢和陛下讨价还价。

相反,因为燕王海军。

大明的水师,虽然还被称为水师。

可这些年,战船仿照从鸡笼屿造船厂学会来的造船技术,更新换代,武备更加强大的同时。

水师在大明的地位,也逐年提升。

大明的水师,因燕王而受益。

其次,他们水师天天驾驶着从燕藩学来的造船、火炮技术,建造的战船,更能感受到,来自燕藩的强大。

再次,水师经常和燕藩海商打交道。

相处久了,有关燕藩的事情听得多了。

大家伙儿对燕藩本能有种好感。

“统制,快看,有船队来了,是不是王爷!”

有人突然大喊,打断俞同渊思绪。

俞同渊顺着身边将领手指方向看去。

远处,一支船队缓缓靠近。

“看样子,这次王爷海军舰队中,公爵级旗舰没有回来。”

“快看,嘶!五十门火炮,这应该是侯爵级战船吧?咱们造船厂建造的同等体积的战船,最多装三十几门火炮,王爷舰队的侯爵级,怎么就能塞下五十门火炮!”

“忘记了?听说王爷燕藩的冶铁技术实现了突破,冶炼出一种钢,后面提供给诸位藩王卫的火炮,就从铜炮换成了钢炮,重量还差不多,据说,寿命也不输铜炮,陆军使用的火炮,都能用钢做,就证明,钢炮的轻便性!相同体积的战船,加装钢炮的数量,必然比铁炮多!”

……

在水师将领观察议论中。

朱棣的游轮抵近,相距百步左右,在海面上抛锚停下来。

俞同渊没看到俞靖,不由有些失落,不过随之也就释然了。

抱拳朗声道:“王爷,末将已经派人回朝送信,等朝廷命令抵达,末将护送王爷进入内河巷道,请王爷屈尊,暂时与末将在水师大营休整等待朝廷旨意。”

朱棣站在游轮船首,含笑点头:“一切听从俞统制安排。”

俞同渊随即命令旗舰在前面带路,引导朱棣的回中原船队,缓缓驶入松江口水师大营。

进入大营。

俞同渊等人率先下船。

站在水师码头,看着燕藩海军战船率先靠岸。

一队队身着白色海军军服,带着新式大檐帽,绑着蓝色绸带的海军陆战队将士,率先下船。

在码头戒备。

俞同渊为首,大明水师将领看的眼睛都直了。

“这!这身军服,也太帅了吧!”

“统制,这应该就是海商们说的,海军陆战队吧?”

“统制你看,王爷海军陆战队的火铳,怎么没有火绳?”

……

俞同渊听着麾下将领议论,仔细打量背着火铳,戒备的海军陆战队将士。

暗暗心惊。

这精气神,简直……

他都无法形容了。

有军人的刚毅。

同时,他竟然感觉,这些年轻面孔,有种读书人的书卷气。

不!也不是书卷气。

就是好像仓廪足而知礼仪!

文明、正义之气,勃然而发。

和大明军中将士完全不同!

那些腐儒称呼他们军人丘八,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但在燕王这支海军陆战队,谁要是敢称呼丘八,那就是眼睛瞎了!

陆军第一镇,乃至陆军第一混成协他都见过,不是这样啊!

俞同渊来不及深思,看到朱棣的游轮抵近码头,忙提步迎上去……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