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激化!(2 / 2)

&;=&;&;&;朝中中立者虽然不多。

可这些人肯站出来,就是一种好的风向。

至于希望交好燕王者。

蓝玉这些人都跟随太子出征了。

方孝孺这些人,眼下地位太低,还没有资格位列朝堂。

但就如他所说。

只要这部分人相信燕藩,有足够理由为燕藩说话,总能影响一部分人。

朱元璋看着赵翥等人。

视线最终落在徐妙云身上。

这个儿媳,他真的很满意。

原本,今天的朝会,就是给老四一家做主。

至少暂时压制住,针对老四一家的各种明枪暗箭。

他也很愤怒。

也很想杀人。

可标儿的情况,前方战况变化如何,更进一步的消息还不知道。

眼下朝堂必须保持稳定。

不能影响前方战事。

更不能影响标儿的治疗。

眼下,这些才是最主要的。

没想到,没用他做什么,妙云丫头只是穿了一身陆军第一镇新式军服露面,就让敌视者害怕。

同时,还让赵翥为首一些,标儿系统内的中立者相信,老四无意大明江山。

人数虽少。

可这个时候,出现一股别样的风向,产生的意义很大。

“赵爱卿,你的建议,咱接受了。”朱元璋心情好了不少,看向徐妙云:“妙云丫头,你回府安安心心带金豆子,其他事情,什么都不要管,父皇没有昏聩!”

“儿媳谢父皇!”

朱元璋点点头,扭头看向雍鸣,“去,和你娘去坤宁宫,和你祖母、小祈婳说说话。”

雍鸣早想和娘亲说话了。

闻言,谢恩后,小跑下龙庭,来到徐妙云身边。

母子二人再次谢恩后离开朝堂。

刚走出朝堂,雍鸣挣脱徐妙云的手,跑到前面,一蹦一跳高兴倒退走着,一边打量徐妙云,一边问:“娘,阿爹什么时候给你做的这套衣服,娘亲穿上真好看,我和小妹,怎么都没见娘穿过?”

“小孩子,瞎打听什么!”徐妙云瞪了眼,伸手揪住雍鸣小耳朵,“好好走路。”

雍鸣笑笑。

徐妙云牵住小家伙的手。

她知道,这一天一夜,小家伙肯定也很紧张,所以见到她,才会如此高兴。

自己的儿子。

她很清楚,自己儿子别看年纪小,也就六岁。

可早已懂了很多。

从雍鸣读书,请教她的那些问题,她就能知道,雍鸣认知力的深浅。

“有没有害怕?”

雍鸣笑着摇头,“没有,就是有点失落,以前宫内所有人,对我和小妹都特别好,可自从大伯重伤的消息传回后,除了皇祖母宫中的人,其他人见了我们,有些人做的很明显,远远躲着,有些人虽然不明显,可我也能感受到,他们并不想我靠近他们……”

徐妙云不由有些心疼、愤怒。

雍鸣和祈婳这么小,就要他们经历这种人情冷暖。

徐妙云顿足,蹲在雍鸣面前,伸手揉了揉雍鸣小脑袋,安慰道:“没事,一切很快就会过去,这次之后,咱们不会久待在大明,这些事情,就别和阿爹说了……”

“嗯。”雍鸣点头,“娘亲我知道,咱们受的委屈,能瞒阿爹都要瞒,不然阿爹听了后,会难受生气的。”

徐妙云顿时笑了,捏了捏小家伙耳朵,起身,继续往坤宁宫走去。

……

当天。

朝廷便开始在金陵城拨乱反正,给朱棣正名。

“朝廷说了,燕王还在率领自己的私兵,为朝廷苦战,任何流言蜚语,都是对燕王的污蔑,是忘恩负义,是白眼狼行为!”

“看吧,俺就说,燕王是清白的!”

“听说,有将领鼓动京营家眷闹事,可京营家眷大多都拒绝了!”

“一群愚民,你们知道什么,燕王府都被派兵软禁了!朝廷那是糊弄你们,上面正在调查燕王呢!”

“对,朝廷只是怕你们这些人坏了事,毕竟朱棣现在还控制着一路偏师,朝廷只要解除朱棣兵权后,就会彻底公布朱棣为一己之私,谋害太子的真相……”

……

很快,京中读书人、士绅就朱府外面值守的兵马,开始进行各种阴暗解读。

什么解除兵权、上层燕党博弈。

就连公开支持朱棣的赵翥等人,都被京中意见领袖扣上了燕党的帽子。

舆情短暂拨乱反正。

再次被一群士绅、读书人,京中领袖的阴暗解读搞成一滩浑水。

徐妙云戎装参加早朝第二天。

一群京营中低级将领,就去朱府外闹事。

被值守朱府的禁军直接强力驱散。

京中意见领袖、读书人、士绅眼见朱元璋只是驱散,没有过分举动。

顿时备受鼓舞。

意见领袖更是不停撰写编织各种阴暗解读,舆情很快再次变得尖锐。

逼得朱元璋不得不直接下令锦衣卫抓了数十名跳的最欢的意见领袖。

直接问斩!

数十颗鲜血淋漓的脑袋落下。

京中瞬间安静了几天。

不过,这回,朱元璋真的小瞧了,朱标生死未卜,朱棣极有可能继承大明江山,对士绅群体的刺激。

数十个意见领袖被杀。

的确让所有人害怕。

可也促使这些人转变了对策。

士绅、官员鼓动所有读书人议论。

他们不相信,朱元璋真敢成千上万杀读书人!

一些激动的读书人,虽然不敢直接站出来当意见领袖,也不知是何人想出的办法,竟然乔装打扮,在闹市、酒肆中,高呼一声‘燕王朱棣,阴谋谋害太子!’

然后甩手洒出一堆写着类似檄文的纸条,跳上马车就跑!

整个金陵乱糟糟。

气氛越发尖锐。

甚至有大批大批的读书人,被人鼓噪下,开始在朱紫巷周围转悠。

朱府外值守的禁军,如临大敌。

朱元璋更是十分恼火。

这群读书人和官员不同。

他杀官。

只要有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杀多少都可以!

读书人也不敢说什么,百姓更是拍手叫好。

可这群热血冲动的年轻读书人,一没有贪腐,二,说他们枉法吧,这群读书人中,很多是不明真相,被蛊惑起来的读书人,口口声声,所作所为是忠于大明,忠于太子!

凡是这种被同窗别有用心蛊惑起来的读书人。

还最是执着,最不怕死。

把所作所为,当做了为国尽忠,拨乱反正。

朱元璋命赵翥、方孝孺等人去劝说,赵翥、方孝孺等人很快就被别有用心者,扣上背叛太子,不忠不义燕党的帽子。

……

就在这种纷纷扰扰,火药味越来越浓的情况中。

徐达、汤和、胡惟庸等人终于抵京。

数十骑奔冲入城。

每个人坐在战马上都摇摇欲坠。

“燕王卑鄙无耻,阴谋谋害太子!”

当众人策马经过一间酒肆时。

酒肆临街窗口忽然传来一声大喊,胡惟庸等人抬头,就见一个读书人已经闪身缩回去,只留下一只手向外。

纸片洋洋洒洒飘下来。

胡惟庸手颤抖着,抬手接住一片纸,看着上面‘讨燕贼文’四字时,本就一路颠簸,苍白的脸,瞬间更是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都已经发展到这等尖锐激烈的程度了吗?

常茂看到后,眼中瞬间弥漫阴冷笑意。

大事可为啊!

若是燕贼夺兵权的消息传扬出去,正义的声音必然更加激烈!

逼反燕贼,彻底扼杀燕贼继承大明江山的机会更大!

大明江山只能是姐夫这一脉!

姐夫死了,也应该是雄英!

他们常家大明最强国戚的地位,谁都不能动摇。

谁动摇,谁就得死!

常茂给身后,东宫卫率一名千户使了个眼色,这名千户心领神会,在其他人都被纸片上的内容震惊时,悄悄脱离队伍。

徐达气的手都在颤抖。

扭头看向汤和,“二哥,你去和陛下说吧,我累了,我要回家看看妙云他们!”

话罢,不给汤和说话的机会。

勒马转向,直接往朱紫巷而去。

原本,他不希望四郎大开杀戒。

可金陵这些人的咄咄逼人,太让人失望了。

这些年,是不是四郎就是太宽容。

所以才会发生眼下这般令人心寒的景象?

汤和目视徐达离开,伸出去的手,无奈放下,叹了口气,扭头催促:“入宫!”

汤和等人突然回来,顿时惊动了满朝文武。

御书房外,百官云集,窃窃私语。

“太子殿下是不是已经?”

“若是太子殿下有个三长两短,我就算死,也要去朱府,诛杀燕贼妻儿!”

“一起!”

“同去!”

……

御书房内。

朱元璋等汤和喝了口茶,再也等不了了,迫不及待问:“标儿怎么样了,老四去了捕鱼儿海吗?草原战事如何?你们怎么回来了?”

其他人还在大口大口喝茶。

坐在凳子上,身子都摇摇晃晃。

这么多天,几乎没有歇息,快马加鞭往回赶。

半条命都快没了!

汤和看了眼杯中茶汤,抿了抿唇,只得放下,含笑道:“陛下,战争已经胜利,燕王偏师奔袭增援,一战阵斩北元可汗脱古思帖木儿……”

朱元璋露出一丝笑容,忙追问:“标儿呢?”

汤和脸色微微凝重,嘴唇动动……

“陛下,你要给我姐夫做主!”常茂哽咽哭着,噗通跪倒,“原本西线的十五万瓦剌部精锐,怎么就突然出现在东线?燕王素有知兵美名,这回怎么就没有预判到!”

……

朱元璋、马秀英盯着匍匐在地,哽咽疾呼的常茂。

脸色均都难堪。

同时微微握拳。

老四素有知兵美名,也不意味着,对手北元就全都是傻子、蠢货!

此番也不止老四一人上当。

北征大军中。

徐达、汤和、蓝玉、沐英、傅友德、耿炳文、胡惟庸……

哪一个不是聪明人。

这么多人都没想到,凭什么就要求老四想到。

上当了,老四还能把占据扭转到如今的局面,彻底打垮北元,奠定胜局。

已经很出色。

已经,把老四的领兵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打仗,从来就没有,完全预料到对方所有算计,算无遗算这种事情!

当初老四纵横草原。

不也被围好陈察哈尔,差点回不来吗?

出色优秀的将领,从不是算无遗算。

而是通过战争不断进行,双方不断接触,逐步判断、了解、揣摩对手意图。

这一点,老四也做到了。

若非老四提早发现西线纳哈出一路不对劲儿,怀疑其精锐主力已经不在西线,发起千里奔袭和林的战役。

恐怕,主力都等不到老四救援!

大明更无法取得此番胜利!

砰!

朱元璋越想越生气,抓起面前茶杯,狠狠砸在常茂脑袋上,指着常茂怒道:“若非你们这群无耻混账排斥老四,他为什么一定要带偏师一路!你二叔、三叔没资格统帅一路偏师吗!”

如果老四不是受到排斥。

或许,也察觉标儿想独领一军,不愿他在身边辅佐。

老四为了标儿的安危。

为了标儿顺顺利利树立威望。

肯定会留在标儿身边!

独领一军的任务,应该由两位叔伯承担!

李善长、刘伯温,乃至胡惟庸都冷眼旁观,看着常茂。

常茂头发上挂着茶叶,茶汤顺着发梢流淌下来,抬头,眼睛红红道:“陛下,燕王他已经夺取了整个北征大军兵权!”

这就是他告状的底气!

朱四郎夺取兵权的行为,无论怎么说,都是大逆不道!

朱元璋微微愣怔,骤然转头看向汤和。

汤和默默叹息,抱拳道:“陛下,四郎抵达后,目睹太子受伤,十分气恼,对四镇新军将士做出惩罚,同时在整肃军队,我们临行前,四郎说,要征召北元降军以及部落牧民兵,进行一次,兵力规模数十万的南下演练,旨在让朝廷军队,感受游牧民族重兵南下的一些细节……”

常茂是唯恐天下不乱吗?

……

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人。

瞬间就明白,朱棣控制兵权的目的。

兵威恫吓敌视派。

就和妙云穿燕藩军服露面一样。

……

就当御书房这边,气氛凝重时。

张北。

锦衣卫办事处。

哗啦!

蒋瓛惊起,脸色苍白瞪视跪在地上的锦衣卫总旗,“再说一遍!朱四郎到底召集了多少部落!”

魏国公、中山侯等人昼夜兼程经过张北时。

他已经知晓,朱棣控制了北征兵权。

准备南下。

之所以没有用锦衣卫系统给朝廷传讯。

是魏国公和中山侯的意见。

他知道这两位军中领袖的心思。

担心他们没有回朝,消息先传回朝中,恐怕引发金陵动荡。

或者徐妙云母子出现差池。

说实话,即便是魏国公他们亲自回去报讯。

他都十分担忧,燕王朱棣控制北征兵权的消息传开后,引发的动荡难以收拾。

现在,好陈察哈尔一个后勤补给点的锦衣卫总旗,竟然给他带来了更加骇人的消息。

“指挥使,大大小小的部落三百个,小则几百人的小部落,大则数千人不等,北元辽阳王纳哈出等人,还在以燕王的名义,传召草原部落,俘虏的十六万北元精锐,也已经效命燕王,此刻,燕王抵达好陈察哈尔的东线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十万!还有大批部落或是直接整个部落跟着燕王,或是派遣牧民骑兵效命燕王……”

“永昌侯悄悄告诉卑职,这只是东线,燕王从捕鱼儿海动身时,已经传召和林方面,由周王朱橚,一路在西线西蒙古征召牧民骑兵,率兵越过三峡口南下!”

……

噗通!

蒋瓛身子摇晃,脚后跟一软,跌坐椅子上。

至少五十万!

甚至会达到六七十万规模!

永昌侯蓝玉悄悄把这个消息告诉锦衣卫总旗,让他送消息回来。

显然也是怕了。

他也怕!

燕王一个外来者,只是一句话,竟然在草原征召了这么多兵马。

……

就在此时。

数骑冲入张北。

询问后,直接来到锦衣卫办事处。

徐妙锦翻身下马。

为首将领已经下马,冲到办事处院子门口,冲值守的锦衣卫力士,亮出腰牌,冷冷喝令:“我乃晋王麾下千户,身后是魏国公府,徐家三小姐,要见锦衣卫张北办事处负责人!快!耽搁了,你们锦衣卫也担待不起!”

徐妙锦脸色苍白,强撑站着,目视锦衣卫力士仓皇转身往里跑去。

她徐家三小姐的身份,走到哪里,都吃得开。

离开陕西,一路北上,去了山西,就直接跑去三哥晋王府。

亮明身份。

说明春晓等人在陕西的遭遇后。

虽然三嫂也不在晋王府。

可晋王府属官,立刻派人送他出塞,一路来到张北。

……

官房内。

蒋瓛好一会儿才回神,转身命令身边亲信千户,“马上!马上启动最高级别报讯系统,把消息传回去,告诉陛下,我预估,燕王至少能集结五十万兵马!”

“快!”

砰!

就在此时,房门被突然冲开。

力士慌慌张张跑进来汇报徐妙锦抵达。

蒋瓛微微皱眉,强撑着起身,他此刻腿软了。

埋怨道:“这位徐家三小姐裹什么乱!”

话罢,还是匆匆往外走去。

来到门口,远远看到徐妙锦正在喝水,忙扯出笑脸:“三小姐,您怎么来了?”

徐妙锦闻声,放下水囊,快步冲到蒋瓛面前,“我姐夫在哪儿,马上告诉我!”

徐妙云母子出事了?

不会吧?

蒋瓛狐疑,笑问:“三小姐,发生什么事了,燕王的行踪属于军事机密……”

“我姐夫的学生在陕西被布政使控制了!”徐妙锦焦急,怒而打断蒋瓛,“春晓他们出事,你蒋瓛也担待不起!”

咯噔!

蒋瓛突然浑身寒气直冒。

长城内,已经这么剑拔弩张了吗?

的确,苏春晓出事,他担待不起。

金陵城内,徐妙云母子还有陛下护着。

可陕西,朱棣的学生,可没人护着。

但只要苏春晓等人出事。

朱棣极有可能燃起战火!

“三小姐,燕王正在领兵南下,此刻应该在好陈察哈尔……”

蒋瓛话未说完,徐妙锦已经转身,翻身上马,招呼晋王府将士,“出发!”

‘完了完了!’

蒋瓛目睹徐妙锦离开,顿时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转动几步,骤然转身,催促:“马上撤退!马上从张北城撤退回北平!”

留在张北。

他就会被裹挟在燕王的大军中。

他可不想。

还不如撤回北平!

远离是非窝,看情况,再做打算!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