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谍影重重(2 / 2)

陈祖丹微微一笑,转身,毅然留给俞靖等人一个背影,来到桅杆下方,坐下,拿出一张纸,一根燕华制的铅笔,靠着桅杆,不知在纸上写着什么。

砰!

……

某刻,一身巨响过后,陈祖丹身下的巨舰,发出‘咔咔’刺耳声。

很快,一名士卒慌乱从船舱跑到陈祖丹身边,急切道:“将军,龙骨受损严重,支持不了太久了,请将军马上乘坐小舢板登岸!”

&;=&;&;&;陈祖丹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写完后,才抬头。

缓缓起身。

看着这名,满脸污血的将士,把手中纸张折叠好,又从军服中拿出一本册子,把纸张夹到册子中,交给这名士卒,笑着拍了拍士卒肩膀,“我不走了,这里才是我最好的归宿,你也别回陈朝了,我们陈家的陈朝不值得,燕华我没去过,但如果听说的那些是真的,那么,燕华就是未来,去更光明,更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真正活的像个人的地方去吧。”

话中,指了指士卒握在手中的册子,“如果可能得话,把这个册子,以及里面,我写给燕王的一封信,交个燕王。”

话罢,陈祖丹抓起升风帆的绳子,将自己的身体,用绳子,捆在桅杆上。

这名士卒,显然意识到,这位陈朝军人中,很有影响力,很有海战天赋的将军,要做什么。

眼睛瞬间通红。

嘴唇动动,最终什么话也没说,举手敬礼后,大声道:“卑职一定把将军的信,转交给燕王!”

陈祖丹笑着点点头,含笑,坦然闭上眼睛。

满脸释怀,满脸轻松解脱。

士卒再次敬礼后,听着断裂响动声越来越急促,不敢耽搁,转身沿着侧帮放下的绳梯,逃往小舢板。

砰!

又一颗巨大弹丸,砸在战船上,本来就处于分解的船体,临界瞬间被打破。

咔嚓!

断裂巨响声响起时,庞然体型的公爵级战船瞬间断为两截。

战船倾覆下沉。

周围出现一个巨大的漩涡。

……

俞靖举望远镜,看着桅杆上,捆绑着的陈祖丹,大喊道:“炮击!往漩涡周围散射炮击!”

他想救下陈祖丹。

这个时候。

只有炮击,或许才能打散漩涡。

否则,他这边即便是铁甲舰,也不敢靠近那个巨大漩涡。

被吸进去。

蒸汽动力的力量,也未必能挣脱出来。

“不必了!”就当参谋去传达命令时,朱棣抬手制止。

俞靖,俞同渊,燕华、大明两方所有的将领,都纷纷看向朱棣,很是不解。

他们不清楚。

陈祖丹这样的人才,朱棣为何要放弃?

朱棣举着望远镜,凝视陈祖丹,平静说道:“此人,值得我们尊重,而对此人的尊重,就是尊重他的选择,他选了这片海湾,这是一名纯粹军人的选择。”

陈祖丹恐怕是解脱的。

众人联想陈祖丹的经历,瞬间释然了。

俞同渊感慨道:“没想到,出海的中原汉民中,还有这等人杰,可惜了!”

所有人都不由点头。

是可惜了。

这样的人杰。

却偏偏遇到,陈祖义那等满腹私欲的权术者。

俞靖举手,向陈祖丹的方向致敬。

燕华、大明双方的将领,齐齐举手致敬。

……

当陈祖丹的身影,随着漩涡,被吞噬消失后。

海军开始搜救落水的陈朝海军士卒。

很快。

陈祖丹托付东西的士卒,就被带到朱棣面前。

士卒结结巴巴讲述了陈祖丹临终前说过的话后,双手捧着,被稍微弄湿的册子,递到朱棣面前,“王爷,这是我们将军让小人转交给王爷的东西。”

朱棣点点头,接过信,安抚道:“既然陈祖丹将军安排你将来去燕华,你要是愿意的话,从现在开始,就可以是一名真正的燕华人!”

“小人愿意,小人愿意!”

……

士卒被带下去后。

众人好奇看着朱棣手中的册子。

都好奇,陈祖丹决定慷慨赴死前,到底给朱棣写了什么,册子又是什么。

朱棣翻开册子。

册子扉页写着一行字:海战、海权、制海权——陈祖丹遐想!

朱棣眼中惊讶之色不由一闪而逝。

且不说,后面的内容如何。

就单凭,‘海战、海权、制海权’这三组词,都可以看出,陈祖丹的才华!

“陈祖丹这样的人,却屈居陈祖义这等人物之下,不得伸张,的确是对陈祖丹的一种侮辱。”

朱棣摇了摇头。

没有急于看陈祖丹,关于海战、海权、制海权的遐想。

取出,夹在其中的信。

展开。

‘若王爷换做是我陈祖丹,面对我的局势,假设王爷被明太子朱标圈禁,才华不得施展,王爷会如何选择?’

看得出来,陈祖丹写的十分着急。

信的开头,连敬称都没有。

字迹也十分潦草。

……

“我很想问燕王这个问题,很想知道这个答案,可惜,我终究无法知道了,我知道,燕王肯定明白我的选择,因为某种程度,你我的遭遇都差不多,只是,燕王比我更有能力,可以不靠父辈,自己白手起家……”

……

“能与王爷的新式海军交战,作为我这一生终结的句号,这是我最大的荣幸,马革裹尸,是一个梦想成为纯粹军人最好的归宿,谢谢王爷给我这个机会。”

……

“这些年,被囚禁期间,倒也能得到外面的消息,尤其是关于王爷的消息,所以,我根据燕华海军发展,对未来大海、海战,产生了一些不成熟想法。”

……

“若燕华真如传闻,那么未来在燕华,所以,我将这点大言不惭,自编畅想的心得,交给王爷。”

“希望,能对王爷,能对咱们中原这个大陆文明族群,对蓝水大海的探索,发挥一点作用。”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悲……”

“我已是一个将死之人,我由衷希望,王爷不要如我这般,王爷是真正的雄主,但一颗心,还没有如雄主那般,坚不可摧般冷血无情,从王爷这些年,一直被动防守来自大明的明枪暗箭便可知。”

“王爷可曾想过,你父朱皇帝驾崩之后。”

信的内容,写到这里,突然没头没尾断了。

出现一大片空白。

在纸张最下边,陈祖丹又写了一句话,“人之交往,最忌交浅言深,祖丹已经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猛浪了,望王爷珍重,末重蹈我之覆辙。”

朱棣在众人好奇注视下,默默把纸张折叠好,装入衣兜。

很显然。

信中,空白的一片,是很多陈祖丹想说,却又觉不合适的话。

不过,他已经猜到,陈祖丹想说什么。

匆匆翻阅陈祖丹关于海权的论述后,抬头,看向众人,拍了拍这本册子,评价道:“这是一本,具有理论性,价值很高的书籍。”

话中,交给俞靖:“你好好保管,回去后刊印成海军内部文件,给叶成几位退役的老将军每人送一份,你们按照陈祖丹的海权论想法,讨论、完善、修订。”

“是!”俞靖举手敬礼,大声领命。

朱棣笑着回礼,吩咐:“从今天起,纳土纳群岛正式更名为祖丹群岛。”

所有人都知道。

与马六甲更名祖义行省不同。

祖丹群岛,是朱棣给这位陈朝海军主将,最高的荣誉!

燕华治下,有三地以人名命名,唯有这一地。

是出于尊重,予以荣誉!

众人虽然羡慕,但又十分赞同支持。

陈祖丹纯粹军人的气节,值得这份荣耀!

……

半月后。

就当陈寿前脚逃回马六甲时。

十六艘,浑身弹坑,都没有修缮维护的铁甲舰,烟囱冒着滚滚黑烟,出现在马六甲海峡。

“燕华海军来了!”

“败了!咱们海军败了!”

……

码头一片慌乱中。

砰砰砰……

十六艘铁甲舰,侧帮对准海港,一字排开,将近两百门火炮,开始炮轰陈朝王都最大、最繁荣的海港。

将海港蹂躏的一片狼藉后。

又迅速冲向陈朝造船厂,对造船厂,进行了持续一个小时的炮击。

彻底摧毁了陈朝的造船厂。

……

陈朝一片风声鹤唳中,陈祖义开始拼命集结陆军,准备拼命。

当天夜里。

俞靖的指挥室内。

参谋人员都被俞靖打发走了。

俞靖坐在桌案后,眼神阴沉锐利盯着站在面前的徐宪昌,“我听叶开说,是你下令,不炮击陈寿所在的公爵级战舰,所以把陈寿放走了?”

王爷去其他战舰视察,他才有机会,单独质问徐宪昌。

徐宪昌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他已经上了军情司的监察名单了!

当初,徐宪昌送蓝玉、方孝孺为首,第一批去蓬莱观摩的观摩团,回金陵后,和太子单独待过。

就被六叔注意到了。

作为海军主要负责人。

自己麾下的人上了军情司监察名单。

军情司按照燕华纪律规则,肯定会通知他。

按照军情司的建议,这次海军更换新式战舰。

徐宪昌即便不脱掉军服。

至少也不能在第一线,指挥战斗了。

是王爷不愿没有任何证据,随意怀疑下属,以及他为徐宪昌求情。

徐宪昌才能担任第二战斗舰队指挥官,兼任舰长的少将实权。

要不然,按照六叔的建议,徐宪昌至少要被调入海军后勤部,甚至,直接拔了军服!

可现在,就因为徐宪昌不听叶开的建议,所以才放走了陈寿。

徐宪昌挺胸,大声道:“是我否定了叶开的建议!”

“说说你这么做的原因!”俞靖声音更加冰冷了几分。

要不是,徐宪昌是他的老朋友。

要不是,徐宪昌为燕华海军建设,兢兢业业,他此刻,恐怕早难以保持冷静了。

徐宪昌大声道:“统制,我认为,那些溃逃的陈朝海军才是最具危险的,一旦不能再追击中,将其尽可能,乃至全部打垮,陈朝海军,极有可能带着战船,溃散到海上,最终成为海盗,眼下,我们的战斗力虽然强,可数量太少,只有十六艘,但随着我们打垮陈朝,我们要维护的海域却更加广阔,一旦我们海军控制海域内,出现海盗游击,将会对我们海军声誉,对海贸产生巨大损害!”

……

“放走陈寿,陈寿一定会回马六甲,陆战中,一样可以将其击毙,但放走陈朝海军,却未必会回马六甲,给陈朝陪葬!”

“叶开身为参谋,他的建议没错,但我身为燕华海军高级将领,我站的高度更高,我所要考虑的事情,与叶开身为参谋人员,考虑的有些不同。”

……

俞靖仔细盯着徐宪昌,观察徐宪昌脸上的细微表情变化。

……

就当俞靖质询徐宪昌时。

一个人,也趁着夜色,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登上了俞同渊的旗舰。

舱室内。

宋三思跪在俞同渊面前,“晚辈宋三思,拜见世叔!”

哼!

俞同渊冷哼一声,对于宋家父子,为了在太子系中,牢牢占据重要地位,配合太子,成为太子和陈朝联络纽带的行为,十分愤怒。

十分不齿!

大明就是有太多,这样为了利益,是非不分的人。

才使太子和王爷的关系,日趋紧张!

他觉得,或许,恰恰是大明军中,很多将领,如宋三思父子这般。

所以才让太子,觉得有底气和燕王翻脸。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你来做什么!”

宋三思岂能听不出俞同渊对他的不满。

俞家父子二人,分别效忠大明、燕华,俞同渊这种态度,他也能理解。

他此番秘密前来,可不是来和俞同渊置气的。

“俞叔,陈朝海军被全歼,燕华海军的战斗力太骇人了,现在陈朝的覆灭,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眼下附近水域的商船怕被战火波及,全都撤离了,我需要把陈朝海军覆灭的消息送回朝中,所以只能求俞叔派遣一艘战船,随同我的人回朝……”

“我答应了,你可以走了!”俞同渊听到宋三思竟然还要留下来,顿时,语气更冷了。

送消息,即便宋三思不来,他也会送。

毕竟,陛下还牵肠挂肚,为王爷担心。

反倒是宋三思,在燕陈灭国之战即将展开时,还要留在陈朝。

再联想宋三思锦衣卫的身份,其留下来的目的,几乎呼之欲出了。

定是要借混乱之际,在陈朝布置锦衣卫系统。

为将来,燕华占据陈朝,监视这里做准备。

宋三思谢过后,转身就走。

“三思!”

一只脚踏出舱室时,身后传来俞同渊的声音。

转身。

俞同渊看着宋三思,“不要为了从龙之功,无底线的掺和太子和燕王之事,破坏,大明和燕华之间的关系,一旦与燕华关系全面破裂,这个后果,你们父子承担不起,恐怕太子也承担不起,大明也承担不起!燕华的实力,不远处的十六艘铁甲舰的威力,你应该明白吧!”

宋三思笑着点头,却一本正经糊弄道:“俞叔,小侄只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哎!

目视宋三思离开背影,俞同渊叹了口气。

眼中,对未来的忧虑,更浓了几分。

……

八千多字,做到了,我争取努力恢复一万字,谢谢各位书友支持。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花了点笔墨,写陈祖丹这个角色,主要是和朱棣形成类比。

朱棣如果不离开大明,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