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第342章 部署完毕!即将大决战!(2 / 2)

…………

再看唐路大军和宋路大军。

唐宋之军,两军大军攻的是东吁之地。

而当下之东吁王朝,其国主是东吁第三代东吁王、其名,莽应龙。

好在,从发音上没有被译成马应龙。

这货自从登位之后,先是四年时间一统国内各方势力,随后开启对外征战,无一例外,皆是取得大胜,一手将东吁之地推至鼎盛,不论是从国力还是军力之上,可谓是南亚地区仅次于莫卧儿帝国的存在。

无可争议的南亚老二。

正因如此。

从战略部署之上,对这个老二进行了一定的尊重,以唐宋两路大军,同时杀入东吁,就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事实证明。

东吁的这位贩子头头莽应龙虽然在南亚吃得很开,屡战屡胜,被尊为‘十方征服者",外号听起来极其之唬人,但也就仅仅是在这些蛮荒之地搞事情了。

在唐宋两军杀入东吁之地后,大唐李靖与大宋岳飞,在两人默契无间的配合之下,南北策应、虚虚实实,把莽应龙当猴子耍的团团转,最后连莽应龙自己都不知道这仗要怎么打。

当郭子仪率领大军攻破东吁王朝国都东吁城之时,莽应龙还带着人在岳飞屁股后面追屁吃,整个就是一无头苍蝇。

而等到莽应龙率军想回援之际,唐宋两军就像是鬼魅一般,从四面八方出现,将莽应龙的十万精锐,合围在了一片谷地。

按照最高统帅部的既定部署,唐宋二军的任务就是荡平东吁之地,为即将来的大决战清场。

…………

最后。

秦汉唐宋明五路大军,则是直杀大城王朝的明路大军。

这大城王朝,又名阿瑜陀耶王朝,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是霸气,但有一说一,在南亚地区,实际上就是属于典型的战五渣,又菜又爱打。

大城与东吁之间的战争都未停过,但基本上都是以大城的惨败告终,白象之战更是差点国灭。

对于全火器的明军而言,根本就不存在难度而言。

不过。

有一说一。

因为有着阳明大圣人的存在,这一战必然是有些不一样,亮点依旧是很显著。

明路大军拿下大城国,整个全程很是和谐,明军没有费上一兵一卒,连一场局部冲突都没有发生,连一个受伤的军士都没有,最后更是还在大城百姓的热烈夹道欢迎之中,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大城国都。

刚刚上任的大城国主,更是虔诚的跪在自家国都之外,以三跪九叩之礼,恭迎大明上邦大军莅临视察,并且主动交上了大城国内的一切军需粮草、人口户籍。

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仅仅只是因为王阳明在行军途中,于闲来无事可干之际,随手写了几封文书,差人送去了大城王都。

仅此而已。

平一国,只需点墨即可,谁说知识不是力量?!

阳明大圣人的这一骚操作,直接把徐达、李文忠等一帮久经战阵的大明开国宿将给一个个看懵逼了。

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至于那几份文书之内容,除却王阳明自己之外,无人得知。

………………

“啧啧啧。”

“真不愧是我的首辅大人!”

“就是有些好奇,王阳明所写的那几封文书之中,其中究竟是写了什么?为何能够让大城甘愿拜服我大明上邦?”

武宗朱厚照啧啧称奇着。

虽然从时间上来算,他已经和王阳明搭班子快有十年之久了,但是说一句实话,他至今为止,依旧还是看不透这位心学大圣人是个什么路数。

每一次和王阳明聊天,朱厚照都感觉自己是个纯透明的小萌新,一不留神就被王阳明套话了。

腹黑,太腹黑了!

其余各朝天子,也都是惊叹于这明路军的进展,着实是出人意料,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以理服人?!

“各路军统帅,实不愧为传世名将之誉。”

李二看完这五路大军的表现,不由发出一声感叹。

兵者。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不论是从一开始海战的戚继光,还是东吁战场的唐宋李靖和岳飞,亦或是明路军的王阳明和汉路军的韩信,这些统帅都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一点,那就是把控对手的心态。

将对手的心态玩弄股掌之间,那赢下战争的胜利,也仅仅只是时间和付出多少的问题。

这,就是一军统帅的最高战争艺术。

当然。

大秦的人屠白起除外。

这位杀神,素来是不需要攻心,因为他是直接把对方心态给杀崩。

“五路军已然皆是按照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目标打击,只剩下东吁一些残军还在硬撑,但只要五路大军汇聚东吁,这东吁的莽应龙也必死无疑。”

“接下来,五路大军将合军陈兵于莫卧儿边境。”

最高统帅部的第一步部署,就是五路大军,齐出南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最快的速度,在盘踞于莫卧儿的百国联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南亚的东吁、安南、大城等大小国,尽数扫平。

如此一来。

中南半岛,将彻底尽归大明所有。

整个东南亚地区,不论是从海洋还是陆地,在拿下这中南半岛之后,大明都完成了地缘闭环封锁,没有大明的许可,一只猴子都进不了东南亚,保障了本土的绝对安全。

同时,将这一场陆地大决战战场的主战场,给迁移到了大明本土之外,并且以南亚的地形优势来看,限制了敌军对多战场的开辟。

要淦就淦一波大的,毕其功于一役。

“真正的大仗,即将开始。”

老朱、赵大李二刘三,哪怕是祖龙嬴政,对于这即将开始的大决战,眼中都是有着期待之色。

南亚这些小国,都不过是一些菜鸡玩意,真正决定这一场胜败的,是接下来的这一场百国大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