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IT发展史留名的机会(2 / 2)

高振东突然想起来王德柱老婆越来越显怀,他和自己做饭都是一路货色,干脆问王德柱:“嫂子身子越来越重了吧,方便不?要不,我叫上我们厂的厨子,在我那一起吃过几次饭那个,他来伱家弄?”

高振东想找一台电传打字机,自己再做一个译码设备接上,这样既可以把打字产生的键位信号发送到计算机那头,也可以把打的字符同步显示在打印纸上,同时还能接收计算机端发来的信号,显示计算机的输出信息。

高振东连忙把她让进来:“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高振东起床洗漱完,连饭都没吃,就开始抽奖。

王德柱一挥手:“这样好,我们两这手艺,半斤八两,糟蹋东西。”

高振东不假思索:“嗯,不错。”不是什么难做的大菜硬菜,不过味道的确还可以,他如实反馈,然后继续填肚子。

王德柱一听是普通邻居,反而就无所谓了,苦不苦累不累反正不是自己人:“那你看情况吧,反正联防这边有需要你说一句就行,记得明天晚饭到我家来啊。”

这个时候,就连语言的爷爷——b语言都还没诞生,但是语言的优秀就在于,只要掌握了对象架构的底层,有了编译器,那它就能在上面跑起来。

周日早上,高振东一醒来,就在想今天要做的事情,抽奖第一,这个不能忘了,然后去寄售商店、供销社、五金店什么的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晶体管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材料。

高振东抬头:“你做的?”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就是普通邻居,没一定说要安排,我就是先问问情况。”

——《语法详解及编译器的汇编实现》。

娄晓娥进门,把盒子往高振东面前一送:“给,尝尝。”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103机,还在靠打孔纸带、主控制面板上简陋的指示灯组合这些较为原始的手段,来解决输入输出问题。

吃完早饭,高振东想起来自己准备逛商店买材料的事情,于是问娄晓娥:“晓娥,我一会准备上街买点东西,你去不?”

高振东打开一看,六个馒头,三个小菜,也不客气:“那我不客气了啊,你吃没?一起。”

标准成形于89年,已经非常优秀,有了这个,他就能想办法在晶体管计算机的循环值守环境里,把的编译环境跑起来。

出来的东西还是老样子,打印稿,高振东看了看,嚯,想瞌睡来了枕头。

不用看,这份材料中的“汇编”,肯定是86架构的汇编,巧了么不是。

娄晓娥得意了:“怎么样?我的手艺不错吧?上次你还暗戳戳说我做得差。”

不过,高振东失算了,他低估了带“电”字的设备在这个时期的匮乏程度。

还有一章在下午或者晚上

进第二轮了,有空的看官老爷这几天追一追吧,感谢,_

(本章完)