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打工人干到顶点,那不得另起炉(2 / 2)

很多人脑海中萌生出这个念头,旋即又是摇头,在场的文武都有,有京中大臣,也有地方大吏,其中不少放在大明都是一方大佬,这样的一批人,除了徐信这个一手遮天的太师,还服谁?

至于投靠小皇帝?

他们本就是朝廷中人,有什么投不投靠的说法,以他们的资历,就算真的去向皇帝靠拢,大概率也只是表面重用,不大可能引为心腹再继续提拔。

而且在场的有些人本身就是大佬,这类人再提拔重用……再来一个王太师?又不是所有人坐到徐信那个位置,都能坦然的选择归权退位。

满堂文武皆是不言,所有人都是看着徐信,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大佬您安排,我们都听您的。

这当中有些人在暗中猜测,或许太师不甘退位,还准备继续利用他们把持朝堂,但一些真正的聪明人却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徐信要真想把控朝政,今天就不会干的那么绝。

“陛下要我退,我退了,诸位皆是我之故旧,你们再留下去,怕也是不妙……但若另起立国……”

“宗祠之中居首位,家谱新开第一页,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徐信平平淡淡的一番话,却是让众多文武官员的呼吸不免急促起来,宗祠之中居首位,家谱新开第一页,名留青史,流芳百世,若真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谁会不想啊!

家谱新开,说起来容易,只需分家去别地再立一支,但想建起宗祠为始祖,还要名留青史,流芳百世,那你的成就必定不能低了。

徐信现在给了个机会,再行建国,那在坐诸位都是开国功臣,那么……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这事情吧,必须选择好目标,因为徐信移藩之事,大家都中原之外都有了解,知道大部分地方小国,各类环境都很差,远比不了中原。

“不知,太师说的是?”

朝臣之中,有人大着胆子发问。

“东瀛!”

徐信指了指挂在旁边墙壁的地图,那里早早圈起来了一处地界。

他既然早就有了隐退之心,那自然早就开始布置后路。

他将大明的宗藩弄去有草原、安南甚至南洋的,但东边那一块,就只有一个辽东仁国,那是自己的亲儿子,最合适夺来建国的地盘东瀛,他则是准备自己拿了。

中华大地周边,就考虑人口、文化以及诸臣接受程度这些,东瀛是最合适的,现代的小日子发展的也不错,不考虑美军的因素,是东亚当中除却中国之外,唯一的强国。

至于印度……种姓制度那玩意,你搞个封藩建国割裂殖民,那是好的选择,拿那当自己的大本营,那莫不是睿智。

“东瀛,确实是一块还算可以的地方,但那处产粮和矿藏似乎……”

一些官员心动了,东瀛的文化和环境对于中原的人来说最合适,跑过去生活基本不会有问题,但就是那块地方过于贫瘠了一点,本土的资源不丰。

徐信对此早已有了全盘计划,学习后世小日子,本土资源不动,开启大航海时代去掠夺外部资源发展,西边都能搞出一个日不落,没道理东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