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系统全面升级!赵大:我要与晋(2 / 2)

明末著名机械学家、思想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翻译家,与徐光启并称‘南徐北王’,著作《两理略》、《辩道说》、《远西奇器图说录》等。

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于闯王李自成破城之际,毅然选择了自杀尽节。

其名,王徵。

四,三个来自于嘉靖、隆庆、万历。

明中晚期著名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乐器制造家、舞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开创‘十二平均律’,著有《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

朱家皇族三百年来最为杰出、没有之一的全能型天才。

越祖规,破故习,注重实践和实验,一生刻苦求真,呕心沥血,时人称‘天潢中之异人’。

视王爵富贵如粪土,七疏让国,被中外学者尊崇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他的名字,叫做朱载堉。

霎时间。

在场众人的目光,都是顷刻落在这十六人身上。

这突然被传召至此的十六人,同样也都是一脸懵逼。

尤其是当看到身边与自己容貌近乎是一毛一样,只是年岁更加年老或者更加年轻之时,更加无不是惊的咯噔。

季伯鹰瞥过这十六人。

「通晓」。

新技能发动。

顷刻间,这十六人都明白了事情原委,都知道了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在场又都是什么人,自己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出现在这里的目的又是什么。

好在,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些搞研究的心理承受能力都还算不错,尤其是徐光启和王徵,这两人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对于神仙的出现,并不意外。

唯一意外的是,自己明明信奉的是天主教,为什么召唤自己的是东方神仙,而不是耶稣。

来自不同时空的四人(16同位体),纷纷是各自行礼,毕竟在场的都是大明列祖以及他们各朝的皇帝们,尤其是朱载堉这个朱家皇族子孙,更是得行家礼。

接着,季伯鹰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四人的身份和成就。

刚坐下的老朱,一听到朱载堉的名字,尤其是听到朱载堉的成就之时,整个人瞬间眼睛就亮了。

要知道。

老朱这一辈子,最懊恼的就是吃了早年没文化的亏。

所以在开国创立大明之后,老朱就极为注重儿孙的教育问题。

但是这段时间一路看来,老朱觉得自己的教育实在是太失败了,这些个败家子孙,就没几个有文化的。

直到,见到了这三个朱载堉,老朱才终于觉得自己的投资得到了回报。

‘没想到咱老朱家也出了兄长口中的科技人才,不错!真不错!’

看了看朱载堉,老朱目光又是扫了眼隆庆朱载坖,怎么看怎么不爽,都是同一辈,怎么差距就这么大!

小蜜蜂感受到来自于太祖爷的直视,识相的把头埋在桌子上,眼皮都不敢抬。

讲台之上,季伯鹰扫过这十六人,淡淡开口。

“你们自行选择去往哪一朝,选定之后,下课后找阿标报备。”

不搞强派,主打一个自由配对。

“现在,我们继续上课。”

话音落。

季伯鹰抬手一点,只见在这讲台中心之处,有着一台机器出现。

霎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是集中在这机器之上。

“这是,蒸汽机。”

大明一众天子重臣都是脸上疑惑,看着这玩意一脸迷糊。

而宋应星、王徽、徐光启、朱载堉这十六人的表情则是截然不同,这都是有研究基础的人才,纷纷是凑了上来,围着这台蒸汽机开始各种观察。

同时。

季伯鹰开启了「全息投影」。

周遭景象瞬息变化,播放着一个有关于蒸汽机的构造、原理,以及蒸汽机在各个行业中的相关运用的科普片。

学术造诣之上,自己有几斤几两,季伯鹰心里还是有点逼数。

高考之后,物理他现在只记得=,化学只记得‘氢氦锂铍硼’,数学只会一元方程式,至于英语,.r.?

来自十六个时空的宋应星、王徽、徐光启、朱载堉,这十六人一边拆解着面前的这台蒸汽机,一边听着全息讲解,脸上无不是涌现出喜色。

这种喜色,是对知识的渴求。

他们这些搞研究的,毕竟都在追求一个突破,这在外人看来是一件极为枯燥的工作,但是在他们眼中,那就是闪闪金库,可以不眠不休。

就拿朱载堉来说,这可是一位把自己关在小黑屋整整十九年的科技狠人。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季伯鹰瞥过台下的那帮天子储君,有不少人已经是打起了瞌睡,毕竟这个蒸汽机的原理和构造讲解过程,的确是有些无聊。

反倒是张居正这些各时空的重臣,都是蹙眉听着。

因为,这蒸汽机并不是研究出来就完事,而是要运用到各行各业,必须要进行社会实操,要考虑预估经济效益,要有配备的政策措施。

半个时辰之后,关于蒸汽机的原理构造终于是讲解结束。

季伯鹰抬手一点,在反重力作用之下,这一台蒸汽机连带着十六人都是被挪到了讲台右侧,让这些人自个专研讨论去了。

他的目光,则是扫过在座的这些天子储君。

“这十六人,是我为你们物色好的天工院院首。”

“今日课闭之后,他们将随你们回朝十年,这十年之内,你们要倾尽一切支撑他们的工作,一定要将天工院给建起。”

“你们记住,皇家天工院,必然是未来大明腾飞九霄,屹立世界之巅的关键。”

话音落。

刚打了个盹醒过来的老朱,厉声一喝。

“崽子们!可都记住了?!”

老朱握着狼牙棒一语喝出,座位上略有几分困意的众人,瞬间都被吓得一个激灵,纷纷是挺直了腰板,齐声回答。

“记住了!”

季伯鹰微微点头。

关于工业革命,第一期讲的主要内容就是蒸汽机。

至于往后的其他科技知识,比如电磁感应、内燃机、万有引力定律等其他各种鼎定现代科学基础的定理,一点一点普及。

俗语有言,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反而很容易撑死。

而且这些理论知识就算现在都讲出来了,也不可能马上实现,需要很长的时间消耗。

宋应星、王徽、徐光启、朱载堉,这四人最大的价值,是将这些原本应该需要几百年发展才能积累的科技原理,用最短的时间在大明朝沉淀下来,汇聚成一个专属于大明的体系,以供大明后世学习和逐步实现。

并且往后的知识理论学习,也不需要这些天子跟着上了,只要把这十六人给聚在二楼的某一个小房间,扔一堆样品,然后让这些人看科研纪录片就完事。

接着,季伯鹰扫过在座众人,继续开口道。

“方才课间之时,阿标向我提了一个问题。”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阿标遇到了,你们各朝应该都有类似的问题。”

“既如此,那就统一回答。”

“将这个问题提炼出来核心,那就是,如何才能够构建一套完美的官职制衡。”

话音落。

在场的天子储君,尤其是两侧座椅上的各朝首辅们,都是把心神从刚才蒸汽机的运用中收了回来,神色变得凝重了起来。

老板们每次上完课把问题带了回去,交代了一句就回后宫睡觉了,可怜他们这些实操的打工仔,拿着问题整夜整夜熬得睡不着,脑瓜子都快想破了。

比如仙师刚才所说这个,就是众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而此刻,在季伯鹰的眼前,光幕亮起。

「选召天子」功能开启,这个功能在经过迭代升级之后,不论语音通话还是视频通话,都已经完善成熟,绝对不会出现失音、画面卡顿等现象。

季伯鹰的目光,锁定在天子名册中的一个名字之上。

「赵匡胤」「空闲」

‘这个时间点,倒是凑巧。’

……………………………

开宝时空,东京汴梁。

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赵太祖忌日)。

夜,大雪纷飞。

皇宫,万岁殿。

宋为火德,故而以红色为尊,当下万岁殿中,身着红色龙袍、英武之气内敛的中年男子坐在龙椅上,正欣赏着殿中歌舞。

此人,便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中,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柴氏孤儿寡母手中夺国成功的宋太祖赵匡胤。

看赵匡胤这会的模样,似是在等人。

“官家,今夜雪大,晋王殿下入宫应是还要些许时辰才至,不如先行小憩一会。”

赵匡胤的身边,宦官王继恩躬身说道。

“不用,我就在这里等。”

赵匡胤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今夜他心情很不错,定要与自己这位三弟痛饮三百杯。

————————————

:科普一个历史冷知识,赵匡胤在家排行第二,赵匡义(赵光义、赵炅)排行第三,而排行老大的老大赵匡济死的早。

:为了方便,以后对赵匡胤的称呼依旧用赵大,对赵匡义用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