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朱棣回朝!(2 / 2)

说起来,谁监国,实际意义并没什么。

&;=&;&;&;毕竟,无论谁监国。

都不可能对大明的人事做出任何调整。

但哪怕是一个象征意义。

在政治中,也必须争!

“我反对!”方孝孺骤然转身,一改往日的中正平和,拿出首辅的气势,目光环视众人,“允炆殿下只是一个庶子,嫡子在的情况下,若是让允炆殿下监国,就是乱了陛下定下的祖制,这是绝不允许的,我身为首辅,也绝不答应!”

“除非,太子现在罢免臣!”

话中,方孝孺转身,冲朱标郑重一拜。

沐英也开口,“臣也反对允炆殿下监国!”

“臣也反对!”

“嫡庶之别,不能乱!”

“否则后患无穷!”

……

瞬间,站起更多人,支持方孝孺。

其中,还有部分坚持嫡庶之别的保守派。

朱标身侧。

朱允熥吓得低头。

朱允炆努力按捺着愤怒,一副平静模样。

朱标把两个儿子的表现看在眼里,对朱允熥更加失望。

黄子澄称允熥儒弱。

这是给允熥留面子。

说白了,就是软弱!

相较之下,其实,他更赞成允炆监国。

可……

朱标有些头疼的看向方孝孺。

很清楚,一旦他坚持让允炆监国,希直绝对会当面向他请辞。

值此时刻。

首辅请辞,像什么话!

“好了,允熥监国,允炆在旁辅佐。”

朱标一锤定音。

方孝孺、沐英等人皱眉。

朱允炆辅佐,没有监国之名,却也有了半个监国之实。

吕本也十分不甘。

对朱标这种和稀泥的处理,有些不满。

他希望允炆争取到这个监国的机会。

做过监国。

将来再做皇帝,法统的正确性,就更高了。

可现在……

……

当天,朱标安排好一切事务后。

留下方孝孺辅佐朱允熥,带着满朝文武,在宋忠亲率一个标太子卫率护卫下,分乘前后脚出发的几列火车,赶往周庄。

……

哈哈哈……

诏狱。

满头白发的陆仲亨,听闻朱元璋病危的消息,仰头大笑。

许久。

笑声平息,满面如恶鬼般狰狞扭曲,咬牙切齿低语:“好!好!好!”

只要朱皇帝驾崩。

他就能从诏狱中出来。

就能找朱四郎报仇雪恨!

“朱四郎,你杀我陆氏全家,我陆仲亨,将来定要在伱面前,杀了你最宝贵的徐妙云,杀了你那几个小崽子!”

陆仲亨捧着乱糟糟的白发,紧紧攥住。

他苟且偷生等着,忍着,就是为了这一天!

……

朱标尚未抵达周庄。

消息先后传到北平等地。

朱樉为首,北地藩王们,心情悲恸沉重,急匆匆聚集在一起,乘坐列车南下。

……

西蒙古。

工业区。

一座明显新建,崭新的厂房,一根烟囱从厂房内直耸冒出来。

浓烟滚滚。

厂房内。

马哈木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劳动布工装,站在高炉旁。

丝毫不在意,滚滚热浪袭来。

眼睛紧盯着粗糙笨重的气缸。

看着气缸缝隙,有少量蒸汽外漏,手不由攥紧。

这种初代蒸汽机,是他们在大明的细作,从大明工厂,窃取技术,经由他的手,打造出来的。

他毕竟,在燕华很多工厂都干过。

论技术。

整个蒙古,恐怕再也没有人,比他强。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锅炉、气缸都好做。

即便没有大明的好命运,他也知道燕华的小炉子土法炼钢。

窃取技术后。

再结合他掌握的手艺技术。

铸造出锅炉和气缸的缸体不难。

可橡胶密封圈,他就无法解决了。

这种东西,已经被燕华列为重点管制产品。

他只能从大明购买新式马车、自行车,把马车、自行车的车胎取下来,裁剪成密封圈。

可这种橡胶,明显就不是,专门为密封而生产。

密封性无法和燕华,专为气缸密封而生产的密封圈相比。

所以,难免会有漏气现象。

嗒嗒嗒……

片刻后,随着气压增大,气缸连杆总算动了起来,且越来越快时。

马哈木脸上这才露出笑容。

“成了!”

“可汗!成了!”

“咱们西蒙古,也有自己的蒸汽机了!”

……

厂房内,太平、把秃孛罗等人纷纷激动大喊。

哈哈……

马哈木爽朗大笑,在众人欢呼时,却悄悄走出厂房。

凝视着,南边大明方向。

沙沙沙……

身后传来脚步声。

太平、把秃孛罗走到马哈木身边。

太平问:“可汗不高兴吗?”

经过这些年,亲眼目睹了,马哈木为草原带来的变化。

他和把秃孛罗,放弃了昔日三人平起平坐,共同掌管西蒙古的约定,共推马哈木做西蒙古可汗。

“当然高兴。”马哈木含笑摇头,“我在想朱皇帝病危的消息,这位强人皇帝,终于走到了人生尽头。”

马哈木说着,脸上露出感慨之色。

“即便朱皇帝,一手打垮了咱们草原,是咱们的敌人,且是一个老派人物,但对这位强人,对其即将病逝,松了口气之余,我更多是感慨。”

太平二人点头。

朱元璋!

这个人和朱四郎,这对父子,压着草原人喘不过气来。

现在,朱皇帝病危,眼看着,这次恐怕是无法渡过这场劫难。

朱四郎又出海远走海外。

压在草原人身上的两座大山,终于被彻底搬开了!

把秃孛罗笑道:“朱标登基后,我猜测,燕华大明关系极有可能迅速恶化,到时候,咱们的压力就更加小了,只要消化吸收得到的技术,最好,能想办法,建成燕华援建大明那种年产钢万吨的小型转炉,蛰伏几年,大明也别想动咱们,或许咱们还能重新打回去!”

“对!”太平爽朗笑道:“朱四郎不是说,咱们蒙古和中原,同属炎黄子孙,是手足兄弟吗?”

“这次打回去,咱们就把这套论述拿过来,并且还要全面效仿燕华,全面废除,祖辈们,统治中原那些错误政策,我算是看出来了,想要统治中原,就必须把我们变成中原人。”

“现在蒙汉示范区那一套,蒙汉融合就不错,到时候,咱们也这么搞!”

马哈木看了眼兴致勃勃的太平,唇角笑意一闪而逝。

起初,太平、把秃孛罗还对他在草原,进行剃发易服,很是抵触。

可现在,都要全面效仿燕华了。

大明虽然得到了更多燕华的技术。

可中原历史赋予大明的沉重包袱也更大。

思想观念的转变十分慢,却波折不断。

相反,他们则不同。

这一点,从太平和把秃孛罗的转变,就可以看出。

“三十年!”马哈木突然抬手,伸出三根手指,“再给我们三十年,虚心谦逊当学生,三十年后,当燕王朱棣和太子朱标,彼此打的精疲力尽时,我们未必就没有重新入主中原的机会!”

大明,不可怕!

他从不怕大明!

即便得到技术的大明,他也不怕。

他最怕燕王朱棣!

可若是此番,朱皇帝驾崩,燕王朱棣回中原治丧,他还有机会再回燕华吗?

“传令咱们在大明的细作,发动一切人手,严密监视大明的风吹草动,若燕王朱棣回中原,必须第一时间汇报!”

……

燕京。

朱棣书房。

毛骧陪着沈至走入。

行礼后,沈至神情有些悲恸道:“王爷,我大伯悄悄派人传来消息,陛下陷入昏迷,太子也已抵达,太医为陛下诊断后,情况……情况很不乐观……”

朱棣脸色苍白。

强忍难受,等沈至说完后,抬头。

眼睛微红,看着沈至感谢道:“告诉你大伯、二伯,这个请,我承了。”

“毛骧,通知内阁,我准备回朝,有些事情,需要提前做准备。”

“王爷……”

沈至、毛骧闻言,同时开口制止。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