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失序(2 / 2)

建成大唐 夜星月语 1151 字 1个月前

而很快皇帝下达的旨意也追了上来,陛下要聚兵五十万征讨突厥的消息,让全军振奋。

一想到身后马上就要有几十万援军赶来,原本的那点忐忑,立刻变成了一定要先立些战功,免得人多了连口汤都喝不到了。

徐世勣见军心士气可用,立刻急行军赶赴到了战场,稍作休整后,便主动与突厥碰了碰。

突厥虽然合兵来袭,但毕竟前不久还在互相交战,彼此之间能有多少默契与信任。

见到大唐援兵浩浩荡荡十余万,立刻就没了那争先恐后劫掠的气势,都希望对方去硬拼,自己在后面观望,生怕自己多吃亏了。

如此一来,突厥人多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大唐这边则占据了地利人和。

两军交战频繁,徐世勣和李密负责指挥,房玄龄杜如晦为参军出谋定策,王頍监军并负责后勤调配,王世充杜伏威薛万彻薛万淑等领前军与突厥交战。

…………

沈光领着兵马围住了裴府,管事及府卫根本不敢阻拦,后宅院中妇孺哀泣之声顿响。

杀一个宰相,还是需要个流程的,沈光在等着旨意,里面的人在等死。

但这道旨意却卡在了中书省上,按照制度,皇帝的旨意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流程,那么哪怕是皇帝的本意,也不能当作是正式的旨意,所有上下官员都可以拒不奉行,不被算作抗旨不遵。

这也是杨广在登基之初,便开始大开杀戒提拔宠幸逢迎之臣的原因,不这样,皇帝的意志根本不可能得到贯彻。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而且官员们不遵守朝廷条律,要被问罪,那么皇帝不遵守,谁可以问罪皇帝呢?

最多也不过是劝谏而已,可惜啊,虚怀纳谏的皇帝如今要独断专行了。

中书省中,中书令窦威看着眼前的宦官道:“就是陛下要罢免我,也要经过三省而定,你此为矫诏!”

李卫冷笑道:“我手中的乃是奉天承运皇帝之旨意,上天肯定便可,不需要你们这些官员来指手画脚!”

窦威叹了口气:“我知陛下动怒,可朝廷制度,一旦经过破坏,往后还有何威信,请公公领我入宫,我要亲自劝谏陛下。”

李卫摇摇头:“窦公,我念在太上皇后她老人家的面子上,再给伱个奉行旨意的机会,如果还不肯遵旨,那你便不是中书令了,我当请萧公入主中书省。”

窦威自然不肯,但已经失去耐心的李卫一挥手,宫卫上前将他擒拿。

“放肆,放肆!我乃朝廷中书令,乃是宰相,你这等贼宦,竟然折辱当朝宰相,我要见陛下!”

李卫贴近其低声道:“窦公啊,恕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太上皇后病疾缠身,您今日又如此,窦家还能有几年的显赫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