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贝叶经文,龙象般若与瑜伽密乘(2 / 2)

而因为龙象般若功的特殊性,一般人能练到第七层便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此时他们大多已经垂垂老矣,眼看剩余寿命已经不多,还想练成更高境界,必定心生躁进之意,如此正好与龙象般若功后面几层的心境不符,强自修炼只会走火入魔。

这种心境的变化,还需修行者自行体会才能悟通。

这是一种冥冥中的特殊感应,他不敢大意,那日若非龙象上人已经伤重难救,他肯定是要把人先救活,让他把八思巴的情报交代清楚再去死去。

徐信小心的将十三卷贝叶经归位,而后看向那金刚宗的上师,他的眼中内蕴智慧精芒,只是一眼就让金刚宗的上师有些失神。

“施主当真是有佛缘之人!这无上瑜伽密乘,乃是我密教至高法门之一,历代能修行此功者皆为人间之佛,上一位修持此功者,乃是八思巴活佛……”

徐信将无上瑜伽密乘的贝叶经放归木匣,而后询问起关于初代蒙古帝师八思巴的消息,那日从龙象上人口中获知这个名字,他便是心中有感,此人对自己有威胁。

但到了后面几重,却反倒是要求修习者循序渐进,水到渠成,保持平和的心境。

无上瑜伽密乘看着并不复杂,不像龙象般若功一般有着诸多经卷,只有一部观想图与密密麻麻的经文。

这一门神功若能入门,便是开启精神领域,是罕见的精神修行之法,精气神都能得到锤炼,直指先天之上的至高境界。

徐信只是看了部分,便是知晓自己用正常手段修不成这门神功,但他还是仔细翻阅,将上师翻译的经文全数记在心里。

这一门神功若能窥得门径便能修持,不能入门,那就是与此功无缘。不过诵读真经亦能清明灵台,可以让凝聚精神智慧,所以众多密教上师都有参悟此经文。

“上师,这龙象经文我已尽知,却不知瑜伽密乘法门又在何处!”

金刚宗的上师,龙象上人的师兄向徐信讲述起了自己曾经的一些经历,还有关于八思巴的一些消息。

这一刻,徐信进入了某个奇妙的境界,眼前这些文字他看起来一个都不认识,但是每一个文字都是如此生动,竟是仿佛在眼前跳动一般。

八思巴活佛,据说乃是真佛转世,幼时便被称为圣者,三岁便能口诵真言、心咒修法,入密教修行武学一日千里,后闭关修行无上瑜伽密乘。

这门神功的前面几重,其实要求修习者勇猛精进,越快越好。

当他再度出关,已然神功大成,而此时蒙古局势大变,金轮法王与蒙哥死于襄阳,中原之地由忽必烈掌权。

八思巴亲上大都找到忽必烈彻夜长谈,没有人知晓他们那一夜谈了什么,但在那之后,八思巴成为了忽必烈的帝师,辅佐他建立了“大元”。

这位帝师擅长精神渡化,以势压人,通常都不需和人亲自动手,只是言语便能让人“心灵彻悟”,成为信徒。昔年全真教与藏传佛教辩经,八思巴一人就令众多全真高功全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